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重磅!Jeep牵手东风欲借猛士平台造电车能否豪赌翻身?

这年头,车圈里的传闻,比那古装剧里的宫斗戏码还要抓人眼球。

最近,一则关于Jeep与东风汽车“联姻”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

有人说,这是Stellantis集团高层与东风集团在原有PSA基础上,准备深化协作,甚至要把“猛士”和“岚图”的平台技术,嫁接到Jeep硬派越野车型的开发上。

这消息,虽然双方都只是“不予置评”,但在我看来,这“沉默”背后,往往是更大的故事在酝酿。

那么,这究竟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搭伙”,还是一场能让Jeep重塑辉煌的战略“变身”?

这其中的变数,可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曝重磅!Jeep牵手东风欲借猛士平台造电车能否豪赌翻身?-有驾

“不是所有的SUV,都叫Jeep。”

这句曾经深入人心的口号,勾勒出了Jeep在中国市场最初的辉煌图景。

2009年,它以进口车的身份,一边在消费者心中播撒着“诗与远方”的种子,一边树立着“高端越野”的品牌形象。

谁能想到,到了2015年,Jeep国产化落地,恰逢中国SUV市场的井喷期,那销量简直是坐上了火箭!

2016年,广汽菲克销量增幅直接飙升至260%,2017年,即便新车缺席,销量也同比增长57%,一举冲破22.2万辆的销售高峰。

那句“每两分钟卖出一辆车”的辉煌,仿佛还在昨天,却又如此遥远。

曝重磅!Jeep牵手东风欲借猛士平台造电车能否豪赌翻身?-有驾

可是,人生如戏,车市更是瞬息万变。

2018年,市场大环境开始降温,SUV的热度也随之退潮。

Jeep的销量,就像被抽走了骨头,从2018年的12.52万辆,一路下滑至2021年的2.01万辆。

你说这是市场不行?

放眼整个SUV市场,同比跌幅超过40%的,又有几个?

Jeep这跌幅,可谓是“一枝独秀”了。

曝重磅!Jeep牵手东风欲借猛士平台造电车能否豪赌翻身?-有驾

这销量骤降,绝非仅仅市场“感冒”那么简单。

问题的根源,在于Jeep自身的产品理念和品牌定位,已经有些“脱节”。

长久以来,Jeep的核心卖点,无非是那份“情怀”和“四驱”。

可如今,四驱技术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市场上“四驱”的选手们早已人才济济。

而Jeep,却似乎固执地守着单一的产品思路,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

更要命的是,那些长期困扰着Jeep的质量问题,更是将其推入了“深渊”。

J.D.Power的可靠性排名,Jeep常年稳居“末尾游”。

而那场著名的“烧机油事件”,更是让自由光、自由侠、指南者等车型蒙上了难以洗刷的污点。

央视的点名批评,让消费者对Jeep的品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每1000公里消耗0.84升机油,这数据,别说普通消费者了,连厂家自己看了都得捏把汗!

如此羸弱的品控,不仅让潜在客户望而却步,更让曾经引以为傲的“情怀”,在机油味儿里渐渐消散。

2022年,Jeep品牌全系三个月仅售出2辆车的惨淡景象,仿佛印证了那句“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难道就是Jeep在中国市场的“终局”吗?

曝重磅!Jeep牵手东风欲借猛士平台造电车能否豪赌翻身?-有驾

然而,外部的“侵夺者”以及席卷而来的电气化浪潮,更是让Jeep的处境雪上加霜。

如今的中国市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时代。

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让不少合资品牌都显得力不从心。

Jeep,这个以全路况能力见长,能在复杂艰险路况下提供刺激体验的品牌,在追求平顺、低噪音、快速启动的电动化时代,显得格格不入。

这“一点儿都不Jeep”的电动化产品,在新能源这个高手如云的赛道上,姗姗来迟,又缺乏杀手锏,想要追赶,谈何容易?

曝重磅!Jeep牵手东风欲借猛士平台造电车能否豪赌翻身?-有驾

持续的亏损与糟糕的业绩,最终导致了广汽菲克被市场清退的结局。

国产Jeep的“意难平”,成了不少越野爱好者心中的一道伤。

但是,正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切又似乎有了新的转机。

Jeep,这个曾象征着硬派越野精神的品牌,在中国市场经历了广汽菲克破产的挫折后,正试图与东风汽车“牵手”,寻找新的生机。

今年7月,Stellantis集团的CEO安东尼奥·菲洛萨亲自率队访华,将目光锁定在了东风汽车集团,并且亲自体验了“岚图”和“猛士”的重点车型。

坊间传闻,双方正考虑将“猛士”或“岚图”的电动化平台技术,用于Jeep新车型的研发,并计划将开发周期缩短至18个月,这速度,可是对标中国新势力的节奏啊!

曝重磅!Jeep牵手东风欲借猛士平台造电车能否豪赌翻身?-有驾

这桩“联姻”,细品之下,简直是“天作之合”,各取所需。

对于Stellantis集团而言,这无疑是一条填补技术短板的“捷径”。

面对销量下滑和电动化进程的迟缓,借鉴东风成熟的技术平台,远比自己从头研发来得更快、更高效,能更快地将产品推向市场。

而对于东风汽车来说,这更是个绝佳的机会,能够将自家的技术成果推向国际,实现技术变现,走向全球。

如果Jeep车型真的能够搭载“猛士”或“岚图”的技术,那将是中国汽车工业“扬眉吐气”的时刻,以技术输出方的身份,进入全球顶级品牌的核心产品序列。

这场传闻中的“合资2.0”模式,更是颠覆了以往“市场换技术”的传统,在中方可能拥有更多技术定义权的新合作框架下,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不过,Jeep的这次回归,绝非是简单地将那个经典的“七孔格栅”重新摆上货架。

这条“救赎之路”,注定布满荆棘:双方能否在研发和市场策略上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

在电动化的大潮中,如何才能守护住Jeep那份纯粹的越野“野性”?

如何在成本控制与品牌溢价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点?

而最关键的,当下中国硬派越野市场,早已从“蓝海”变成了“红海”。

比亚迪的“仰望U8”,方程豹的“豹5”,长城“坦克”系列,这些实力强劲的选手,早已在这片小众市场里杀得“你死我活”。

卷土重来的Jeep,究竟还剩下几分胜算?

在电气化的新时代,当年那些为Jeep情怀买单的消费者,又有多少会为它再次“掏腰包”?

因此,Jeep的这次回归,与其说是“复出”,不如说是一场“豪赌”。

而这场赌局的筹码,正是它能否迎来下一个辉煌时代的命运。

这出大戏,究竟会如何落幕,让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