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电池+骁遥超混!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强强联手,中国电动化再添“王炸组合”
一场签约震动行业,千亿级技术红利即将爆发
7月4日,宁德时代总部签约现场灯光璀璨。在董事长曾毓群与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的共同见证下,两大中国制造业巨头正式签署全面电动化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这份沉甸甸的合作文本,不仅延续了双方自2013年以来的十二年伙伴关系,更揭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升级的新篇章。
01 技术协同攻坚,破解电动化“卡脖子”难题
在电动汽车发展的核心战场——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与吉利此次亮出了清晰的合作路线图。协议明确将聚焦电池性能突破与降本增效,通过技术协同研发直面行业痛点。
回顾合作历程,技术攻坚的成果早已显现:
麒麟电池在极氪001上的全球首发,实现1000公里超长续航
骁遥超级增·混电池赋能领克900,打造高性能混动标杆
即将上市的极氪9X搭载6C骁遥电池,充电9分钟续航增加380公里(CLTC标准),刷新行业纪录
这些突破性产品印证了“技术双巨头”模式的优势——宁德时代提供全球领先的电化学体系创新能力,吉利则贡献整车集成与场景化应用经验。双方实验室的深度耦合,正在把“实验室数据”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续航安全感和补能自由感。
02 从零件供应到平台融合,重构产业协作范式
此次合作最显著的升级,在于打破传统“供应商-主机厂”单向链路,转向全价值链深度协同:
产品平台共研:几何系列专属电芯方案、银河平台电池架构联合开发,实现“电池包”与“整车平台”同步进化
供应链联防体系:共建原材料采购联盟,保障锂、镍等关键资源稳定供应,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制造效率革命:通过数据共享优化生产节拍,目标将新品研发周期压缩30%
这种深度融合的产业范式,彻底改变了过往“电池厂交钥匙,车企装车”的简单交易。正如现场工程师的生动比喻:“宁德时代正从‘电池超市’转型为吉利的‘专属厨房’——不仅提供食材,更参与定制整桌盛宴。”
03 十二年伙伴再进化,中国方案的全球突围
回望2013年首次牵手,双方合作已跨越三个战略阶段:
▶︎ 1.0 单品配套期(2013-2018):为帝豪EV等早期车型提供标准化电池包
▶︎ 2.0 技术定制期(2019-2024):麒麟电池、骁遥超混等专属技术落地
▶︎ 3.0 生态融合期(2025起):共建技术标准、共享产能布局、共拓海外市场
这种阶梯式深化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成熟蜕变。根据乘联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2%,在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供应商中,中国企业占据六席。宁德时代与吉利的合作模式,正在输出一套可复制的“中国方案”——以深度协同取代单点突破,用系统优势对抗碎片化创新。
04 千亿市场竞逐,谁将主宰电动化下半场?
随着合作协议落地,两大巨头已亮出技术路线图:
超快充普及战:2026年前实现6C快充技术覆盖80%新车型
续航极限挑战:固态电池试装车启动,目标续航1500公里级
全气候覆盖:-30℃极寒电池包进入高原路测阶段
市场对此投下信心票:签约当日宁德时代股价拉升2.3%,吉利汽车港股收涨1.8%。而在消费者端,技术红利已开始兑现——搭载合作电池包的极氪系列今年累计交付突破25万辆,用户调研显示“电池安全性”和“补能效率”成为核心购买动因。
当曾毓群与淦家阅握手的那一刻,背后是超过2000名工程师的联合攻坚,是12大研发中心的数据共享,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单兵突进”到“集团作战”的战略跃迁。
这场合作已不仅是商业联盟,而是一场产业生态的基因重组。从黑龙江雪原到海南酷暑,从上海写字楼到青藏公路,搭载“宁吉组合”技术的车辆正验证着中国方案的普适性。当麒麟电池遇上骁遥超混,当技术创新撞上规模制造,这场中国电动化的“双王炸”,能否炸开全球市场的大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见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