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刚好是阴天,天色灰灰的,我们店门前停了辆不算年轻的奔驰唯雅诺。车买主还犹豫着,面上挂不住表情,像是刚跟谁掰扯了价钱,心里翻江倒海。说实话,这车隔着一圈都闻得出来带股十多年前的“德国味”,不过漆面还亮堂,车头那颗“三叉星”可真抢眼。
销售挨个敲了敲玻璃,“哥,这年头想捡便宜不容易呐,不如让我师傅给你把把关?”买方不吱声,倒是修理班的老张自个儿噔噔地翻开机盖,说话带俩鼻音——“看这机舱,不像十八年老车吧?这3.2的发动机,奔驰的老底子,最大也就一百九马力,零百提速十三秒多点,反正和现在那些燃油机,跑高速还得适应老古董的味,图啥?其实图的就是那么个稳。”
顺着老张的指头看过去,水箱螺丝有点拆卸的小印,但生产日期是对上的,连那俩大灯都是06年九月的原厂货。邻居老李插话:“前年我表弟也收过一辆,灯是副厂,你这不怕撞过?”老张笑:“大灯脚没动,梁头没事,真要碰了早改头换面了。”
后来检查前防撞梁,螺丝还封着,车头撞击的部位看不出大事故。这时候我想起来,几年前有位出租司机买了同款同年份的,前鼻梁换过,还被拉去年检差点没通过。咱这车倒稳得多。
我又凑近瞧发动机,有点小干爽——不像咱想象那种油渍斑斑的老奔驰。大毛病见不着,就机脚位置换过垫子,左右是正常维护。发动机运转起来时,还是能听到点漏气,排气歧管的小胶喉估算老化,老张嘴角一撇:“漏点气小意思,这活一上午我给你修服帖。”
外观是典型的大商务风,测了下漆,顶棚原漆,剩下覆盖件多多少少补过,但都在合理范围内。那种上千微米的厚腻子倒没见着,应该不是大碰。聊到这里群里有人说,“漆喷得再好,比不上原厂厚。”对吧,其实城市上下班,蹭点儿算日常。
关于车身结构,ABCD柱、门框全都无损坏,门合缝规矩,车主只求骨架没动,表面亮堂顺溜够用了。说到这门板,有闲人就问,这老奔驰门沉吗?得,开关门还就有点儿那种“嘭”一声的厚重感,和现在新出的“板薄如纸”不是一味道——据说当年德国原厂这种车扛侧撞测评都有两下子,当然咱们也没真撞过,宁可信其有吧。
再看内饰。中控台没屏幕,一水儿物理按钮,桃木也挺复古,真要找点黑科技还真没有,顶多是当年那会流行的氙气灯、温控小风机啥的。窗户偶尔卡顿,压上一下还是能上来,师傅调侃:“这种年代的电机嘛,能用就行,坏就自己扒拉两下。”不过真有个冷门配置——副驾驶椅后头塞着个外挂小冰箱,早些年是给当老板的送饮料用,现在大夏天还真算实用,可惜冰冻不如家里的空调冰箱舒服。
主座椅边儿轻塌,靠背边儿起褶,方向盘打久了起包浆,门把有点点老化鼓泡。这年头翻新手段多,但这台车没搞那些幺蛾子,看细节原装底子都还在,A柱内衬没掉色,换档杆字体清晰,点烟器几乎未用,看得出来前头手肯定没多糟践。又看到二三排座椅几乎是新的一样,推测全车平时就带头排跑,后头没人。
车友群里的王哥用随车诊断仪一插,显示的里程跟表里一模一样,都说奔事情少,调表这门道他们可不敢蒙住老司机的眼睛。跑不到五万公里,这年份车能保成这样,就市里头开呗。
至于底盘,漏油没怎么看见,凡是容易渗的地方曲轴后油封、油底壳啥的都动过手脚,应是前任车主做过一轮整备。独有右前下支臂橡胶垫龟裂,减震倒是没露油,开到沟沟坎坎有点异响师傅说磨了该换就换,十几年了还苛求啥?
轮胎四个全新的,正好米其林那款耐用型。最诧异的是刹车片跟盘还是出厂原配,估摸公里数真没咋折腾。开惯了合资新车的朋友可能不适应这种老奔驰的紧绷感,但喜欢安静舒适的——这款就是个移动沙发,后头能直接放倒睡。
顺便插句八卦,唯雅诺其实还有一道鲜为人知的“后排隐私玻璃”,有的高配连电动脚托、手动小窗也给你安排上了,国内用车环境下能用上的没几个家庭,公务单位倒好,接待外宾啥的,私密性是足够了。
车的来头也没啥神秘,听说是某机关单位头几年接待用的,编号手续一套一套,听老销售说这种体制车保有量低,车场的活均摊,估计一年也就十几次出动。过了年限就拉出来处置,买家得拼眼力。
车买下那天,群里有人调侃:“奔驰三菱不分家,唯雅诺当年还有日系血统”。其实大伙也没较真,市面上新版威霆、V260都忙着跟风豪华改,全中国还能见真德系MPV原汁原味的,除了这些退役老货也算不多了。
后来这车正式易主,手续跑了小半天就好。客户说先开着,用来偶尔接老家亲戚、临时出门钓鱼,车大倒是方便。但他老婆嫌大车挪车头疼,就丢小区露天平地,一下雨雨刮还得手动抬,有回深夜遭遇风沙,回家得自己擦。想想,十八年老车的命运,也就这样随缘着过。
哦对,那天修理店门口,隔壁柴火铺老板顺口问:“奔驰也要打腻子修怕,不如我家五菱皮实。”老张头咧嘴一乐:“五菱才是神器,这车就当大件家具用,给老板撑撑门面,真拿去拉货划不来。”
至于冷门事故,小区里听过一嘴,有车主收旧唯雅诺上高速,没检查制动油,热天一急刹直接失效了,幸好没闹出大事。这车年份到了什么零件都不能抱侥幸,哪怕公里数少也该勤检查——坛子里那句老话,“德系老头,油水勤换,养得住才叫享福。”
车入了新主,新生活刚刚开始,后续啥样谁也不清楚。倒是那小冰箱,谁带啤酒来随便取,还成了邻里之间的共同“福利”,算不算另一种传承,谁知道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