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新能源汽车已走过十年,日系车“坐立不安”的窘境,就是答案!

很多人一聊起国产新能源,那话匣子一打开,总有个声音飘出来:“这玩意儿能开几年啊?”

哎,这话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就好像在他们眼里,这电动车跟手机似的,是个娇贵的电子产品,用个三五年就得换,保值率什么的更是想都别想。但你说,事实真是这样吗?

前两天晚上跟个朋友喝茶,他就聊起他的车,一台比亚迪唐DM。那里程表,刚好跳到了111111公里,一个挺有意思的数字。我一算,他这车是2015年11月提的,到现在,我的天,快十年了。他说这车就像个不会说话的老伙计,陪着他南征北战,风里来雨里去,从来没在半路上把他撂下过。

当然了,老伙计也会变老,这是自然规律。电池嘛,肯定有衰减。他说现在大概也就剩下个75%的功力。你想想,刚买那会儿,精神头足,充满电扎扎实实能跑个75公里。现在呢,也就55公里上下晃悠,尤其是在广东这种地方,夏天出门不开空调那简直是受罪,一开空调,续航还得再打点折扣。

国产新能源汽车已走过十年,日系车“坐立不安”的窘境,就是答案!-有驾

可这又怎么样呢?这近十年里,真正的大件,也就出过两次问题。一次是变速箱,一次是空调总成,但都在保修期里头,二话不说,直接免费换了新的。反倒是那个最让人担心的核心部件,那块磷酸铁锂电池,一直稳如老狗,没出过任何岔子。所以你看,像比亚迪这种已经跑出来的牌子,一辆车给一个普通家庭用个十年八年的,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

这个小例子,其实就挺能说明问题的。它戳破的,是很多人脑子里那点老黄历。在不少人的记忆里,国产车好像就焊死在了那个“不行”的标签上,别说跟德系日系掰手腕了,能安安稳稳开过五年,那都得烧高香。说白了,有这种想法的人,要么是思想还停留在那个“舶来品就是香”的旧时代,要么就是压根没抬头看看,这天,到底是怎么变的。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这场爆发,你以为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怎么可能。这背后,是我们国家整个汽车工业,从一穷二白开始,将近七十年,一步一个脚印,吭哧吭哧干出来的。你得想想,1956年,我们得集中全国的力量,才能造出第一辆解放牌卡车。那是什么概念?再看看今天,我们已经是连续十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双料冠军。

这场翻身仗,打得是真漂亮。它不只是重塑了“中国制造”这四个字的分量,更关键的是,我们找到了一条全新的赛道。这就叫“换道超车”。当那些传统汽车巨头们还在为发动机那零点几升的油耗,争得头破血流、沾沾自喜的时候,我们已经悄悄地把新能源这条路,铺成了国家战略级的高速公路。

国产新能源汽车已走过十年,日系车“坐立不安”的窘境,就是答案!-有驾

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打实的提前布局,是下了血本的。早在2003年,当大家还觉得电动车是天方夜谭的时候,比亚迪就一头扎了进来;2011年,宁德时代成立,也是闷着头搞汽车电池研发。正是这种长达十几年的深耕,这种坐冷板凳的劲头,才有了今天让世界都侧目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

更可怕的是什么?我们已经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了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就说动力电池吧,我们的产能,占了全球三分之二还多。宁德时代一家,就拿下了全球45.1%的市场份额,这简直就是“宁王”了。现在市面上跑的主流电车,你掰着指头数数,有几个能离得开它?这就是底气。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风水轮流转,轮到西方那些老牌车企,反过来要到中国市场来寻求技术合作了。

所以啊,真的,别再问国产新能源能走多远这种问题了。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问题,它是我国的一张战略王牌,是我们在科技和产业上,跟美西方博弈的一把“利剑”。不然你以为美国为什么要疯了一样给我们的电动车加关税?西方那些政客为什么变着法子地泼脏水、抹黑我们?因为他们怕了。他们是真的怕了,怕我们彻底打通这条赛道,让他们引以为傲了上百年的燃油机优势,变得一文不值。

你要是觉得这些大道理太虚,太空,那行,咱们就看看这两年日系车的样子,那副坐立不安、手足无措的窘态,就是最直接、最残酷的答案。曾经在中国市场何等风光,加价提车都得排队的日系车,为什么突然之间,就不香了?

国产新能源汽车已走过十年,日系车“坐立不安”的窘境,就是答案!-有驾

答案再简单不过:国产新能源的崛起,就像一把大榔头,咣当一下,就把日系车那个“省油耐用”的旧神话给敲碎了。22年,马自达直接被踢出了世界500强的榜单;那个曾经叫嚣“宁愿死也不向中国市场低头”的铃木,也早就灰溜溜地退出了。到了今年,日产更是亏到快要破产,甚至传出要和本田、三菱“抱团取暖”的消息。

他们不是没挣扎过,也搞降价,也搞促销,但根本顶不住。你想想,比亚迪能丧心病狂地把秦的价格直接打到7万多,吉利也把银河系列拉到了同一个水平线。当国产车企开始自己“卷”自己的时候,那真就没别人什么事了。

而且,这种“内卷”,它不是无脑的价格战,不是赔本赚吆喝。它背后靠的,是我们自己完善的产业链和牢牢攥在手里的核心技术。是把定价权,这东西才是最要命的,给拿回来了。同样是A级车的价格,比亚迪秦给你的,是B级车的配置和体验。你再掉头看看同价位的卡罗拉、轩逸,那内饰,那配置,简直没法比。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去年一年,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加起来,超过100家经销商退网不干了。上海的日产4S店,也从巅峰时期的12家,锐减到了5家。

当然,我们得实事求是,把眼光放到全球,丰田的销量依然是世界第一。这得益于它这么多年在海外市场的深耕,那品牌护城河挖得是足够深。可别忘了,这是在燃油车的旧战场上。在新能源这个新战场,攻守之势,已经悄然逆转了。

国产新能源汽车已走过十年,日系车“坐立不安”的窘境,就是答案!-有驾

过去,是我们守着家门口,抵御外敌。现在,轮到我们的国产品牌,浩浩荡荡地出海,去攻城略地了。比亚迪的工厂已经开到了欧洲、拉美和东南亚,海外销量一年比一年猛。奇瑞、长城这些老牌车企,在海外市场的势头同样不容小觑。

所以,现在的问题,根本就不是国产新能源能走多远。而是,我们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彻底颠覆那个由燃油车建立起来的百年旧秩序。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它从不等人。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挑战甚至淘汰旧事物,这是规律。这就像当年智能手机刚出来的时候,无数人信誓旦旦地说,诺基亚质量那么好,能砸核桃,永远都不会倒下。可结果呢?今天的诺基亚,早已消失在人海。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演,只是换了不同的主角罢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