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米粉杭州下定小米YU7,锁单后交付时间一年,销售现场承诺落空
俞女士原本不是那种喜欢跟风买新车的人。说实话,她对“米粉”这个词没啥感觉,但前阵子小米YU7一发布,她家里就开始讨论起来。她一直想换辆SUV,这回刚好赶上新车上市,就想着去看看。
那天晚上,她和家人特意跑到杭州拱墅吾悦的小米之家体验店。门口还真热闹,试驾排队都得掐着点,每个人只有10分钟机会。俞女士说自己主要就是平时上下班用,对动力也没什么特别追求,倒是内饰和驾驶手感更在意点。这台车摸下来,也算顺手,不像有些新能源方向盘轻飘飘的。
其实她早就留心过小米汽车,只不过之前一直犹豫着等SUV出来再决定。这次体验完之后,全家人都觉得可以,于是她当场拉住销售聊了十五分钟,把产能、交付、年底能不能提到车这些问题全问了个遍。
销售倒也不含糊,说现在大家都是冲着品牌直接下单的,“你是真来买的,我肯定给你安排试驾。”他还拍胸脯保证:年底八成以上能提到车。“当然我不敢说百分百哈,”他说,“但我们两家工厂月产六万,还有第三家快建好了,到年底三十万辆妥妥儿。”
俞女士听得半信半疑,又追问了一句:“网上不是传已经卖出二十八万了吗?我看截图剩下窗口很少啊。”销售立马摇头,说那些截图都是假的,不是官方发的别信。他解释,有些只是支付定金但没锁单,还扯了一堆数字来回绕。
可第二天晚上9点57分,她还是咬牙在APP上下了订单——标准版寒武岩灰,加个冰箱,总价26万多,5000元定金刷出去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忐忑。结果第二天一早打开程序,一行字把她愣住了:预计交付时间52~55周!这比当初聊的时候多出了半年还多!
这事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因为无论现场还是微信沟通时,对方都没透露过会等这么久。她第一时间找回那个销售,对方只说“我们也是懵的”,现在锁单以后不能退钱,还补一句“8月开始交付,现在生产线上已经动起来啦”。
其实身边不少朋友最近也遇上类似情况。有位老维修师傅打趣:“新能源厂家报产能,你信几分?”还有群友自测发现,小米YU7标配座椅加热实际升温速度一般,比起某款德系老电动车慢不少。不过冷门配置倒挺有意思,比如主驾驶左侧竟然藏着一个带防尘盖的小储物格,用来放高速卡正合适,这细节很多人第一次坐进来也注意不到。
另外有人吐槽,这批新出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在杭州市区高架桥段偶尔会误判白线,经常需要人工干预。不知道是不是软件版本问题,上次邻居调侃道:“要不咱们组团去店里集体催催?”
对于购置税政策,今年年中刚改过一次规则。有业内朋友提醒,如果拖到明年再上牌,很可能优惠力度变动,所以不少准车主私底下都有些焦虑。但退订又舍不得,那5000块钱毕竟不是小数目,而且谁知道哪天政策又变呢?
后来俞女士专门跑去店里找负责人,人家蒋店长只能把诉求记下来,说具体情况得反映公司处理。当记者留下联系方式后,到现在为止,小米方面也没有进一步回应。
讲真,现在市面上的新能源车型越来越卷,新品牌、新技术眼花缭乱,可真正让普通消费者安心的不光是参数表上的数字,更重要的是承诺兑现这一环节别掉链子。不然哪怕冷门配置做得再花哨,该纠结的时候还是纠结——毕竟大多数家庭买辆新车,都盼着踏实用个几年,而不是天天琢磨啥时候才能开上路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源于用户采访、小区微信群及杭州本地4S维修圈闲谈,如有偏差请以实际为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