比亚迪刀片电池
业界人士都知道日本人很精明,聪明反被聪明误。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法相方向一开始就把子目录搞错了。
在锂电池和氢电池这2个方向,日本人都积极投入研发。
但在氢电池领域,日本似乎更顺利,也更嗨皮,一个专利一个专利的申请,仅丰田一家企业,几乎把氢电池制造和应用的领域90%的专利都给占了。
日本人一心一意就等着氢电池应用爆发,然后躺着收专利费,让欧美及中韩等国家以及全世界的人都为他们打工。
而其他国家也不傻,在氢电池领域都按兵不动,一心一意就等着日本人的专利过期再说。
大家这么一等,都不曾想到半路上杀出一个马斯克,把锂电池电动车领域的专利都给开放了,邀请各国的小伙伴都进来玩。
而玩应用最得心应手的中国企业,瞬间开挂,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锂电池企业,在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安全性能等方面,接连突破,使得中国锂电池占据了全球66%的市场份额,韩国也不甘示弱,以LG为代表的韩国锂电池就占全球26%市场份额。
日本锂电池领域除了松下,几乎绝迹。
全球根本人愿意与吃独食的日本一起玩氢能源汽车。
以至于丰田黔驴技穷,在2023年4月举行的G7峰会上,丰田章男牵头铃木、五十铃、雅马哈、本田和马自达等日本品牌,炮轰电动汽车,并再次号召日本人抵制电动汽车。
丰田嘴巴虽然如此,随后又喊出日本要开发固态电池,并卖力吹嘘固态电池的能力密度有多高、续航能力有多强。
日本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一度也有过自救的行动。
但即使如此,依旧走错了路。
日本动力电池企业又再一次押错宝,歧视低成本的磷酸铁锂锂电池技术,而选择走成本更高的三元锂电池技术,尤其钟爱含贵重有色金属镍的三元锂电池,丝毫没有竞争力。
以至于2024年5月,日产不得不宣布将自己设立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工厂(选址日本横滨),并采用中国磷酸锂铁电池技术,并明确提出2026年量产搭载到日产的纯电动车上。
日本朝三暮四的行为注定其动力电池行业无法有始有终,根本没有办法善终。
果然,2025年5月,刚好一年时间,日产宣布放弃自设锂电池工厂的计划,2026年搭载资产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美梦破灭了。
日产汽车自产动力电池的计划泡汤之后,原本计划在在日本福冈县设立动力电池工厂的丰田,也决定将此计划搁置。
目前,日本本土仍在继续建设的车载动力电池工厂,是松下集团旗下的松下新能源锂电池工厂。
但该工厂存在先天的不足。此类重大项目的投资,一定要有客户需求支撑。
松下的电动车动力电池是与日本斯巴鲁、马自达合作,但这2家日本车企的新能电动车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能否承载日本动力电池梦想,还是一个未知数。
日本之前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一度是领先全球的。早在2009年,三菱汽车就量产世界上第一款电动汽车i-MiEV,日产在2010年推出了LEAF(聆风),其动力电池就日本自产的。
而日本政府也一直非常重视电动车产业,希望实现本土国产,大力进行产业补贴。
从正负极材料、动力电池、汽车零部件等约30项,尽心高额补贴,但依旧无法拯救日本电动车。
这里列举一些数字,大家感受下: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中国的宁德时代以37.9%的份额,连续8年占据全球第一;全球Top10中,日本只有1家(松下,排名第6),而中国有6家。
朝三暮四的日本,能拯救自己的汽车电池产业吗?
我们如此发问,日本人也在自问并努力。
可惜,又是可惜。
日本现在钠电池加大投入,以期望占得先机,就如丰田先后指望在氢电池、固态电池上独占鳌头一样。
在钠电池领域,最先取得突破的也是日本,然而由于钠这种材料相对比较容易获得,大量的海水含有食盐,提取的成本很低。
因此,钠电池注定属于廉价电池。
一向自恃其高的日本,觉得无法取得高利润,如同当初忽略磷酸锂铁电池一样,也忽略钠电池。
以至于中国的宁德时代率先实现了钠电池的量产。
说到这,顺便吐槽下,还有人不认为中国电池技术领先。
就说它们的精神母国---美利坚吧:
美国福特也要用中国的电池技术!
2025年8月11日,百年美国车企福特宣布其EV战略,该战略名称“通用电动汽车平台(Universal Electrical Platform)”,总投资50亿美元。
计划用20亿美元,对美国肯塔基州斯维尔工厂的汽车转配线进行改造,彻底将适用燃油车的产线改装成生产电动汽车。
美国媒体因此惊呼这是福特汽车自我颠覆百年产线。
另外30亿美金则用于在密歇根州建立一座新电池工厂,以应对美国的贸易壁垒,满足美国政府的无理要求:电池本土生产、非中国进口。
但锂电池技术将会使用比三元锂电计算更具成本优势的磷酸铁锂技术,该项技术来自中国。
这是美国车企首次使用中国的锂电技术。
在三元锂电、固态电池等锂电技术流派中,磷酸铁锂技术一开始最受歧视,是低端电池、低端车的代表,除了比亚迪,几乎所有的车企、锂电企业都嗤之以鼻。风水轮流转,如今也成了香饽饽了。
按照福特汽车“通用电动汽车平台(Universal Electrical Platform)”战略内在的逻辑,通过改造百年老产线,组装时间缩短15%,并且可以减少人力,目前该工程雇佣小时工2800人,改造之后,只需要雇佣2200名小时工,减少600人(注意:没有看错,福特汽车工厂确实再考小时工维持运作);借助中国低成本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电池成本至少降低30%。
在2027年推出一款四门中型电动皮卡,售价约3万美金,以抢占的北美市场。
这也是在面临中国电动车、特斯拉Cybertruck皮卡的冲击,福特汽车不得已做出这种改变。
此外,特朗普政府调整环保法规,取消电动车环保补贴,也给福特这样的车企带来了压力,不得不需求降本的途径。
如此,也顾不得曾经是否diss磷酸铁锂电池技术。
然而,美国高关税环境下,制造汽车所需的钢材、铝材都进口的,并且被征收高额关税。
改造生产线提高效率、使用中国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带来的降本,也会被钢材、铝材加征关税所增加的成本抵消,福特汽车又该如何应对呢?
最后,希望那些殖人看看世界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