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出手!隐藏式车门把手将立新国标,网友:早该管管了!

5月8日,工信部一则公告引发关注:针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这份标准直指近年来新能源车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要求从碰撞安全、断电保护、防夹设计到标志识别等细节全面规范。起草单位中既有中汽研这样的权威机构,也有吉利、理想等车企,足见行业对“门把手安全”的重视已刻不容缓。

工信部出手!隐藏式车门把手将立新国标,网友:早该管管了!-有驾

隐藏式门把手——车企炫技却频遭吐槽?

曾几何时,隐藏式门把手是新能源车的“炫技标配”。特斯拉、蔚小理等品牌将其作为“未来感”标签,宣称能降低风阻、提升续航。然而,随着普及率飙升,这一设计却频频翻车,成了车主吐槽的“重灾区”:

工信部出手!隐藏式车门把手将立新国标,网友:早该管管了!-有驾

成本高故障多:传统机械门把手造价不过百元,而隐藏式门把手依赖电机驱动,成本翻倍,复杂的结构也让故障率陡增。有车主吐槽:“修一次门把手的钱够加两箱油!”

北方车主冬季打不开车门:低温冰雪下,门把手被冻住无法弹出的尴尬屡见不鲜。强行手动撬开可能损坏伸缩机构。车主们各类工具齐上阵,或是开车前先去厨房找把菜刀,或是插上吹风机把冰吹化,真是又麻烦又好笑。

工信部出手!隐藏式车门把手将立新国标,网友:早该管管了!-有驾

“社死现场”上热搜:网约车司机和乘客常因找不到门把手僵持不下,“打车打到新能源车,绕车三圈不会开门”的段子一度刷屏。

甚至给网友气得发帖:“新能源车再弄些自以为巧妙的门把手试试看呢?!”评论区更是引发大众纷纷赞同。

工信部出手!隐藏式车门把手将立新国标,网友:早该管管了!-有驾
工信部出手!隐藏式车门把手将立新国标,网友:早该管管了!-有驾

安全隐忧更致命:事故中的“逃生难题”

如果说使用不便只是体验问题,那么安全隐患则直接威胁生命。

断电=逃生无门?

车辆碰撞后若电路损坏,电动门把手可能彻底失灵。车辆侧翻时,隐藏式门把手可能意外弹出,增加乘员跌落风险。部分车型的应急内把手位置隐蔽,且无明确标识,紧急情况下乘客根本找不到逃生通道。

新国标能否终结乱象?

工信部此次出手,直击要害:

1. 安全冗余设计:要求门把手在断电、碰撞后仍能机械开启,确保逃生通道畅通。

2. 防误触与防夹:翻滚时自动锁止防跌落,电动把手遇阻立即回缩,避免夹伤。

3. 强制标识可见性:隐藏式内把手必须标注醒目标志,让“小白”也能一眼找到。

业内人士指出,新规若落地,车企或将面临两难:要么改进设计增加成本,要么回归传统机械结构。但无论如何,安全都不该为“科技感”让路。

网友热议:你支持吗?

消息一出,评论区瞬间沸腾:

支持派:“早该管了!车企为了噱头牺牲安全,拿消费者当小白鼠?”

质疑派:“规范是好事,但会不会让车企把成本转嫁给车主?”

灵魂拷问:“为什么不能保留传统把手?非要搞些华而不实的设计?”

隐藏式门把手该不该强制规范?你遇到过哪些糟心经历?评论区见!

(本文基于工信部公开信息及行业调研,部分案例源自网络反馈)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