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燃油车不行了?这话其实一直有人挂在嘴边,可等到真刀真枪卖车的时候,却被摆在面前的销量数据啪啪打脸。你看,现在谁还觉得买油车只是落伍的表现?8月份,有90.2万人把真金白银砸向了传统燃油车,这可比很多新能源神话的“讨论热度”还更有说服力。
大家是不是一直在琢磨一件事,新能源车都这么火了,油车怎么还能卖得动?难道是买燃油车的人不懂潮流,看不见未来?咱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买车这事到底应该谁拍板,潮流的风向标真就是大家共同的选择吗?市场上没那么多傻子,更多是一笔一划算账的精明人。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选燃油车?难道大家没见过新能源“智驾”、没体会过“加速快、科技拉满”的新鲜感?显然不是。事实恰恰相反,如今谁没乘过电动车、谁没体验过智能座舱啊?但真到掏钱买车这步,安全感、方便、实在就成了最硬道理。
咱们随便翻翻8月份的销量榜,打头阵的日产轩逸,一个月卖27695台。这个车,咱家楼下、同事楼上、亲戚隔壁都有人在用。为啥?便宜啊、皮实、关键还能自动挡油耗低,保养麻烦点也都能接受,修起来不用担心找不到配件。再看看大众朗逸,老百姓认的不是“德系血统”这几个字,而是真正能开得住、省心。2025新款还整了L2辅助驾驶,动力和科技都有,这还不好卖吗?
再来聊聊咱国产的吉利博越L。国产SUV能混进前三,说明什么?真刀真枪拼,价格、配置、空间没短板。你仔细一算,家有老小、长途短途、抢菜买米,百公里油费几十块,偶尔去趟边远乡村加油站都比充电快得多。这是中国家庭的刚需,“有没有不用抢桩、不用做电池健康焦虑、不怕断电困在山里的车?”答案就是燃油SUV。
接着往下看,大众速腾、帕萨特、途观L、丰田RAV4、吉利星越L、卡罗拉锐放,还有迈腾,几乎一个能打的都不是新网红,但谁都躲不过基本盘。你说他们没创新吗?价格先一步下探,配置升级、空间拓展,油车越来越卷,连辅助驾驶、联屏娱乐,全都跟了上来。而且,谁还没点终端优惠?四五万的裸车优惠拉下来,怎么买都比新能源同价位车辆踏实。
是不是有人觉得,这些买家选择燃油车,是在“落后于时代”?其实说到底,人要的是踏实、无忧,不是哪个车厂的营销词。新能源这几年风头确实猛,但一上牌、二看电池、三说安全,不是没槽点。你要真问那些一线用车的——包括网约车司机、工地用车、乡下邮政、外卖小哥,谁愿意整天算着电量、琢磨电子网关会不会罢工?
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假如全国每个小城镇都能像一线大城市一样,几公里一根快充桩,售后全员夜间在线,电池衰减不过戏言,价格还能再降两万——那燃油车的市场确实悬了。可现实有几个地方做到?东南西北,城市农村,好用才是硬道理,到哪加油都不费劲,油车还有得卖。
还有人说,新能源才代表产业升级,买燃油车就是在给环保拖后腿。这说法也太割裂了。首先,油车不是全靠烧野火老乌烟瘴气过日子,新一代国六排放标准上来,科技带动环保,油车性能一样在进步。而新能源真能100%洁净无害?电池生产、废弃、回收的账别说咱小民算不清,专业环保人士都各执一词。与其一棍子打死油车,不如让市场自然分化。
你看数据显示,不止是拉家带口、老少咸宜的家轿,B级车、SUV总体销量全都跟着回暖。终端降价、配置升级,让原本“不差钱就买新能源、想省钱再顶两年”的人直接动心。“我开十来年了,油车毛病都明白,新能源好,但更适合城市跑,“出远门心里不慌”。几个同事刚买的新电车,头两年新鲜劲过了,稍微年头长点,再补贴少一点,保值率就掉了。要不为啥嫩买保值高的油车的人还那么多?
你细细品,油车真有那么多不行的地方吗?冷不丁下大雨、台风天,出门加油哪怕排队也不过十来分钟,电车要“连夜排队蹭快充”,到点还怕电站爆满。你要是上了点岁数,根本不愿折腾,能坐就行,能开则开,又不图新鲜。再退一步讲,城市出租、网约车行业,谁敢大批更换电动车?赚的钱到时候还不够换块大电池。
当然,新能源也不是没长处。毕竟谁不想体验智能驾驶、静音启动、“无感启动”这些高科技?但问题来了:这些卖点真的是大部分购车群体现在最关心的吗?你去菜市场、进小区、问问打工的、聊聊打拼的小夫妻,有几个是因为想蹭高科技才掏钱买车?
还有一点很现实:油车保值率高。新能源市场太新,车型更新迭代速度惊人,今天买的,明年就不一定值钱了。特别是二手市场,油车出手容易,价钱还体面。大家买车不是没规划:多数家庭不是“追潮流”,而是“买了用十年,实在不行再卖也不亏”,谁不想多盘算几年?
燃油车其实就是“老实人”的优选,不整花活儿,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打下的底子还得靠它守着。新能源发展很快,但油车一个月还能卖出90多万台,说明什么?在实际用车场景、综合成本和家用需求面前,油车的江湖地位,远不是几个营销新词能轻易替代。
要说未来油车会淡出主流市场吗?当然会,潮流挡不住。但这一天还早,路还长。新能源继续降价,配套补全,技术日新月异,这都是好事。只要油车工厂不躺平、不割韭菜,不断卷配置、卷价格,满足家庭多元需求,还真不见得会被“当场驱逐”。
最后,还是那句话:别低估了普通中国人用脚投票的智慧,潮流归潮流,每个人还是得为自己的生活投票。今年8月,这90多万人又投了一次票,用最实在的钱,买了最合适的家用工具。油车依旧坚挺,不是偶然,是因为这市场,需要它。别让口号绑架了真实选择,咱老百姓要的是“靠谱”,对吗?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