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回应YU7大定争议:SU7转单不足15%
6月26日,小米首款SUV车型YU7正式上市,3分钟大定超20万辆、1小时破28.9万辆的成绩,瞬间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点”。但随之而来的,是关于“订单水分”“SU7老用户转单”的质疑声。7月2日晚,雷军在返场直播中,用数据和坦诚的回应,解开了这些疑问。
回应转单质疑:SU7转单占比不足15%
针对“YU7订单多来自SU7转单”的质疑,雷军明确表示:小米SU7和SU7 Ultra转单YU7的数量,不足YU7总订单数的15%。这个数字远低于外界预期,也让YU7的“新用户吸引力”得到了印证。雷军说:“这个数比我们想象中少了很多,这让我对YU7的产品力和口碑,有了更强的信心。”
同时,他也解释了“大定犹豫期”的行业惯例:“所有车企都有类似的‘犹豫期’,我们定7天,只是担心用户试驾不过来。大定的统计口径,和行业标准完全一致。”
YU7爆单背后:产品力与定位的胜利
YU7为何能在竞争激烈的SUV市场“突围”?雷军将原因归结为**“产品定位精准+产品力超强”**。
• 定位清晰:YU7是小米推出的“豪华高性能SUV”,针对的是对品质、科技有更高要求的用户。发布会前,雷军曾担心“SUV市场竞争太激烈,Model Y太强大”,但最终还是坚持了这个定位——“因为我们的产品力,配得上这个定位”。
• 定价果断:与SU7“纠结好几天”的定价不同,YU7的定价仅用了5分钟。雷军说:“我们对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有足够信心,所以即使定价过了25万,也相信用户会接受。”
用户画像曝光:更成熟的“科技控”群体
直播中,雷军还透露了YU7的用户画像,展现了这款车的“受众亲和力”:
• 年龄与性别:用户平均年龄33岁(比SU7大3岁),女性占比30%(比SU7高4.5%)。女性用户最爱的颜色是流金粉、丹霞紫,男性则偏好寒武岩灰、深海蓝。
• 科技属性:苹果用户占比52.4%(比SU7高4.4%),说明YU7的“科技感”更符合苹果用户的审美。
• 地域分布:订单最多的城市是上海、杭州、北京——这三个城市,也是Model Y销量最好的“主战场”,足以见得YU7对高端用户的吸引力。
面对友商截胡:雷军呼吁“良性竞争”
对于网传“多家车企推出YU7‘截胡’话术”的消息,雷军表示“大可不必”:“我看了个别车企的销售话术,内容不太准确,甚至有诋毁和歪曲。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优点,自信的话,就多讲自己的优势,没必要诋毁别人。”
他还贴心地为着急用车的用户推荐了其他品牌:“如果大家急着提车,可以关注明天发布的小鹏G7,或者月底的理想i8,Model Y也值得考虑。国产新能源已经做得很好了,大家可以慢慢选。”
未来展望:2027年考虑出口
关于小米汽车的“全球化”计划,雷军透露:“目前国内订单太多,这两年先优先解决国内交付问题。大概2027年,才会考虑出口。”
从SU7的“轿跑爆款”到YU7的“SUV突围”,小米汽车用两款产品,证明了“科技企业造好车”的可能性。而雷军的回应,不仅解答了外界的疑问,更展现了小米对产品力的自信——好的产品,从来不需要“水分”,只需要用户的认可。
小米YU7/SU7转单/雷军回应/新能源汽车/产品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