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开幕,奇瑞推增程新技术,风云X3L亮相现场

据说成都的车展像春运,大家去的不是展馆,是大巴站,能挤进去就算有车、能挤出来才算有命。每到这个时间,某地的汽车厂商就开始往舞台扔新车,各种展台比美,比声音,比演技——是不是比销量?这问题问出来就有点伤感,你懂的,销量不在展台,在朋友圈。全场最大的赢家,当然是成都的小吃摊,亏损的只有膝盖和钱包。

成都车展开幕,奇瑞推增程新技术,风云X3L亮相现场-有驾

今年,看起来成都车展终于不打鸡血了,改打增程。奇瑞把“动力全家桶”端上桌,不光油电混着来,还把氢气也端了出来,仿佛出行不搞技术内卷就是对不起全国人民。你说“冠军”是拿销量数的?人家不屑一顾,现在都讲技术自信,大概是自信到有技术,没油也能跑两圈。奇瑞风云X3L隆重登场,技术参数排得比咱的手机配置还花——只差在车头装个小票据打印机,把高热效率直接打出来塞你口袋。

成都车展开幕,奇瑞推增程新技术,风云X3L亮相现场-有驾
成都车展开幕,奇瑞推增程新技术,风云X3L亮相现场-有驾

“冠军实力触手可及”,这口号听着就像当年“XX手机,全球第一”,不过汽车圈的自信,从来都能超越现实。你问为啥增程这东西成了主角?那不是大家都不满意嘛,纯电开得爽,充电比排队买奶茶还难,燃油开得有底气,钱包忒受气,至于混动……混动的技术复杂程度大概只比你家领导复杂一点,买车前脑壳都想秃了。现在好了,奇瑞把这世上所有的技术矛盾都搅成一锅,直接说“我有终极解法”,这姿态只差点播《非你莫属》。

什么叫鲲鹏黄金增程CEM系统?听上去像神话故事,但参数一亮出来,马上让你怀疑自己是不是买了一套健身房:45.79%的热效率,3.71kwh/L的油电转化效率……啥意思?意思是每一滴油都用得锱铢必较,快赶上北方人刚开春时屯粮了。舱内噪音≤39dB,这数据可以说,车里吵闹唯一来源是副驾驶在催你减肥。静音链条、AI算法、四点固定技术,听着就像高考素质测评,只差让发动机多背几首唐诗,动力切换就能随口吟诵。

有人问,这一大堆技术参数到底有用吗?好问题,参数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装得住焦虑。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大多是被续航虐得无家可归的城市游民,燃油车的用户则像在扮演油价和噪音之间的拉锯战。奇瑞在技术上、情感上都给你打了“安心剂”:你不用在续航和能耗之间纠结,有了增程,你可以假装有电,也可以假装有油,最后再假装自己很环保。

你说风云X3L大秀户外能力,是不是要带着去登珠峰?其实只要能在成都二环堵车的时候,车里能安静听音乐,这技术已经是登天了。33.87wh增程专用高功率电池包,综合续航破千公里,这数字就像黄牛党吹票价:从北京跑到上海再跑回来只要一口气。至于215km的纯电续航,大概是让你在“绿牌”与“空气”之间自由穿梭,外卖骑手都要流泪。

说到真省,啥叫省?长途出行省三成,意思是你省出来的钱刚好补贴成都的火锅宵夜。啥叫真静?那是车里发动机嗡嗡响的时候,你感觉仿佛在图书馆里边看油价涨边查余额,不得不说这科技也太懂人性——用安静哄住焦虑,用数据收拾钱包,剩下的就交给绩效考核。

你以为技术就是冰冷的参数堆砌?错了,奇瑞把技术做得跟鸡汤一样,“懂需求”,这话说出来比“老板关心下属”还暖心。于是本次车展的主题从“全球冠军”升华为“全球懂你”,感觉奇瑞要是再努力,顺便就把心理咨询业务也包了。

再说这座车展,现场那31款车型齐刷刷亮相,燃油的有,混动的有,纯电的有,增程的更不用说,搭氢的也敢上了。四大品牌把路线选题当成填空题,谁也不用担心考不上“冠军”,因为对每种需求都给了标准答案。这种全家桶逻辑,和外卖小哥手里的炸鸡套餐一样,什么都有,不一定都好吃,但总有一样下肚。

汽车圈讲技术卷不卷,其实没人关心,大众只关心卷多少钱,卷多少噪音,卷多少焦虑。技术再牛,还是要用户愿意掏钱买账。奇瑞号称迈进油电转换4时代,全场景打包技术方案,这气势像是汽车界的自选股,用户自选自己焦虑的样式,然后用技术包起来送回家。

也许你会觉得这套增程方案太理想化了,毕竟技术自信这东西就跟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只有别人家的,自己家的永远在让老师头疼。但风云X3L的出现,摆明了就是再努力一把,最后把所有的出行问题打包归类,让每一位用户都能在技术里找到安慰,哪怕安慰最后只是账单抄得更快。

有人说,新能源技术壁垒高得像房价,行业还在讨论什么油电“转换3时代”,奇瑞悄悄已经迈进“转换4时代”,看着车展上那群工程师的笑脸,比看到自己过年抢红包还踏实。至于加速3时代,这词儿用在动力上,毕竟提速不能解决家庭矛盾,省油也不能解决工资问题,但技术总能给你点希望,哪怕希望有点像重庆的雾霾。

成都车展开幕,奇瑞推增程新技术,风云X3L亮相现场-有驾

车展其实就像一场城市狂欢,总有人上台发技术海报,总有人台下吐槽油价和限行政策。奇瑞喜欢用技术演讲打鸡血,那是年轻时的自信,老了以后谁不想让技术静音点、油耗再给点优惠。冠军不是口号,是让你下个月还愿意加油又买电,最后还敢上高速跑长途。技术懂需求这句话就像父母晚年代你做选择,三选一,最后还是全都包一遍。

“增程技术产品化落地”,这听起来是大厂的自鸣得意,实际上是给用户多了一次假装拥有未来的机会。消费升级到最后,其实剩下的只是小镇青年的扎心体验——买啥都带着焦虑,开啥都干着心跳,技术再牛,心跳还是跑不过油价上涨的速度。

你是不是觉得技术理想落地很伟大?没错,互联网变革也曾伟大,房地产也曾伟大,最后伟大的都落在了用户钱包里。奇瑞用风云X3L增程器轻声运转,在展台上穿梭静得像三好学生,但大多数用户骄傲完了,还得低头数银行卡余额。这届车展教会我们:未来很有技术,但也很有噪音;汽车很安静,但钱包很不安静;冠军很遥远,混动很现实。技术很懂你,出行自有答案,至于谁来买单,看谁先下单。

有时候想想,车展上的技术狂欢就像是大家围着火锅吃辣子鸡,热闹归热闹,吃完还是要散场。奇瑞在技术路线上打了一套太极,总结下来无非是把用户的所有焦虑和行业的所有噱头做了个大汇总,最后告诉你: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动力全家桶”。我站在成都车展门口,看着一辆又一辆风云X3L开走,想说中国汽车很有技术,成都很有辣子鸡,钱包很有无力感。

技术理想照进现实,可以顺利,但钱包照进现实,永远有点羞涩。增程出行,最后是技术在叫好,用户在叫苦。我也想增程一下,最好增程我的花呗额度。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