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蓬莱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所将免费对社会开放”这条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感动,而是想笑。真的,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你看,这就是我们这个魔幻世界的典中典式缩影:我们花了上万亿的钱,把汽车工业顶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高地,我们有自动泊车,有遥控泊车,有记忆泊车,有些车甚至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一个压缩毛巾塞你口袋里,但最终解决人民群众停车难这个终极痛点的,是“打开大门,让你进来停”。
这事儿本身没毛病,甚至值得点赞。但你把这个场景拉到整个汽车行业来看,就充满了犬儒主义的荒诞感。各大车企,尤其是新势力们,天天在发布会上喊着“改变世界”、“重新定义”、“颠覆出行”,PPT做得像三体人看了都要连夜绣红旗,结果呢?用户的核心痛点,还是堵车、停车、充电这老三样。你把智能座舱整得像个移动的KTV包房和私人网吧,恨不得能让你在车里打碟,但你解决不了我上班路上堵得像贪吃蛇这个事实。你吹你的百公里加速两秒几,但市区限速60,前面还有个开着老头乐的大爷在S型走位,你这脚电门跟焊死在地上有什么区别?
这就是我一直说的,反技术崇拜。现在车圈最大的“不务正业”,就是把实验室里的参数,当成了现实世界的圣经。他们总觉得,只要我的算力够高,雷达够多,屏幕够大,我就能征服用户。坏了菜了,他们忘了现实世界最不讲道理。自动驾驶的终极考场,从来不是加州的高速公路,而是中国的城乡结合部。你的激光雷达能识别横穿马路的狗,能识别突然冲出来的小孩,但它能识别一个开着老头乐、戴着墨镜、放着“套马杆的汉子”并且准备在路中间直接掉头的大爷吗?
我跟你讲,任何一个自动驾驶工程师,都应该被拉去山东烟台或者河北保定的菜市场强制实习三个月。让他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黑暗森林”,什么叫不可预测的布朗运动。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的是玉皇大帝的AI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在这种混沌场景下,你吹的那些算力、算法,就像是修仙小说里闭门造车的修士,天天想着结丹、元婴,结果一出门就被一个凡人混混一板砖拍死了。因为人家不跟你讲道法,人家只讲物理。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就是这个味儿?车企们都在卷技术,但卷的方向,已经有点像玄幻小说了。你出个800V高压平台,我就得搞个900V,恨不得下一步直接接上国家电网的高压线,来个闪电战式充电。你搞个彩电冰箱大沙发,我就要整家庭影院和按摩椅,再下一步估计就是要在车里给你修脚了。这已经不是在造车了,这是在造一个移动的堡垒,一个能隔绝现实世界所有烦恼的“任意门”。
但问题是,这个堡垒的防御力,在价格战面前,脆得像一张纸。
如果说之前技术上的内卷还算是一场“武林大会”,大家点到为止,讲点体面。那么现在的价格战,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终极体现。什么叫掀桌子?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我不管我亏多少钱,我就是要用价格把你们所有人都按在地上摩擦。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大家谁都别吃。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着现在的价格战,心态其实很矛盾。一方面,我觉得这帮人是真的疯了!这种自爆式的打法,把整个产业链的利润都打没了,最后大家一起完蛋。但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我又觉得,打,加大力度打,最好打到骨折。你们的神仙打架,凡人才能得实惠。这种口是心非,才是成年人最真实的状态。
在这种极限施压下,不同品牌的“信仰”就开始分化了。你看,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国产车配置多高,内饰多好,没用。他要的就是那个“未来感”,那个马斯克附体的精神图腾。就像果粉一样,你跟他说安卓机快充多牛逼,信号多好,他只会回你一句“生态”。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而奔驰宝马这些老钱,他们的护城河就更深了。奔驰最值钱的,从来不是它的发动机或者变速箱,而是那个三叉星徽。那个标,就是一张社交名片,是一种不需要解释的语言。你开个大奔去谈生意,跟你开个配置拉满的国产电车去,对方的眼神就是不一样。这不是车的问题,这是人性的问题。所以他们的价格可以坚挺,因为他们卖的不是交通工具,是一种身份的确认权。
所以你看,这个车圈,说到底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充满了表演型人格。技术流在攀登一座可能根本不存在的“通天塔”,价格屠夫在玩“谁先眨眼谁就死”的勇敢者游戏,而品牌神教们则在自己的教堂里,享受着信徒的膜拜。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整活”,都在试图告诉消费者,信我,得永生。
最终,解决我们这些凡人最大痛点的,可能真的不是什么万亿参数的AI模型,也不是什么充电五分钟续航两百里的石墨烯电池。可能就是一个简单的通知:“十一假期,我们单位的停车场,免费停。”
就问你怕不怕?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