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术迭代:从 3D 到 4D 成像,再到光子雷达的突破
4D 成像雷达成为主流,Yole 预测到 2027 年其市场规模将达 78 亿美元,占毫米波雷达市场的 61%。4D 雷达通过 2304 个虚拟通道实现 0.7° 方位角和 0.8° 仰角的高分辨率,点云密度是传统雷达的 100 倍,可在 300 米距离上精准识别行人轮廓。
光子雷达取得突破性进展,南开大学团队基于薄膜铌酸锂平台开发的集成光子毫米波雷达,实现厘米级距离与速度探测分辨率,在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中同样达到厘米级精度,突破电子雷达低频段窄带宽瓶颈。光迅科技、铖昌科技等企业已推出车规级光子雷达发射模块,2024 年量产交付头部车企。
2. 市场需求:智能驾驶与多元场景双轮驱动
车载领域:L3 级自动驾驶落地加速,4D 雷达成为标配传感器。2024 年国内新车 L2 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达 47.9%,带动车载雷达需求激增。特斯拉 FSD HW4.0、比亚迪 “天神之眼” 等系统均采用国产高频 PCB,单车价值量从 60 美元增至 300 美元。
非车载领域:智慧养老、工业检测、安防监控等场景需求爆发。民政部发布的毫米波雷达监测报警器行业标准于 2025 年 5 月实施,规范人体探测、跌倒检测等功能,推动毫米波雷达在银发经济中的应用。
3. 政策与供应链:国产化替代与全球化布局并行
政策支持:国家推动智能汽车与车路协同发展,浙江德清车联网先导区等地方政策明确支持毫米波雷达研发。工信部 “数据要素 ×”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间接利好毫米波雷达市场。
供应链本地化:安波福、大陆集团等国际厂商采用国产芯片开发 4D 雷达,如安波福第七代角雷达搭载国内首颗一体式集成雷达芯片,成本较国际方案降低 30%。深南电路、沪电股份通过泰国工厂布局规避关税,同时承接东南亚客户订单。
二、产业链全景:从材料到应用的全链条解析
1. 上游:材料与制造的技术壁垒
高频 PCB:全球汽车毫米波雷达基板集成波导 PCB 市场规模预计从 2023 年的 3.69 亿元增至 2029 年的 26.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38.82%。深南电路自主研发的 PTFE 高频基板介电损耗(Dk)稳定在 3.0 以下,支撑英伟达 H100/H200 芯片信号传输;沪电股份高频 PCB 介电常数精度达 ±1%,通过博世 AEC-Q200 认证并应用于特斯拉 FSD 系统。
封装基板:深南电路 FC-BGA 封装基板已具备 20 层及以下产品量产能力,南通四期项目构建 HDI 工艺平台,满足 AI 服务器与车载芯片需求。
2. 中游:模块制造与系统集成
模块厂商:德赛西威 77GHz 雷达年产能 500 万颗,市占率超 30%,2024 年新增订单 20 亿元;华域汽车 4D 成像雷达进入比亚迪二供名单,24GHz+77GHz 双频雷达通过车规认证。
系统集成:经纬恒润 LRR615 雷达采用高密度波导天线,探测距离提升至 300 米,误报率降低 50%,适配 L3 级自动驾驶。
3. 下游:应用场景的多元化拓展
智能汽车:4D 雷达与激光雷达形成互补,在高速 NOA 场景中实现远距离弱目标检测。华为 4D 雷达点云密度达 1536 点 / 帧,搭载于问界 M9 等车型。
工业与消费电子:中英科技 77GHz 雷达用于小鹏、奇瑞车载盲区监测,毛利率达 27.69%;国民技术 N32L403 芯片集成呼吸监测功能,应用于智能家居安防。
1. 上游材料与制造:高频 PCB 双雄
深南电路(002916)
技术壁垒:高频 PCB 介电损耗(Dk)≤3.0,支撑 77GHz/79GHz 雷达信号传输,陶瓷基板散热效率提升 40%,通过 ISO 26262 功能安全认证。
产能与客户:无锡基板二期工厂盈亏平衡,广州基地 2025 年产能释放后高频 PCB 总产能达 300 万平方米 / 年,深度绑定比亚迪、华为。
财务表现:2024 年营收 179.07 亿元(+32.39%),净利润 18.78 亿元(+34.29%),汽车电子业务占比提升至 28%。
沪电股份(002463)
技术突破:高精度介电常数控制(±1%)支撑 77GHz 雷达信号损耗低于 3dB,800V 高压 PCB 适配比亚迪碳化硅电控模块,毛利率达 35.8%。
全球化布局:泰国工厂 2025 年 Q2 投产,规避美国关税(25%),承接特斯拉、博世订单;昆山工厂满负荷生产,黄石基地新增 29 万平方米高端 PCB 产线。
财务表现:2024 年营收 133.42 亿元(+49.26%),净利润 25.87 亿元(+71.05%),AI 服务器相关收入占比超 40%。
2. 中游模块制造:德赛西威(002920)
量产能力:24GHz/77GHz 雷达已量产,年产能 500 万颗,良率 98%,供应比亚迪、蔚来。
技术升级:联合华为开发 4D 成像雷达,点云密度达 1024 点 / 帧,适配 L3 级自动驾驶,2024 年新增订单 20 亿元。
3. 下游应用:华域汽车(600741)
技术突破:4D 成像雷达通过比亚迪二供认证,探测距离提升至 250 米,2024 年车载雷达出货量超 120 万片(+120%)。
市场拓展:布局商用车雷达市场,与一汽解放合作开发智能重卡感知系统,预计 2025 年商用车雷达收入占比达 15%。
1. 技术趋势与风险提示
机遇:4D 雷达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15% 提升至 2030 年的 60%,光子雷达在 6G 通信、车载领域的应用将打开新空间。
风险:激光雷达降价可能挤压 4D 雷达市场份额(如速腾聚创),摄像头模组行业年均降价约 8%,部分企业车载业务占比仍低于 10%。
2. 投资策略
核心标的:上游 ** 深南电路(002916)与沪电股份(002463)凭借高频 PCB 技术突破与车规级产能优势,成为国产毫米波雷达产业链的核心支撑;中游德赛西威(002920)受益于 L3 级自动驾驶放量;下游华域汽车(600741)** 在商用车雷达市场具备差异化竞争力。
配置逻辑:优先布局高壁垒硬件龙头(如深南电路、沪电股份)及高单车价值环节(如德赛西威),关注政策催化(如车路协同试点)与技术迭代(如光子雷达量产)。
结论:2025-2030 年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将在 4D 成像、光子技术与智能驾驶升级的推动下快速增长,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与产能布局,有望在国产化替代与全球化竞争中持续受益。预计 2025 年两家 PCB 企业在车载雷达领域的营收增速均将超 40%,建议长期关注其技术突破与客户拓展进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