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7作为小鹏汽车2025年的第一款新车,引发广泛关注,该车定位是全球首款具备L3级算力的超级AI汽车。
上周小米YU7发布,关注度拉满,这周看小鹏G7能不能承接YU7的流量。
小米和小鹏先后推出旗下最强的纯电SUV,何小鹏下单YU7支持雷总,雷总也预祝本周四G7发布会成功。小鹏和小米关系不错,会不会有部分用户会爱屋及乌呢?
G7预计20-25万元,介于G6(17.68万起)与G9(24.88万起)之间,瞄准特斯拉Model Y(26万+)、小米SU7(25万+)等竞品。
关于官方定价信号,副总裁陈永海表示,排除“20万元以下”的可能,强调配置价值。
可以假设一下,如果最终价≤预售价(23.58万),也许有望承接小米YU7等车的用户(YU7交付周期长达半年以上);如果最终价>24万,就可能面临Model Y的降价压力。
从预告图来看,小鹏也跟小米一样,发布会得有个“主题”,小米是“新起点”,小鹏叫“跨时代”。
3算力芯片、AR-HUD、AEB是G7的核心优势,先来看3算力芯片,G7搭载3颗小鹏自研图灵芯片,算力进一步提升,3颗芯片的综合效能相当于9颗主流芯片,为智能驾驶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基础。
目前,行业主流有效算力在80-700TOPS之间,小鹏汽车同期有效算力是行业其他企业的3-22倍。在这种大算力加持下,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会大幅提升。
还有和华为联手打造的AR-HUD也是G7的核心优势之一,说白了就是在实际体验中,给予车主的可视化更直观、清晰,特别是复杂天气复杂路况下更凸显功能。
还有小鹏的AEB,也就是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到底有多强成为了其核心优势?
根据官方实测数据,G7在130km/h的高速下对静止车辆、假人、电动车等障碍物成功刹停。这个速度超出中国高速120km/h的限速,相当于提供了10km/h的安全冗余。夜间无路灯环境下也能保持同样性能。但说回来,AEB终究是辅助系统,复杂路况下,还是需要驾驶员主动干预。
其实G7的这三个核心优势算是智能、安全领域的突破,其安全体验都是领先的,可惜的是缺少情绪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功能也不是刚需。
20万+的价位,值肯定值,但是对于欲购买的用户来说,估计做决策为其下单的理由,还是支撑不够。
智驾和空间是G7的长板,而这恰好是YU7的不足,在YU7后手出牌,不知道这次小鹏能否破局。
预售价23.58万元,大家可以猜一下正式售价。
版权声明:本文为正在说车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未经允许严禁转载,且图文杜绝任何形式的抄袭盗用,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请联系我们索取稿酬或者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