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亿,灰飞烟灭。
一辆量产车都没见到,却在员工零食上挥霍了5000万!
拜腾的陨落,如同北风卷起的落叶,凄凉而迅速,令人扼腕叹息。
这哪里是造车,分明是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商纣王”的奢靡故事,最终落得个倾家荡产的悲惨结局。
造车,向来是资本的巨型黑洞,李斌的“200亿起步”论并非危言耸听。
拜腾的覆灭,则为这句警示语提供了血淋淋的注脚。
84亿,足以让无数中小企业欣欣向荣,甚至能改变数千个家庭的命运,却在拜腾这里,化为了一场盛大的烟火,转瞬即逝,只留下满地的狼藉。
初创时的拜腾,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光芒万丈。
它集结了汽车行业顶尖人才,前宝马中国副总裁和宝马i8项目负责人坐镇,声势浩大,迅速吸引了巨额投资。
84亿的融资,让它在当时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上,与蔚来、小鹏、威马并驾齐驱,一时风头无两。
然而,盛极而衰,才是这出悲剧的精髓所在。
巨额资金,并非都用在了刀刃上。
为了营造高端品牌形象,公司名片动辄上千元一盒,精雕细琢,奢华至极,仿佛在宣告着他们的不凡,却也透露出一种浮夸的虚荣。
而更令人咋舌的是,公司竟然斥资5000万元,仅仅用于为三百多名员工提供零食!
这笔足以让许多小型企业运转多年的巨款,就这样轻飘飘地流失了。
这哪里是造车,简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的现代版。
为了品牌宣传,他们不遗余力地在全球各地设立办公室,北京、上海、北美、德国,仿佛要将世界都纳入囊中。
这铺天盖地的营销攻势,固然提升了品牌的曝光度,却也迅速地吞噬着宝贵的资金。
这如同司马迁笔下那些穷奢极欲的帝王将相,最终都难逃覆灭的命运。
资金链断裂的预兆如同山雨欲来风满楼,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融资受阻,研发停滞,员工工资发放困难,债务缠身…… 这如同李白的《将进酒》中所描写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只是拜腾尽欢的是金钱,空对的却是未来。
央视的公开批评,更是将拜腾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最终,破产重整的公告宣告了拜腾的彻底失败。
那曾经辉煌的厂房,如今杂草丛生,人去楼空,成为了一座空城,如同杜甫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凉景象。
六次拍卖无人问津,直到第七次才勉强成交,这8.18亿的成交价,与当初投入的84亿相比,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拜腾的陨落,绝非偶然。
它镜鉴了那些急于求成、好高骛远,只顾面子工程,忽视产品研发和企业经营根本的企业。
它如同警钟,敲响在每一个渴望快速成功,却忽视了稳扎稳打的企业面前,也提醒着我们,任何辉煌,都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行稳致远。
那荒芜的厂区,或许将成为一个时代的墓碑,铭刻着盲目扩张的代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