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百年传统,汽车后视镜正在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日本作为全球首个允许无后视镜汽车上路的国家,这一革命性变化正悄然改变我们的驾驶方式。
2016年6月,日本率先通过一项开创性法规,允许无后视镜汽车合法上路。这标志着自1921年问世以来汽车后视镜的百年历史正在被改写。
如今近十年过去,这场汽车视觉革命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据日本市光公司预计,到2030年前日本29%的汽车将使用摄像头代替后视镜,且12%的汽车将不再有侧镜。
一、为何取消后视镜?
传统后视镜虽然已存在百年,但缺点明显。它们存在视觉盲区,尤其对大货车、越野车等高底盘车辆,经常无法看到旁边经过的小轿车,导致事故发生。
后视镜还会增加空气阻力。两块看似不大的后视镜,在高速行驶时会产生3%-6%的空气阻力,从而增加油耗和噪音。
在狭窄道路行驶时,外后视镜容易与其他车辆或物体发生刮碰,增加了用车成本。
02 技术如何替代传统?
取消后视镜并不意味着放弃后方视野,而是用更高科技的方式替代。摄像头+显示屏组合成为解决方案。
日本版新款雷克萨斯ES和奥迪纯电SUV e-tron已经搭载电子后视镜系统。它们在传统后视镜位置安装摄像机,在车内A柱下方配备高清液晶显示屏,显示左右两侧摄像机拍摄的影像。
这种技术不仅能提供更广阔视野,还能减少风阻降低能耗。奥迪研究发现,取消后视镜后,汽车风阻从0.28降到0.27。
03 实际应用到了什么程度?
除了雷克萨斯和奥迪,多家汽车巨头都已加入无后视镜阵营。奔驰AMG GT Concept概念车取消了后视镜设计,宝马全新I8概念车用两个形似小蜗牛触角的摄像头代替传统后视镜。
甚至连中国贾跃亭造的FF91也早已用摄像头代替了后视镜。这些车型通过高清摄像头与视频结合,使驾驶员能获得比传统后视镜更全面的视野。
系统还能与车载网络连接,感知到危险情况时警告驾驶员,甚至主动干预,大大提升安全性。
04 面临哪些挑战?
尽管技术先进,但成本问题仍是推广障碍。车规级高像素摄像头单价需上百元,一辆车需安装数颗到十数颗,加上排线、设计和安装成本,总价可能增加数千甚至上万元。
技术可靠性也需进一步验证。2020年底,特斯拉生产的汽车摄像头内部PCB存在问题,可能导致摄像头无法长期工作。本田旗下车型也出现过因摄像头质量问题导致的召回事件。
消费者适应过程同样是个挑战。许多老司机习惯使用传统后视镜,转向摄像头+屏幕的组合需要时间。
05 未来走向如何?
全球范围内,日本和印度是目前仅有的两个允许无后视镜汽车上路的国家。美国曾计划2018年通过类似法规,欧盟预计2017年通过,但实际推进速度慢于预期。
中国虽然还没有明确时间表,但专家认为随着技术成熟和国际趋势,中国也会逐步推广这一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后视镜的使命终将结束。也许不久的将来,传统后视镜真的只会出现在汽车博物馆中。
目前日本无后视镜汽车的推广仍在进行中,预计到2030年,日本29%的汽车将使用摄像头代替后视镜,12%的汽车将不再有侧镜。
这个趋势不仅在日本,也在全球蔓延。美国、德国等汽车强国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广相关技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