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一句禁摩,本田差点急哭。”就这么一句,炸了整个越南摩托车圈。
别不信,七月底范明政刚把文件一拍,说2026年中环开始不许油摩进,2028年再扩一圈,本田八月销量就掉了两成。日本代表团连夜飞河内,举着“失业警告”的大旗,生怕46亿美元的市场说没就没。
当年可不是这副怂样。九十年代末,嘉陵力帆隆鑫一帮人扛着千元摩托杀进越南,价格砍到日本货一半,两年就把本田雅马哈踹到角落,市场份额直接干到八成以上。越南人乐呵呵:一辆本田的钱买两辆中国车,还能剩几百吃粉。
好景不长。2005年前后,国内老板们开始内卷,今天你降一百,明天我降两百,成本压到极限,螺丝都恨不得省一颗。结果车架断、引擎喘、半年一小修,越南人修得头大,直接把这波“便宜货”拉黑。日本趁机把生产线搬来越南,降价、开店、售后一条龙,十年功夫又把份额拉回九成。
现在轮到电动车登场。河内一纸禁摩,相当于把油车的桌子掀了,电动车直接上台吃饭。七千七百万辆两轮车的国度,光首都河内就七百万辆,胡志明更多,八百万往上。政府算盘打得响:2030年两成摩托得带电,三分之一汽车也得插插头。换算下来,每年白白多出三百万辆电动摩托的缺口,谁看了不眼红?
日本当然没闲着。本田甩出ICON e、CUV e两款电摩,计划2025年在越南开售。雅马哈也在憋大招。可是电摩这玩意儿,拼的不是老掉牙的化油器技术,而是电池、电机、电控。日本人把发动机玩出花,可对锂电池的脾气还在摸索,成本一时压不下来。
这正是中国老板们的机会。雅迪在越南北江砸了1亿美元建厂,年产两百万台;爱玛台铃也跟在后面圈地。国内玩了十多年锂电,产业链成熟得像家门口的菜市场,电池价格比日本货低一大截,还带GPS、蓝牙解锁、远程防盗,年轻人刷手机就能把车点亮。
别忘了那股狠劲儿:中国电摩出口额去年第一次破了四百亿人民币,东南亚码头每天滚着装满集装箱的电动车往外运。越南人一看,同样跑五十公里,日本电摩要两万多,中国品牌一万出头,剩下的钱够买半年咖啡,谁不心动?
可历史会重演吗?当年就是价格战把自己打残,现在一堆老板又蠢蠢欲动,报价比着往下滑。有人已经喊出“越南市场不赚钱也要抢”,听着就后背发凉。要是再来一次偷工减料,把续航从八十砍到四十,把刹车片换成纸片,越南人照样翻脸不认人。
越南本土也不是吃素的。VinFast今年前半年电摩销量就占了55%,背靠大财团,政府补贴拿得手软。另一家Dat Bike刚拿了一大笔风投,门店开得像便利店。人家熟悉法规,懂消费者,真拼起来,外来户讨不到便宜。
所以这波热闹看着像中国品牌的复仇剧本,其实更像一场大考:能不能忍住打价格战的冲动,把心思放在产品和售后上,把当年丢的脸捡回来。日本油摩称霸二十年,靠的就是耐造和维修站遍地开花。中国品牌想翻盘,先得把服务站建到每个县城,把电池回收、质保年限写清楚,把越南用户当自家邻居,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电动车这条赛道,技术更新快得离谱,今天领先五十公里续航,明天对手就能追平。唯一能守住的,是别自己拆自己的台。市场够大,容得下几家分蛋糕,可谁先动手砸价,谁就先出局。
故事讲到这儿,轮到观众下注:你觉得这回中国品牌能在越南把失去的面子挣回来,还是又一次自己人打自己人,把市场拱手让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