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方程豹豹5这个事儿,非常有意思。
不是说这个车越野能力有多强,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把一个皇帝的新衣给戳破了。就是“硬派越野必须贵”这个玄学。以前你提越野,脑子里蹦出来的就是大G,就是普拉多,就是陆巡,动不动大几十万上百万,仿佛没这个钱你连去野地里撒尿的资格都没有。好像车轮子下面压的不是土,是金条。
现在比亚迪搞个豹5出来,二十多万,直接把那帮进口合资的底裤都给扒了。属于是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用工业化的铁拳告诉你,你那点所谓的品牌溢价,所谓的匠人精神,在我这儿就是个笑话。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方程豹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这一炮打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直接告诉所有人,所谓硬派越野的技术壁垒,更多的是一种“价格壁垒”的表演艺术。
很多人说,国产车起来了,是因为技术成熟了。是,是是是,但这个逻辑只对了一半。技术成熟是个结果,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市场被逼到了一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修仙阶段。以前合资车躺着赚钱,大家客客气气,你卖你的情怀,我卖我的沙发,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不行了,现在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最好的防守不是做个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豹5的出现,就不是来跟你讲道理的,它是来掀桌子的。它用一个卷到离谱的价格告诉你,以前你花大几十万买的那些东西,成本可能就那么回事儿。多出来的钱,一部分是税,一部分是营销,最大的一部分,是你为那个标,为你自己脑子里那个“高级感”的幻觉,交的智商税。你以为你买的是穿越山海的能力,其实你买的是在朋友面前吹牛的资本。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理解这种心态。因为我真的见过太多人了,车库里停着百万级的硬派越野,结果一年开不出去两次,最“野”的一次是开到郊区农家乐的土路上,还生怕把轮胎蹭了。那这车买来干嘛的?它不是一个工具,它是一个图腾,一个证明自己“还野得动”的压缩毛巾,平时放在那,需要的时候拿出来泡一泡,满足一下自己的幻想。
但是,现在有人把这个幻想戳破了。豹5告诉你,去野地里打滚的快乐,二十多万就能给你,而且给你的可能还更多。这就很尴尬了。这就好像你苦练几十年屠龙之术,最后发现龙早就被科学家做成转基因鸡肉了,超市里九块九一斤。你的屠龙刀,瞬间就变成了一把切西瓜都嫌沉的废铁。
当然,每次国产车一有点成绩,就有人跳出来喊“国货之光”、“民族自信”。这个也要警惕。讲真,把买车这种消费行为上升到民族大义,本身就是一种偷懒。你支持它,应该是因为它产品好,价格合适,而不是因为它姓“中”。
而且有些国产车企,销量一高,心态就爆了。它们就像一块压缩毛巾,销量一泡开,膨胀得不成样子,忘了自己原来就是块小破布。对消费者重拳出击,法务部搞得比研发部都大,你提个意见,人家直接律师函闪电战糊你脸上,比车机OTA升级都快。这种操作,典中典了属于是。妈的,想想就来气!
你敢信吗?现在车圈最卷的不是技术,不是价格,是法务部。谁的法务部能以最快的速度让车主闭嘴,谁就赢了。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把车企法务部比作东厂的比喻,可能有点侮辱东厂了,人家至少业务能力是真的强。你说这种企业,你支持它,它把你当韭菜;你骂它,它直接告你。这哪是上帝,这是上了个爹。
所以,我特别反感那种“国产起来了,合资就该死”的论调。千万不能让他们死。合资车现在就像是那个镇着妖塔的老和尚,虽然念的经不一定好听,但至少能镇着里面的妖魔鬼怪。一旦老和尚没了,那帮刚得了点道行的小妖精,就真敢出来开百鬼夜行了。它们没了外部的压力,内部就会开始疯狂压榨自己人,也就是我们这些消费者。
你以为留着丰田本田是给他们一口饭吃?不,是给国产车企找个班上。不然他们没事干,就只能专心研究怎么把维权车主送进去了。
我昨天晚上点了个外卖,那个辣子鸡丁里面的花生米比鸡丁都多,你说这上哪说理去。
所以你看,豹5的成功,真正牛逼的地方在哪?它不是证明了比亚迪多牛逼,而是证明了这个市场的荒诞性。它证明了,决定一个技术能不能普及的,根本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有多好看,而是现实中的“老头乐”有多不讲理。真正的硬核越野,终极场景,不在戈壁沙漠,就在早高峰的菜市场。你的三把锁,锁得住差速器,你锁得住隔壁加塞的大妈吗?你的智能驾驶,躲得开导弹,你躲得开突然窜出来的外卖小哥吗?
说白了,所有车企都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技术最终是为混沌服务的。谁能用最低的成本,解决最混乱的问题,谁才是真正的“道诡异仙”。从这个角度看,豹5算是悟了一点点,但离成仙还远着呢。而我们消费者要做的,就是看着他们这帮修仙的打架,谁给的丹药好,我们就吃谁的。谁赢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咬下去。就这么简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