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天门山测试失控致歉,商业冒险踩破公共安全

2025年11月12日中午,一辆奇瑞风云X3L在张家界天门山999级“天梯”上缓缓爬升。镜头前是惊险的陡坡与湿滑台阶,直播画面吸引着数百万观众。突然,安全绳脱落,车辆失控后溜,撞断护栏,险些坠入山崖。万幸无人伤亡,但那一刻,营销的热度踩了刹车,公共安全的警报却拉响了。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测试的失败,更暴露了一场商业表演与公共伦理的激烈碰撞。奇瑞在次日致歉,承认风险预判不足、细节疏漏。但问题不止于“失误”——当车企将景区当作秀场,把游客通道变成试验坡道,我们该问:谁给了他们这样的权力?

过去,路虎也曾在此挑战天门山天梯,成为营销经典案例。如今奇瑞复刻这一剧本,却因事故撕开了长久被忽视的真相:这些所谓的“极限测试”,从未获得合法许可。根据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所有测试必须在政府划定的指定路段进行,并经三部门联合审批。而天门山的步道,既非封闭测试场,也未列入任何官方测试目录,根本不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换句话说,这类测试从起点就已越界。它不是技术创新,而是打着“性能验证”旗号的非法行为。更令人不安的是,为配合测试,景区临时清场,公共空间被迫让位于商业流量。当一辆车在游客日常行走的台阶上爬行,背后是无数人出行权利的无声退让。

有人辩称,此类测试能展示国产车实力,激发民族信心。但技术自信不该以公共安全为赌注。真正的进步,不在于能否爬上999级陡坡,而在于是否遵守规则、尊重边界。若每家企业都效仿此道,黄山迎客松旁会不会出现漂移赛?长城台阶上是否要搞加速跑?一旦失守底线,景区将沦为竞技场,自然与人文景观终将让位于流量狂欢。

奇瑞的致歉值得肯定,但道歉不能替代制度重建。监管部门应明确禁止在旅游景区开展任何形式的汽车极限测试,堵住监管空白。企业也需清醒:营销的极限,不应突破法律与伦理的底线。技术可以挑战地势,但不能践踏公共秩序。

车轮可以征服坡度,但方向盘必须服从规则。 当商业野心爬上天梯,请别忘了,脚下踩的是公众的信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