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 售3.68万元起,五菱宏光MINIEV同级,吉麦骏驰ET正式上市

最近新能源车市真是热闹得不行,特别是微型电动车领域,各大品牌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抢市场。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吉麦新能源突然甩出个"王炸"——他们旗下的骏驰ET正式上市了!这款车定价3.68万到4.18万,直接瞄准五菱宏光MINIEV、长安Lumin这些老牌爆款。不过这价格区间里真能杀出重围吗?咱们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

新车 售3.68万元起,五菱宏光MINIEV同级,吉麦骏驰ET正式上市-有驾

先说这外观设计,骏驰ET走的是方正硬朗路线,三门四座的布局看着挺实用。前脸封闭式格栅配上贯穿式灯带,远看还以为是哪个新势力品牌的作品。不过仔细瞧会发现,前灯组之间那块黑色饰板倒是有点巧思,把两侧大灯连成一体,营造出贯穿效果。侧面隐藏式门把手和12寸轮毂算是加分项,不过145的胎宽在微型车里确实算小的,过弯侧倾估计控制得一般。

新车 售3.68万元起,五菱宏光MINIEV同级,吉麦骏驰ET正式上市-有驾

车身尺寸3035mm的长度配上1980mm轴距,放在同级别里算是大块头了。比五菱宏光MINIEV的2920mm要长出一截,轴距更是多出200mm。这意味着后排腿部空间应该更宽裕,但1500mm的车宽会不会显得有点局促?特别是对四个成年人来说,可能得上演"瑜伽式"坐姿。

配置方面,基础版就给配了双气囊、胎压监测、倒车影像这些实用配置,7寸液晶仪表和中控屏也算跟得上潮流。高配升级到10.1寸大屏和驻车雷达,不过2颗超声波雷达在自动泊车流行的今天,多少显得有点寒酸。要我说,现在连五菱都给宏光MINIEV装上了倒车雷达,骏驰ET这配置是不是该再大方点?

新车 售3.68万元起,五菱宏光MINIEV同级,吉麦骏驰ET正式上市-有驾

动力系统倒是实打实的参数:20kW电机配85N·m扭矩,13.82kWh电池组能跑150km。这个续航在同级别里属于中等水平,比长安Lumin的155km稍微差点,但比五菱宏光MINIEV的120km强不少。不过要提醒各位,CLTC工况的续航水分有多大大家都知道,实际开空调的话估计得打个七折。要是每天通勤50公里,充一次电能用三天,勉强够用但肯定不够任性。

说到竞品,这价格区间确实站满了狠角色。五菱宏光MINIEV起价3.28万,但顶配能到9.99万,说明人家产品线覆盖广;长安Lumin虽然最高6.99万,但主力车型都在4万上下;吉利熊猫最便宜的2.99万起,直接贴着地板价竞争。骏驰ET这个3.68万的起售价,说实话在价格上没啥优势,除非配置能有颠覆性突破。

新车 售3.68万元起,五菱宏光MINIEV同级,吉麦骏驰ET正式上市-有驾

不过吉麦新能源背后的凌宝品牌倒是有点意思,他们已经有BOX、Uni、COCO三款车型在售。骏驰系列加上EA和EK,看来是要在微型车市场搞矩阵布局。但问题来了,消费者真的需要这么多微型电动车吗?看看乘联会数据,今年1-5月微型电动车销量同比下滑12%,市场正在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这时候新玩家入场,没有点独门绝技恐怕很难突围。

新车 售3.68万元起,五菱宏光MINIEV同级,吉麦骏驰ET正式上市-有驾

再说说品牌认知度,五菱宏光MINIEV靠着"人民的代步车"已经封神,长安Lumin的萌系设计圈粉无数,吉利熊猫更是玩起了IP联名。反观骏驰ET,除了性价比还能打什么牌?隐藏门把手、贯穿灯组这些设计元素在5万级市场不算新鲜,反而显得有点"东施效颦"。要我说,与其堆砌配置,不如在续航或者充电速度上做点突破。

不过换个角度看,骏驰ET的1980mm轴距确实给了设计师发挥空间。如果能在车内空间利用率上做文章,比如开发出可折叠座椅或者扩展储物空间,说不定能吸引到注重实用性的消费者。毕竟在这个价位,能装下婴儿车或者大件行李比内饰材质更重要。

新车 售3.68万元起,五菱宏光MINIEV同级,吉麦骏驰ET正式上市-有驾

销售渠道也是个关键因素。吉麦新能源的销售网络覆盖如何?售后网点够不够多?这些看不见的软实力往往比纸面参数更能影响购买决策。听说有些新品牌虽然车好,但维修要等半个月,这种"买车容易养车难"的问题最伤口碑。

现在整个行业都在涨价,碳酸锂价格回落也没能让终端优惠明显增加。骏驰ET这个时候入市,定价策略值得玩味。3.68万起的价格看似亲民,但考虑到电池成本占比,这个定价利润空间应该很薄。会不会是赔本赚吆喝?或者是为后续高端车型铺路?

新车 售3.68万元起,五菱宏光MINIEV同级,吉麦骏驰ET正式上市-有驾

最后说说消费者最关心的质量问题。微型车由于结构简单,故障率普遍偏高。骏驰ET作为新面孔,品控能否经得起考验?有没有第三方平台的质量评测?这些信息缺失的话,多少会影响购车信心。建议潜在买家等等首批车主反馈,毕竟实测数据比参数更有说服力。

总的来说,骏驰ET的上市给微型车市场带来了新选择,但在产品差异化、品牌认知度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你是个看重性价比的务实派,又恰好需要辆买菜接娃的代步车,不妨去4S店实地看看。不过要是追求个性化和品质感,可能还得再等等看。各位看官老爷,你们觉得这款车能在微型车红海中杀出血路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