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降价4.4万背后:一场关于“后双叉臂”的技术豪赌,13万就能买到合资SUV最硬核底盘,老司机们已经开始蹲守4S店

丰田降价4.4万背后:一场关于“后双叉臂”的技术豪赌,13万就能买到合资SUV最硬核底盘,老司机们已经开始蹲守4S店

周末陪朋友去看车,销售小哥神神秘秘地说:“威兰达现在终端优惠已经到了4.4万,12.98万就能落地。”我下意识问了句:“清库存吧?”他摇摇头,指了指展车底盘:“您看看这悬挂结构,后双叉臂啊。”我蹲下去瞅了一眼,心里咯噔一下——这套底盘规格,放在三年前起码得卖18万。

丰田降价4.4万背后:一场关于“后双叉臂”的技术豪赌,13万就能买到合资SUV最硬核底盘,老司机们已经开始蹲守4S店-有驾

说实话,这个价位段能给后双叉臂的燃油SUV,市面上已经不多了。大部分车企都在拼大屏、拼辅助驾驶,底盘该省就省。双叉臂比多连杆贵在哪?横向支撑力度大概能高出20%左右,实际体验就是过坑洼路段的时候,车尾不会像钟摆似的晃。家里有老人小孩的,跑长途这差别特别明显,坐后排不容易晕车。

动力部分倒是中规中矩,2.0L自然吸气发动机,热效率标称40%,实际油耗大概在7个多点。不算特别省,但胜在稳定,不挑油品。有个哥们儿开了三年,市区通勤为主,从来没进过修理厂,连小毛病都没出过。这种“开不坏”的底气,大概就是传统车企最后的倔强吧。

丰田降价4.4万背后:一场关于“后双叉臂”的技术豪赌,13万就能买到合资SUV最硬核底盘,老司机们已经开始蹲守4S店-有驾

混动版本倒是有点意思。第五代THS系统,官方油耗4.59L,实测下来也就5个出头。电机扭矩206牛米,起步阶段确实挺窜,红绿灯路口跟车不费劲。关键是不用充电,也不用担心电池衰减,开个十年八年,该省油还是省油。前段时间看到有车主晒黑河冬测数据,零下三十度油耗5.1L,这温度适应性确实可以。

四驱系统玩得比较精细。后桥有个独立电机,前后扭矩可以在100:0到20:80之间自由切换。实际开起来最明显的感受就是过弯的时候,车尾会主动往外推一点点,出弯特别利索。遇到湿滑路面或者土路,后轮能瞬间分配到80%扭矩,脱困能力还行。当然,这不是越野四驱,只是让城市用车多了点从容。

丰田降价4.4万背后:一场关于“后双叉臂”的技术豪赌,13万就能买到合资SUV最硬核底盘,老司机们已经开始蹲守4S店-有驾

车机部分算是补齐了短板。15.6寸大屏配高通8155芯片,流畅度终于跟得上新势力的节奏。鸿蒙系统能识别粤语、四川话这些方言,倒是挺接地气的。有个功能我觉得挺实用,车内摄像头能识别驾驶员状态,如果你连续打哈欠,空调会自动降温,音响会切到节奏感强的歌。副驾的人比个心,氛围灯还能变颜色。这些小细节不算刚需,但用起来确实挺舒服。

电池安全这块,丰田做得比较保守。bZ4X那款纯电车,电池包两侧各加了35毫米厚的蜂窝铝合金防护梁,底部还有3毫米铝板。侧碰测试数据显示,50公里时速柱碰电池零变形。这种设计思路比较传统,就是用机械结构堆冗余,不追求极致的能量密度,但安全系数摆在那儿。

丰田降价4.4万背后:一场关于“后双叉臂”的技术豪赌,13万就能买到合资SUV最硬核底盘,老司机们已经开始蹲守4S店-有驾

听说2027年汉兰达要出增程版,而且是广汽丰田中国团队主导研发。1.5T增程器配前后双电机,纯电能跑200公里,综合续航能到1200公里。这个配置如果能落地,倒是挺适合跑长途的家庭用户。不过现在说这些还早,毕竟新车上市前变数太多,还是先看看量产版本再说。

丰田降价4.4万背后:一场关于“后双叉臂”的技术豪赌,13万就能买到合资SUV最硬核底盘,老司机们已经开始蹲守4S店-有驾

开了这么多年车,我发现一个规律:车企降价通常有两种逻辑,一种是产品周期末端清库存,另一种是战略性放血抢市场。威兰达这次降价,车型是2025款国六B刚上市,配置也没缩水,更像是后者。月销破万的数据证明,只要价格到位,技术底子扎实的车还是有市场。

至于值不值得买,主要看你的需求。如果家里有老人小孩,经常跑长途,对底盘舒适性和可靠性要求高,这价位确实挺划算。但要是追求智能驾驶辅助、大续航纯电,那可能得看看别的选择。车这东西没有完美的,只有合不合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