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行车记录仪又出大事了,可怜谁家没车也得为这个新闻焦虑十分钟,好像下一秒我也会因为碰到一台“网红记录仪”而被罚款加扣分,顺带被抓去写检讨。你说这个社会,什么时候“安全感”就这么稀缺了,连买个行车记录仪都能让你多出来三种心理疾病,怕碰瓷、怕被罚、怕自燃,主要是怕穷,穷起来,买记录仪的钱都得用来交罚款。
想当年,行车记录仪是救命神器,无论是碰瓷老哥的飞身一扑,还是隔壁大妈的广场舞撞击,只要你车头一拍,交警分分钟拯救你于水火。万万没想到,现在“护身符”摇身一变成了“炸弹”,安装位置不对,扣分罚款,安装姿势不佳,事故加遗憾。你以为自己是行驶在法律轨道上的老司机,结果实际上是法规弹幕下的炮灰,每一个操作都在为交警哥哥的业绩添砖加瓦。
当然,安装行车记录仪压根不违法,违法的是你那灵魂出窍的安装姿势。很多人以为,只要不是朝自己脸拍,就是遵纪守法的模范车主,最后发现,法律比你妈还多细节,比你对象还会找茬。谁敢想象,安装在挡风玻璃正中央,扣分!遮住后视镜,罚款!干脆把后视镜拆了再装,恭喜你,实现了职业盲驾。你以为自己改装的是科技,交警看见的是crime scene。怪不得有人说,中国车主最大的梦想,不是买豪车,是开个装备不过时、不违章、不烧毁的正常座驾。
这年头,哪儿都能装上高科技,唯有人的脑子还在2G徘徊。装记仪本来是防碰瓷,结果拐个弯自己先被罚。碰瓷党高兴坏了,敬业地在每个路口盼望:越多记仪,越多素材,越多资源,拍短视频都不用自己上场了,自动送上高清画质,网络设备全套到位。有人说安装得正规点不就行了,问题是“正规”什么定义?交警说后视镜旁边最好,车主说我拍全景还要副驾驶,厂商说我们有夜视功能,结果全部被夜市摊老大收编,十块钱一台,装上你就等着出事吧。
法律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悬挂和放置妨碍视线的物品”。翻译成人话,前面挡玻璃不能贴“福”,不能粘娃娃,也不能贴老丈人照片,更不能挂一台巴掌大的摄像头在正中央。你在车里努力寻找无死角的拍摄点,交警在马路边努力寻找你无脑的安装点。这哪是科技的进步分,明明是社会智商的退步绩效。
但是,科技永远要给生活添堵。正确安装行车记录仪的门道比搞新冠防疫还复杂——位置不当,扣分,妨碍视野,罚款,拆后视镜,扣分加罚款,还送你一个“此生无年检,下辈子开马车”。有人说后视镜后面偏右才合规,但拍出来画面你妈都认不出来自己是谁,挑了角度,安全了,但精彩不再,有时候拍上几只蚊子,画面艺术,交警无感。你给线走到A柱里,顶棚边缘里藏得稳稳当当,担心影响保险盒,保险公司看到偷偷乐,正好有理由不赔。万一电路改装了,给你来个自燃,人间烧烤,你一脸懵逼,车还没烧,亲戚已经催你买新能能源。
当然,科学的车主都是懂点行规的人。选啥品牌,预算被罚款劫后余生,买个三无产品,分分钟变“全家桶”,坏掉没售后,爆胎不管赔。分辨率高吗?4K看得见青春痘,保险公司都嫌证据太清楚。其实1080P就能收拾大部分路口狗血现场,高清只是用来嘲笑自己。最关键就是,有没有碰撞锁定功能,移动侦测会不会抓住小猫进车的画面,关键时刻保你一命,不过平时保命主要靠交警心情。
有些人问,既然装记仪风险这么高,为啥还有人冒死往车里装?很简单,这是一种社会仪式感。你不装吧,别人说你不与时俱进,赶不上违法风口。你装吧,交警说你装得太1035,罚款上门服务。怕的是装了以后失去安全,没装又丢了保障,结果大家一起用技术自杀,互掐互怼。其实路上安全,更多是取决于但愿所有人都不是碰瓷党,交警不是心情执法,老板不是卖劣质货,保险公司不是演技派。
说到交警的忠告,往往都是冷漠得像银行卡余额。规范安装,安全第一,但只要有利益在,规范就像头发,越来越少。不能遮挡视线,不能拆后视镜,不能让安全气囊弹出时打中脸,不能私自改装线路,还得保证不影响年检,不影响美观,不影响自拍需求。简直是脑力风暴和手工课堂的结合,活得好不如活得规范,规范了又怕人家说你太循规蹈矩,不懂社会人情。
你说现在买车难,装设备更难,选法比相亲还纠结,万一安装违规,罚款扣分,每天为行车记录仪刷屏,担心自己下一秒被扣出来做“交通典范”。很多人问,装对了吗?正确答案只能是:我不信交警,只信自己;我不信记录仪,只信碰瓷党;我不信法律,只信罚款清单与扣分记录。这种随时预备挨罚的生活,已经彻底让科技失去本心,安全感和焦虑感只在一线之隔。
有人把自己的经验发到评论区,有人嘴硬,说我从来都是照规矩办事,毕竟以后《道德经》能不能列进《道路交通安全法》,还是要看交警心情。规范安装是个好事,但规范安装的前提是你得好好活着,敢装敢藏线,还能经受保险公司的无声考验,不给碰瓷党留下余地,也不让交警有绩效加分的理由。最后还是那句话,千万别当科技的祭品,别让自己成了法条和罚单的拉链。
你要问有没有安装正确的方法?有,但你装完了才知道它是不是对。买个品牌机,选1080P,不遮挡视线,线路不乱,保险公司不嫌弃,交警看不见,年检无障碍,拍出来的画面也不给自己留“表情包”素材。这就够了,不够的话,还得请家里的小孩,宠物,前任都来帮你测试一遍,不满足安全出行,至少满足全家福的标准。
写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个装行车记录仪的世界,真正需要的是一套逃避罚款与自燃的侠客秘籍,现实却给你一张坐等交警的“门票”。这么说吧,装得规范只是活着的基础,具体什么时候被罚,主要看天意。人生路上,行车记录仪该装还是得装,但装完只能祈祷,别让它记录下你被罚款那一刻的尴尬表情。
看着满街的车头挂着各式各样的摄像头,我只想说一句:科技本无罪,违规才可怕。别让你的护身符,成了乌纱帽。别让你的黑科技,点燃身边的安全气囊。记录仪装对了,你就多一层心安;装错了,你就多一份罚款和自嘲。从此咱们都是“科技受害者”,但愿以后车上流行的是安全,而不是段子。
总之,这天底下最荒诞的不是行车记录仪会惹祸,而是我们总能把安全变成灾难。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我信交警,我不信自己”。科技进步了不少,智商却被扣到负分。行车记录仪装得好,赚的是心安,认罚的是现实。今年流行爆款的不是新车,是罚款清单;明年流行的不是安全,是自嘲段子。告别安全焦虑,活在事故预告里,做一名懂规范、不懂侥幸的新时代车主,毕竟谁的人生不是一场扣分罚款的马拉松。
如果你还在纠结,装不装行车记录仪,会不会被扣分罚款。告诉你,纠结你是车主的命,罚款你是社会的劫。装吧,至少能留下点素材,给自己今后的自嘲提供点画面,不然路上无聊的时候都没人刷你段子。下一次看见“爆款头条”,祝君一切安好,别成爆款素材。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