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在图书馆门口等朋友,突然看到一辆旗舰SUV,那个比例,真是大到吓人——大得我都觉得这车能装下我家所有杂陈的东西,又豪华又尊贵。这让我想起了最近比亚迪仰望U8L24K金标版的火爆程度,128万的售价,真是把豪华挂在了车身上。
我还记得跟同事聊天,他说:这车喷了点金粉,车标是24K真金,别说上档次,是真金的够欣赏。我心里还在想,这样一台车,真的是在炫耀。但不得不说,豪华的氛围确实出来了,灯一亮,那个电字LOGO像是滴滴金子,亮得和星星似的。
估算一下,这些豪华的材料和技术成本:24K真金、庞大的车身尺寸——长达5400mm,轴距多人一米八的朋友坐进去都得微笑点头,估计车身的成本至少占了售价的30%(这段先按下不表),还有那些内饰材质,羊毛脚垫、真皮座椅,不便宜。
我之前还好奇,一台车如果用金标,实际的尊贵感究竟是不是只靠这些表面。比如说,我有个修理工师傅,他说:这车的用料都不错,铝合金车架,安全绝对没得说,特别结实。但我心里想:安全再极致,也要看实际驾驶感受,对吧?别只靠金标出场。
其实我还想啊,豪华车的用户,能真心在意那些细节吗?还是说更在意品牌带来的身份象征?我问了个刚入行不久的销售,他说:客户多数就是买个面子,标杆式的尊贵感,关键还在于车的体验。但坦白讲,很多豪车的体验嘛,像一层薄纸,真是自我安慰的表面功夫。不然怎么会有人嫌麻烦,觉得这些豪华配置有点遥不可及?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仰望U8L用了什么新技术?我记得某个朋友圈转的资料里,提到这个车配备了易四方和云辇-P技术,能够应对一些极端情况,比如浮水还稳行?我没细想过。会不会浮水这个卖点——其实就是一些极端恶劣条件下败退的设定?感觉挺浮夸,真用到极端场景时,谁知道效果?(这段猜测不确定哈,估计也就是个噱头)
对比这车和竞品,特别是那些价格差不多的豪华SUV,就让我想到一个实操差别。某款百万级别的燃油车,底盘调校得比仰望U8L更加丝滑,但用料可能就没那么丰富。好比一辆奔驰或宝马,转弯细腻,用料讲究,但有时候你会觉得轻飘飘的,没有那么扎实。
我刚才翻了下我存的豪华SUV资料,想到曾经带家人试驾一款,那个座椅的包裹感,真让我觉得昂贵的价格不只是配置堆砌,更是一种调校的小细节。反观仰望U8L,内部空间确实大,但很多细节,我总觉得还不够细腻。怎么说呢?全铝车架是真的把安全做到了极致,但那是否意味着驾驶的脆爽感也会打折呢?
说到这我得问一句:这么高端的车,价格都要快150万了,用料可靠,但就这么一块金标,能增加多少实际价值?一辆车若仅靠尊贵与豪华卖点,真能稳稳占领市场?麦格尼还说得对:品牌价值撑不起这个价格。但我也想,真的只是品牌吗?还是有人觉得,金标能在关键时刻吓住对手一跳?
回头想想,我从金粉和豪华色彩这两个角度,似乎也能理解买家的一部分心理。那金黄配色,不就像是金光闪闪的梦想吗?但我自己看多了,金色总有点俗气,尤其是那种大块大块的装饰。黄金真能带来尊贵感,还是只是眼睛一亮的灯泡,这点我还真没搞明白。
说了这么多,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在这个价位,除了品牌和材质,消费者最真心在乎的,还是不是驾驶质感与用料安全在某种程度上的结合?或者说,豪华感只不过是装扮,真正的踏实感才是留住人心的关键?你怎么看?
这帮人为了表现极致,要不要压抑点麻烦?毕竟一堆豪华配置,总免不了得折腾调试、维护。就像我那朋友说:花再高的钱,也不能天天折腾,不然还是得吃麻烦。说白了,豪华的背后,是细节的把控吗?还是金光闪闪的噱头?
……你觉得,像这样金色车标,真的是百万级别的想象还是虚晃一枪?或者说,我们其实都在看那最小的细节——比如一块金色的LOGO,是否足以让我们忽略掉其他的一些不足?反正我心里,那个黄金车标纯粹是有趣的装饰,但又不免觉得为了豪华把自己推上了一个极限。
最终,或许我还在想——这些尊贵到底值不值得?还是说,真至高点,是那一瞬间划过心底的满足感?——就像我看到那辆车灯一亮,把整个大道照得金灿灿,我在想:这个炫耀的瞬间,值不值?或者说,是不是看得见的尊贵,与感受到的尊贵,根本是不同的两个层面。
话说回来。你有没有为一辆车的细节,愿意多掏点钱?还是我们其实都更喜欢那种心里明白就好的感觉?这个就留给你答案了吧。
------------------------
补充了一丝生活的细节,你觉得,豪华,究竟能不能触摸到真实感?或者只是一场金光闪闪的幻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