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不掀桌子了,这次它选择直接点燃整个餐厅

沃尔沃最近有个新车,叫XC70,预售价29.99万起。

这事儿本身不大,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个价格一出来,整个车圈的空气都变得粘稠了。

为什么?

因为沃尔沃,这个一向以“北欧高冷”、“安全教主”形象示人的品牌,突然不装了,摊牌了。

沃尔沃不掀桌子了,这次它选择直接点燃整个餐厅-有驾

它用一个近乎自爆的价格,对着所有新势力和老对手的脸,大吼了一声:老子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讲真,看到这个价格和配置,我第一反应是,沃尔沃是不是哪个部门的KPI计算公式出了bug。

这台车,定位在中大型SUV,插混,塞了一块快40度的电池,纯电续航给你干到200公里,零百加速5秒出头,内饰直接换成国产新势力最爱的大屏。

然后,卖29.99万。

就这个配置,卖29.99万,这不是掀桌子,这是要把整个餐厅都给你点了!我靠!

过去我们聊沃尔沃,聊的是什么?是安全,是环保,是那种“我虽然贵但我有内涵”的北欧式玄学。

沃尔沃不掀桌子了,这次它选择直接点燃整个餐厅-有驾

它的用户画像,是一群穿着始祖鸟,保温杯里泡枸杞,坚信车子越重越安全,并且愿意为这份安全感支付高额品牌溢价的中产。

这套逻辑玩了很多年,一直很奏效。

但现在,时代变了。

当比亚迪把插混价格打到10万以内,当理想把家庭SUV的需求挖掘到像素级,当小米用流量把整个行业冲得七零八落的时候,沃尔沃突然发现,自己那套“高冷叙事”在“性价比大法”面前,脆弱得像一张餐巾纸。

所以,XC70这台车,在我看来,就是沃尔沃一次极其拧巴,但又不得不做的“自我革命”。

沃尔沃不掀桌子了,这次它选择直接点燃整个餐厅-有驾

它就像一个一直坚持古典音乐的艺术家,突然有一天穿上背心裤衩,开始在直播间喊“老铁666”。

姿势很别扭,口音很奇怪,但效果可能出奇地好。

这台车的核心,其实就两点,简单粗暴。

第一,用一个巨大的电池,解决所有里程焦虑患者的终极恐惧。

第二,用一个震撼的价格,击穿所有潜在用户的心理防线。

我们来看它的动力系统,一个1.5T发动机,带三个电机。

一个P1电机,一个P2电机,一个P4电机。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结构的时候,人都傻了。

这哪是造车,这简直是在搞什么克苏鲁式的机械飞升仪式。一个负责发电,一个负责前驱,一个负责后驱,大家各司其职,有活一起干,有锅一起背。

三体人看了这套动力结构,都得从乱纪元里气活过来,然后给工程师递根烟,问一句:哥们儿,至于吗?

沃尔沃不掀桌子了,这次它选择直接点燃整个餐厅-有驾

说实话,研究这玩意儿比我当年搞懂基金定投的K线图还费劲,最后都殊途同归——亏。

但普通消费者需要懂这个吗?

不需要。

他们只需要知道一个结果:这玩意儿是四驱,零百加速5秒多,而且,它有一块39.6度的巨大“压缩毛巾”。

写到这里我得承认,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缺德,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特别形象?

这块电池平时蔫了吧唧的,一旦充满电,就能“嘭”地一下膨胀出200公里的纯电续航。

沃尔沃不掀桌子了,这次它选择直接点燃整个餐厅-有驾

这是什么概念?

对于绝大多数在一二线城市通勤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把这台车当成一台纯电车开一周,完全不用启动那个1.5T的发动机。

加油站是什么?是地图上的一个图标罢了。

沃尔沃不掀桌子了,这次它选择直接点燃整个餐厅-有驾

沃尔沃这是开窍了,它终于明白了“反技术崇拜”的精髓。

真正的技术牛逼,不在于你用了多少个电机,搞了多么玄妙的动力耦合,而在于你能不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用户最痛的那个点。

这个点,就是续航。

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然后我们再看它的内饰。

一块15.4英寸的中控屏,一块12.3英寸的仪表。

非常简洁,简洁到你觉得设计师是不是画完两块屏幕就直接下班了。

过去的北欧风呢?那些实体按键呢?那种木纹装饰板带来的“老钱风”呢?

没了,全没了。

沃尔沃的设计师,含着泪把他们引以为傲的“斯堪的纳维亚性冷淡”,换成了中国人最喜闻乐见的“东莞大彩电”。

这是一种投降,也是一种觉醒。

我作为一个开过老款沃尔沃S90的中年人,看到这个内饰,心情是复杂的。

一方面,我觉得它失去了那种独特的、有点固执的品牌调性。

但另一方面,我又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儿是真香。

大屏就是好用,简洁就是直观。

你不能指望一个用惯了智能手机的用户,再去研究你那些旋钮和按键到底对应哪个二级菜单。

这就像你不能跟一个00后解释为什么当年的诺基亚是神。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

所以,你说沃尔沃这波是悟了,还是疯了?

我觉得都有。

它是在用一种近乎“发疯”的方式,去“悟”这个已经进入黑暗森林模式的中国汽车市场。

在这里,没有温良恭俭让,只有你死我活。

最好的防守不是加固城墙,而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让他没饭吃。

XC70就是沃尔沃扔出来的那颗炸弹。

它的目标不是理想,不是问界,甚至不是比亚迪。

它的目标,是所有还在30万级别犹豫不决,既想要电车的平顺安静,又摆脱不了续航焦虑,同时还对品牌有点念想的那些人。

它用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产品,精准地扎进了这部分用户的肺管子里。

那么,这一切花里胡哨的操作,最终会成功吗?

其实不重要。

真的不重要。

因为买沃尔沃的人,和买特斯拉、买奔驰的人,在底层逻辑上是相似的。

他们购买的,从来不只是一台交通工具。

他们购买的是一种“信仰”,一种“人设”,一种“我懂,而你们不懂”的优越感。

特斯拉车主会跟你聊第一性原理和马斯克的火星梦。

奔驰车主会跟你聊三叉星徽的百年荣光。

而沃尔沃车主,会云淡风轻地告诉你,安全,才是一切豪华的前提。

你以为他在聊车,其实他在聊价值观。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沃尔沃不掀桌子了,这次它选择直接点燃整个餐厅-有驾

所以,XC70这台车,无论它堆了多少配置,用了多少电机,把价格打到多低,它最终的护城河,仍然是车头那个VOLVO的标。

只要这个标还在,那些信徒就总会找到一个理由说服自己。

“你看,我的车不仅安全,现在还省油,跑得还快,智能化还高,简直完美。”

至于那三个电机到底是怎么协同工作的?

谁在乎呢。

能跑,就是能跑。

这就够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