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本田奥德赛来了,貌似一副“以价换量”的架势,起售价可能按惯例定在16万。对于一款曾被冠以“MPV神车”名号的车型,这价格,显得既激进又无奈。遥想几年前,奥德赛一度是众多家庭心中的梦想座驾,凭的是空间灵活、造型低调、口碑极佳。可世道变了,谁还把MPV当全能神车?尤其是电动MPV、理想和腾势们轮番冲击,传统油车MPV的春天一晃也快薅秃了。
自2023年以来,本田奥德赛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已有点吃力。别说啪啪打脸的销量数字,连最基本的年度改款都省了,产品力愈发乏善可陈。月销硬生生跌到了一千台出头——要知道,这数字放在曾经,谁能信?而现如今,市场对燃油MPV的热情早已风流云散,相关厂商一个个只能低头认命。新款26版奥德赛,低调潜入经销商展厅,真的像是躲进衣柜先自省,再出来和客户聊聊心态。
进化?谈不上,顶多小修小补。外观如故,仍是那个六边形中网、横贯四条“亮银烧烤架”,说不鲜明吧,那还真挺本田。“大交通”时代,奥德赛依然固守传统,双侧移滑门不变,尾灯换成了熏黑设计,新轮毂变成了金属多幅式装。一句话:外观绝不出新,像极了死守岗位的老干部——变化只是实在熬不住的时候来一两刀。
进入车内,豪华无从谈起。这次首批到店的,是最低配入门款。织物座椅,恩,还以为回到了2006年;中控屏“神隐”,连高科技气息都不捎带。仪表依旧是双炮筒,方向盘的多功能键也被莫名其妙克扣了一半。更惨的是,原本标榜智能化辅助驾驶的L2系统,完全没有出现在配置单里,老奥德赛变身“三好男人”:不多管闲事,省心省力,降低成本。
当然,全系不是都拉跨。厂家给面子还得留在线上,高配和中配增加了些像样的配置:前后驻车雷达、中高配隐私玻璃,4座“航空椅”也已列上清单。但说到底,这些升级面对竞品电动MPV的大手笔,终究也就聊胜于无。在配置这个环节,奥德赛试图稳住老客户的胃口,却又难以吸引新一代买单的年轻家庭。
真正值得玩味的,是本田奥德赛这款车型的归宿。你也许不知道,现在日本本土已经不怎么生产奥德赛了,甚至把中国作为“返销”基地,国内车厂供货给日本市场。这多少意味着,MPV这条赛道在全球都是夕阳产业,哪怕混迹“电动大潮”的浪花里,油车MPV的舞台也日渐狭窄。
尴尬的处境之下,本田选择了“能卖点是点”的思路。既然用户只要求价格低,配置够用,干脆低配拉满,全系压缩成本,把曾经的中坚产品推到“性价比死角”。就像一辆听天由命的老人自行车,请不起好坐垫,也不舍得安个大灯,只求路上别爆胎,能拉你到家就行。降价促销,一切都是为了换销量,掩盖市场的尴尬。
写到这里,有人要问,奥德赛这次换新还值不值得买吗?如果你对品牌还有点执念,新车16万起步,总归比二手车多一份心安。但真要说划算,还得回到老问题:如今天下早不是本田一家的天下,买MVP的多半看重家庭大空间、高智能、低成本,谁愿意花同样的钱买个落后的“老古董”?
奥德赛的选择,可以看作一种“泯然众MPV矣”的无声呐喊。在消费升级、智能化、电动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坚持不变,不是勇气,是没得选,而对用户来说,则是冷静观望和理性比价的必然反应。总之,奥德赛的焕新,只能算是市场风雨里的一片微小叶舟,离“逆风翻盘”,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对企业而言,是固守防线;对消费者而言,是下沉选择。
诸位,是上车,还是继续等等更好的风景?各自有数。毕竟,奥德赛能否破局,已然不在它自己,而在风口那头的电动化浪潮,以及用户的钱包和选择权之中。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