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汽车论坛和短视频,从10月中下旬开始就热闹得不行。
2025年10月23号,长安汽车突然甩出王炸——爆款SUV CS75 PLUS的新款"智慧冠军版"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10.89万到11.69万元,但通过叠加15000元现金优惠、4000元定金礼以及10000元置换补贴,限时优惠价直接杀到9.19万到9.99万。
这个价格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锅了。有人说"这还让其他品牌活不活?"有人说"吉利博越和哈弗H6该慌了吧?"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车市金九银十冲刺阶段最后的关键时刻,长安摆明了要用CS75 PLUS这款"国民神车"继续收割市场。
结果呢?吉利博越L也没闲着。
从5月13号新一代博越L正式上市以来,凭借强大的智能化配置和灵活的促销政策,官方指导价9.99万到12.69万的新博越L,叠加各种厂家补贴、置换优惠和金融贴息,实际落地价同样狠狠杀进9万级。
上市仅18天就卖出12248台,半年销量突破68000多台,月均销量稳定在10000台以上,这个表现绝对是炸场级别的。
俩兄弟一个推新品降价,一个靠配置加优惠反击,10万预算的消费者瞬间就懵了——到底选长安CS75 PLUS还是吉利博越L?
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战,背后隐藏的是两个自主品牌为争夺10万级燃油SUV市场的最后一轮较量。
先看看这波竞争到底是咋回事。
2025年1到9月,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全国燃油SUV市场累计销量达到4258000多台。但有趣的是,这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出现了明显变化。
吉利旗下的星越L和博越L包揽了燃油SUV销量的冠军和亚军,这是什么概念?意思就是吉利一个品牌就占据了燃油SUV市场的绝对话语权。
同期,长安CS75 PLUS虽然依然卖得很火,但销量表现已经被后来居上的吉利新品挤到了身后。尤其是第四代博越L上市以后,凭借全新的智能化配置和年轻化的设计,直接从5月份开始就开启了"碾压"模式。
长安显然坐不住了。
从历史数据看,2024年全年长安CS75 PLUS卖了228000多台,这个成绩在自主品牌中已经算是顶级的了。但2024年吉利星越L一个车型就狂甩219000多台,直接超越CS75 PLUS成为燃油SUV销量冠军。
加上博越L这几年来的表现,吉利用两款车就牢牢占据了这个市场的主导权。
所以长安10月底推新品降价,本质上就是一次反击。
而吉利之所以没有被动降价,而是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来应对,原因很简单——新博越L的产品力已经足够强了,不需要动指导价。
说白了,从2025年初开始,新能源SUV已经蚕食掉了燃油SUV市场大约三分之一的份额。剩下的市场里,长安和吉利已经是仅有的两个还能稳定月销超过20000台的品牌。
比亚迪宋PLUS在2025年9月的销量是14935台,这已经比上年下滑了一大截。其他品牌更惨,哈弗H6这个曾经的霸主,现在排名已经落到了二十几名。
所以这不仅仅是长安和吉利之间的竞争,更是它们在联手抵抗新能源汽车侵袭的一场战争。
谁赢谁就能继续守住10万级燃油SUV市场的江湖地位,谁输谁就可能沦为二流角色。
既然俩兄弟都要"硬刚",那消费者得看清楚它们真正的差别在哪。
从动力系统看,长安CS75 PLUS的1.5T新蓝鲸发动机是老牌劲旅了。
这款发动机188马力、300牛米扭矩,搭配爱信8AT变速箱,官方公布的WLTC综合油耗是6.96升每百公里。实际上在不同路况下,高速能跑到6到7升,城市堵车可能会到9升出头。
这个油耗表现在同级别里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准。最重要的是这套动力组合经过了市场检验,质量稳定性没话说,很多车主反馈开5年都没有大修。
2.0T版本则是232到233马力、390牛米扭矩,零百加速7.3秒,这个加速能力已经能和一些合资品牌的高端产品掰掰手腕了。
吉利博越L用的是1.5T和2.0T的动力系统。
1.5T版本181马力、290牛米,搭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官方综合油耗约在6.8升每百公里,确实比CS75 PLUS的1.5T略低一些。但动力响应不如爱信8AT顺滑,零百加速在8秒左右。
2.0T版本218马力、325牛米,零百加速大约7.4秒,跟CS75 PLUS的2.0T不相上下。
从底盘调校看,长安CS75 PLUS用的是前麦弗逊加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调校偏向运动一些,过减速带硬朗,高速稳定性特别好。
博越L的底盘也是独立悬架,但调校更偏舒适。这意味着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用户开博越L会更舒服,但如果你喜欢在高速上"推背感",CS75 PLUS会让你更满意。
然后就是智能化,这是博越L赢得最彻底的地方。
新博越L标配13.2英寸的2K中控屏,搭载自研的银河OS车机系统。这套系统的语音识别精准度特别高,支持连续对话,识别方言能力也强。
最关键的是,它可以联动你家里的智能设备——比如下班回家前,手机APP就能提前打开家里的空调,到家时温度已经很舒服了。这对上班族来说真的很贴心。
还有华为HiCar互联功能,能让你的手机和车机无缝切换,导航、音乐、信息推送都能直接从手机投到车屏上。
这是博越L相比CS75 PLUS最大的优势。
CS75 PLUS的12.3英寸中控屏虽然尺寸小一点,但系统流畅度不错,L2级自动驾驶辅助很实用——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这些配置全都有,高速开久了真的能解放双脚。
从空间看,长安CS75 PLUS车身长4710毫米,新款吉利博越L长4730毫米,差别不大。
但CS75 PLUS的后排腿部空间相对宽敞一些,可以放倒后排座椅的后备箱容积能从610升扩展到1620升。这对经常自驾出游的家庭来说特别有用。
博越L的优势在于细节配置更周到——全系标配全景天窗、主驾电动座椅、无钥匙进入这些。入门版的配置就已经比CS75 PLUS的中配还要丰富,这对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相当划算。
说白了,长安和吉利为啥非要在这个时间点"硬刚",核心原因就一个字——钱。
长安汽车2025年的整体销量目标是300万台,前面九个月已经卖了200多万台,还有100万台的压力要在最后三个月完成。
吉利汽车2025年的目标是271万台,现在也在冲刺阶段。
这两个月(10月和11月)对两家企业来说就是决战期。
CS75 PLUS和博越L是它们手里最能"走量"的两款车,一个月加起来就能卖四五万台,直接关系到年底能不能完成销量目标。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看,10万预算的消费者最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还有没有必要买燃油车?
新能源车那边Model Y、比亚迪宋PLUS各种新能源SUV天天在刷屏,续航、续航、续航,好像燃油车都要淘汰了。
但问题是,新能源车价格依然比燃油车贵,同样是10万块钱,买新能源只能买入门版,配置一般,续航也一般。
而十年前人们印象中合资品牌的优势——本田XR-V、马自达CX-3这些车,现在的配置已经严重过时了,只有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没有任何高级驾驶辅助,别说和新博越L比,连CS75 PLUS都比不过。
长安和吉利正好抓住了这一点。
它们用"新品上市加优惠"、"高配置加灵活促销"的方式,在告诉消费者一个很直白的逻辑——用10万块,我们能给你配置比合资车高三倍,动力比合资车强一倍的车。
为什么不选我们,还要去等待新能源?
而且从长远看,短期内燃油车还不会真正被淘汰,至少在10-15万这个价格区间,燃油车还会继续存活相当长一段时间。
这就是长安和吉利的自信来源——它们有足够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力来对抗新能源的冲击。
但现在问题来了。
长安和吉利这样"硬刚",消费者到底怎么选?
看社交媒体上,已经吵得一塌糊涂。
有人说CS75 PLUS降价降出了真诚,配置不缩水,发动机和变速箱还是原来的黄金组合。长安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售后网点覆盖超过2000家,小保养500块钱左右就搞定,二手车保值率也稳定。
有人则说博越L更聪明,虽然官方指导价没降,但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把实际价格杀下去以后,配置反而比CS75 PLUS更丰富。那13.2英寸大屏、银河OS、华为HiCar这些配置,用个三年五年就能节省下来对比的差价。
还有人问——我预算就是10万,既不想多花钱,也不想将就,该咋办?
看销量数据的话,今年上半年CS75 PLUS在1到8月的累计销量是126481台,平均每月近16000台。
而博越L从5月上市到10月不到六个月,销量已经超过了68000台,月均销量超过10000台,且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消费者对这款新车的认可度在逐月提高。
这就像是一场球赛。长安是老牌劲旅,经验丰富,动作凌厉。吉利是新兴势力,配置先进,配合默契。
两个队都在最后冲刺,都想赢。
有人看好CS75 PLUS的可靠性和保值率,觉得老牌更放心。
也有人被博越L的智能化配置和优惠力度吸引,觉得这是性价比的绝佳选择。
在我看来,真的没有绝对的"应该选谁"。
如果你经常跑高速、自驾出游、看重空间和动力,CS75 PLUS的优势会很明显。它的后排空间宽敞,动力响应快,底盘调校运动。
如果你主要在城市里上下班,注重配置的丰富程度、智能化的便利性,以及想要最大化性价比,那博越L无疑是更聪明的选择。
新博越L那套车机系统和远程控制能力,真的能在日常用车中省去很多麻烦。
还有一个考虑因素是品牌偏好和当地经销商的态度。
有些地方的长安4S店服务特别好,优惠力度也大。有些地方的吉利经销商特别专业,售后体验也不错。这些实际因素往往比纸面配置更能影响最后的满意度。
说到底,2025年这一轮长安和吉利的"硬刚",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消费者。
十年前,10万块钱买到的燃油SUV就是乞丐版,配置少得可怜,动力也不咋地。
现在同样的预算,你能买到标配全景天窗、电动座椅、L2自动驾驶辅助、13寸大屏的车。
这就是竞争的力量。两个品牌为了争市场,只能不断推新品、加配置、降价格,最后把好处全砸给了消费者。
从数据看,2025年燃油SUV市场虽然总体在被新能源蚕食,但长安和吉利两个品牌的市场份额依然在上升。这说明它们的这一轮竞争战略是有效果的。
新能源势头再猛,短期内也撼动不了10万级燃油车市场的格局。
而长安CS75 PLUS和博越L这两款车,就是守住这个堡垒的两个主力。
一个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一个是势头正猛的新兵。
它们的这场"硬刚",也许会在今年冬天产生最终的胜负。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者才是真正的赢家。
因为无论最后谁赢了销量榜,另一个也会继续跟进,继续创新,继续优化,这个循环会一直持续下去。
10万预算的你,早就已经赚大了。
今年冬天再有人问"10万块买SUV选谁",咱就把长安CS75 PLUS和吉利博越L的配置清单一甩:要性能、空间和可靠性就选CS75 PLUS,要智能配置和性价比就选博越L。
闭着眼买都不会亏。
这就是2025年燃油SUV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