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的秋天,风里都带着机油味和代码的节奏。9月的IAA Mobility车展一开,全世界的车厂、科技公司全往巴伐利亚这块宝地扎堆,谁不想在“汽车发源地”露一手?但今年有点不一样,场馆里头中国红越来越显眼,尤其是地平线那个展台,人挤人,老外工程师围在星途ET5边上直拍大腿:“这玩意儿真要量产?算力560TOPS?我滴个乖乖。”
这已经是地平线第三次杀进慕尼黑IAA了。2019年那会儿,他们还像个初出茅庐的“技术宅”,抱着征程2讲中国能做车规级AI芯片;2023年,他们带着征程5来了,开始谈高阶智驾落地;到了2025年,直接甩出“六代机”征程6P,配上自家HSD城区智驾系统,连博世、大陆这些老牌Tier-1都主动贴上来握手。这哪是参展,简直是“登基大典”。
你别说,地平线这几年走的路子,还真有点像国产手机卷出海的节奏。早年咱们用高通,现在自家骁龙也打得过;智驾这块,以前ADAS全是Mobileye、英伟达的天下,现在地平线愣是靠“软硬一体”杀出条血路。人家搞通用架构,他们专攻BPU——自家研发的AI计算核,十年算力翻了一千倍,比摩尔定律还猛。现在征程6系列直接覆盖10到560TOPS,从几万块的代步车到百万级豪华电车,都能给你配一套“中国大脑”。
最狠的是HSD系统,现场一演示,老外都看傻了。端到端架构,光子进、轨迹出,中间不卡壳,响应快得像打了鸡血。媒体直接给封了个外号:“中国版FSD”。这不是吹,人家实打实和超10款车型定点合作,首款搭载的星途ET5今年11月就上市。你想想,以前咱们出海卖车,靠的是性价比;现在呢?直接把最核心的智驾系统打包输出,连蔚来欧洲版firefly都用上了地平线方案,德国人开起来都说“跟本土调校一个味儿”。
更狠的还在后头。这次车展上,地平线直接官宣:慕尼黑总部挂牌了。不是办事处,是实打实的欧洲总部。这意味着啥?以后中国车企出海,不用再自己啃欧盟法规、适应欧洲路况,地平线本地团队直接给你做适配。目前他们海外验证里程超150万公里,横跨50多个国家,连ISO/PAS 8800这种全球唯一AI安全认证都拿下了,等于手握一张“全球通行证”。
合作名单更是豪华:大众、日本最大汽车集团、博世、电装、大陆、CARIAD……全是行业顶流。博世拿征程6B做第四代多功能摄像头,2026年就要量产交付;和大陆合资的“智驾大陆”已经在欧洲搞全场景路测,专攻本地化驾驶习惯。最夸张的是,光是海外定点车型,全生命周期预计交付750万辆——这哪是卖芯片,简直是“卖大脑”卖出了规模经济。
现在地平线啥地位?国内每三台智能车就有一台用他们的方案,自主品牌ADAS前视一体机市占率干到45.8%,第一。征程系列量产突破1000万套,国内独一份。这数字背后,是中国智驾从“能用”到“好用”,再到“抢着用”的三级跳。
说白了,地平线现在玩的不是单点技术突破,而是生态。国内车企靠它上高阶智驾,海外客户靠它合规出海,Tier-1靠它做产品升级。从“中国领先”到“全球标配”,这步子迈得够大,但也够稳。未来几年,你看到的每一辆出海的中国智能车,背后可能都有地平线那一行代码在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