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关键:中外争夺固态电池,国内两项创新提前实现

前言

开新能源车的朋友们,估计都遇到过这些烦恼:冬天续航马上缩水一半,充电还得耗上一大半小时,怕电池碰撞了会起火啥的。

现在快充和智能驾驶虽然帮我们解决了一些难题,但要想从根本上搞定这些烦心事,还得看固态电池的表现。

业内都说它是新能源车的“下一个圣杯”,最近中国的技术有了重大突破,海外的车企也纷纷大手笔投入,离咱们越来离越近啦。

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关键:中外争夺固态电池,国内两项创新提前实现-有驾

固态电池突破

固态电池到底好在哪,和现在新能源车用的液态锂电池比,它把电解液换成了固态的,这一下就解决了大问题:

能量密度提升不少,同样重的电池能跑得更远;安全性也更高,就算遇上碰撞,也不容易着火;还有就是使用寿命更长。

之前大家都觉得它距离大规模生产还挺遥远的,但今年中国科学家的两个重大突破,直接把时间表往前推了不少。

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关键:中外争夺固态电池,国内两项创新提前实现-有驾

黄学杰团队在《自然 - 可持续发展》上发布的研究显示,经过300次充放电循环,这种软包固态电池还能保持七成以上的电量。而且,它还能在12分钟内充满,咱们平时用手机充电要一两个小时,这玩意儿充电速度比手机还快,寿命也更长。

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关键:中外争夺固态电池,国内两项创新提前实现-有驾

再看看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团队,他们制造的电池超级抗折,反复弯了两万次都几乎不受影响,性能完全没变;更厉害的是,存电能力直接提升了86%,差不多是原来的两倍,装在新能源车上当然能跑得更远了。

最靠谱的是,这些突破可不是在实验室里刷存在感的“花架子”,而是真正在往实际应用靠近,咱们离真正能用上固态电池的日子,也越发接近了。

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关键:中外争夺固态电池,国内两项创新提前实现-有驾

海外车企加码

海外的汽车公司也没闲着,丰田算得上是挺拼的了。早在 2021 年,就跟日本住友金属矿业合作,专门搞研发固态电池所需的高纯度正极材料。毕竟正极纯度不达标,电池的表现可是没法保证的。

丰田打算在 2027-2028 年推出第一款搭载固态电池的车型,续航里程能搞到 1000 公里左右,充电只用 10 分钟,就能从 10%充到80%。宝马、本田、奔驰也不示弱,都是在测试固态电池的原型车,就怕被甩在后面了。

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关键:中外争夺固态电池,国内两项创新提前实现-有驾

虽然全固态电池的大规模量产还得再等一段时间,但各大车企都没闲着,先把“半固态电池”推向了市场——这算是个过渡阶段的不错方案,不仅比传统锂电池要强一些,而且不用一直等着全固态技术难关的突破。

像上汽名爵的 MG4,现在配备了清陶动力的半固态电池,实测续航达到了 530 公里左右,平时上下班一周充一次就够用了。

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关键:中外争夺固态电池,国内两项创新提前实现-有驾

蜂巢能源走得更快了一些,第一条 2.3GWh 的半固态电池生产线已经搞定,预计到 2026 年底就能正式出货,那时候宝马 MINI 的新一代车型就会搭载它了。

国轩高科在今年 5 月份出了个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了 300Whkg,装在车里续航能轻松超过 1000 公里,比不少燃油车一箱油跑得还远得很。

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关键:中外争夺固态电池,国内两项创新提前实现-有驾

除了固态电池之外,钠离子电池也逐渐走入了大家的视野。宁德时代今年推出了自己的一款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它的最大亮点就是便宜实惠,还不怕寒冷——零下40℃的时候还能正常充电,非常适合北方的物流车辆和储能点用起来。

不过,它的能量密度比不上固态电池,长途跑起来还是有点不尽如人意。将来,可能会和固态电池搭配使用,比如家用车的电池以及物流车辆用的钠离子电池,共同打造一个多样化的电池生态体系。

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关键:中外争夺固态电池,国内两项创新提前实现-有驾

半固态电池可不是啥“临时凑数”的过渡时期产品,它其实是针对不同价格档次车型的一种“匹配方案”——比如,10-15 万的家用车就可以先用半固态电池,帮助缓解续航焦虑问题。

像20万以上的高端车啊,通常会再等等全面固态电池,追求的是极致的性能表现。至于钠离子电池呢,更适合用在储能和商用领域,想要用它来替代乘用车的固态电池,难度还是挺大的。

新能源车辆的未来关键:中外争夺固态电池,国内两项创新提前实现-有驾

当下的硬仗在于谁能率先搞定固态电池的成本难题,现在固态电池用的材料比传统锂电池要贵得多,要是能把成本压下来,谁早点实现量产,谁就能占得先机,抢占市场先机。

咱们中国在技术上已经有所突破,国外的车企也都在打算大规模量产,接下来这三到五年可就是个关键的阶段啊。等到固态电池能大规模装车,新能源车才算彻底告别续航、安不安全以及充电这几个老大难的问题。到那时,选择新能源车的用户只会越来越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