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

最近车圈有个事儿,特别魔幻,属于三体人看了都得从坟里气活了过来,然后反手给你点个赞的那种。

一汽丰田,那个被认为浓眉大眼、最讲武德的老同志,突然不装了,摊牌了,搞了一场堪称行为艺术的“魔鬼测试”。他们找来一个挖掘机的挖斗,重900公斤,用43km/h的速度,对着bZ5的侧面,咣咣就是两下。

讲真,这属于不务正业,属于典型的“心态爆了”。正常车企搞发布会,要么是聊激光雷达线数,要么是吹算力有多少Tops,再不济也得拉着CEO搞直播,聊聊自己创业多不容易,家庭多幸福。但丰田不,丰田选择返璞归真,直接快进到物理超度环节。这个画面,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充满了某种原始、粗暴、甚至有点性感的暴力美学。就问你怕不怕?

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有驾

这操作的背后,翻译过来就一句话: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有驾

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而是标准的黑暗森林,修仙小说里的夺宝现场。所有人都在卷,卷价格,卷配置,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有些新势力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在这种背景下,你作为一个“前朝的仙人”,继续跟这帮刚飞升的卷王去拼法术,拼谁的“任意门”开得快,拼谁的“幻术”更逼真,那纯属想不开。最好的手段是什么?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告诉所有人,我这身“金钟罩铁布衫”,才是唯一的真理。

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有驾

丰田bZ5这场挖掘机“死亡拍击”,就是这么个逻辑。它不是在向消费者展示技术,它是在对所有同行进行一次精神喊话,一次极限施压。它在说,你们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在我这“一力降十会”的物理防御面前,都是弟弟。你们的法术穿不了我的甲,但我的铁拳能打爆你们的脸。

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有驾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丰田选择了把自己的盒子做得硬一点。

我们必须理解一种近乎宗教的品牌玄学。为什么有人会买奔驰?真的是因为它的发动机技术无敌吗?为什么有人会买特斯拉?真的是因为它那个极简内饰符合人体工学吗?不,都不是。会买这些品牌的人,就是喜欢这个品牌本身。购买决策的背后,是一种信仰。丰-田也是如此。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开过很多车,也包括老款的丰田。你问我它有什么优点?我说不出来。但你问它有什么缺点?我也说不出来。它就像一杯温水,一个压缩毛巾,平时毫无存在感,但你就是知道,它永远不会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给你掉链子。这就是“丰田信仰”的内核。现在,bZ5要做的,就是把这种信仰,从燃油车时代,强行续命到电动车时代。挖掘机砸不坏,就是这场宗教仪式里最硬核的圣迹。它在告诉那些老信徒们:别怕,神迹还在,换了个马甲而已。

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有驾
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有驾
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有驾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然后我们再来看那些“技术”。bZ5车顶上顶着一个巨丑但巨明显的激光雷达,说是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每次看到这个设计,我都觉得设计师可能跟老板有仇。但这个“头顶上的戒疤”,恰恰是丰田对现实世界最大的妥协和敬畏。

讲个暴论,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英伟达,而在中国的老头乐。任何一个自动驾驶系统,无论它的代码多优雅,算力多强大,只要没在中国复杂的路况上被成千上万的老头乐、外卖小哥、逆行自行车“开过光”,那它所有的参数都是实验室里的意淫。

你可以构建一个思想实验。bZ5的T-pilot系统,在一条看起来很普通的街道上行驶。突然,从左边杀出一个不打灯的网约车,右边冲出来一个逆行的外卖电瓶车,正前方一个大爷骑着老头乐以一个诡异的S型路线飘移而来,车上还放着“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这时候,你车里那个号称几百Tops算力的芯片,它的CPU可能直接就烧了。它会陷入一种哲学层面的沉思:我是谁?我在哪?我应该先撞谁?

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有驾

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就是现实。所以丰田的T-pilot,我认为它的核心设计思路,就不是为了让你在高速上解放双手,而是为了在上述“道诡异仙”的场景里,让你能比大爷躺得慢一点,让你有最后的补救机会。它的存在,是一种防御。能过,就是能过。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丰田比作一个只知道练横练功夫的老顽固,可能有点蠢。因为它其实什么都懂。它知道,卷不过,真的卷不过。

它知道自己的车机系统跟新势力比起来,约等于算盘对战量子计算机。它知道自己的7.5秒加速,在今天这个动不动就3秒、2秒破百的“雷电法王”时代,只能算是个热身。它甚至知道那个蓝色的安全带配白色的座椅,看起来很清新,但真正打动用户的,可能还是一个能K歌的话筒。

但它偏不。它选择了一条最笨、最苦、但也最无法被反驳的路。那就是安全,安全,还是TMD安全。

从挖掘机硬刚车身,到弗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再到那个丑丑的激光雷达,丰田在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不断重复,不断强调,不断洗脑。加大,加大,加大对物理安全的投入。这种行为,在今天这个“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显得那么格格不入,那么古典,甚至有点可笑。

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有驾

但你又没法说它错。

说实话,我上次看到这么蓝的安全带,还是在某个动漫展的cosplay道具上,有点出戏。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所有人都告诉你,未来是星辰大海,是虚拟现实,是元宇宙的时候,有个人突然把你拉到一边,告诉你,朋友,别飞太高,先看看你脚下的地是不是实的,先看看你的金钟罩练好了没。

这简直就是掀桌子!掀得彻彻底底!

所以,bZ5是什么?它不是一款简单的电动车,它是丰田在这个颠狂时代投下的一张“保险单”。它赌的不是下一个风口,而是无论风怎么吹,人,终究是怕死的。最终,当所有的科技泡沫破裂,当所有的营销神话褪色,那个能从挖掘机轮子底下自己开出来的家伙,可能才是笑到最后的那个。

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有驾
电动车的尽头不是元宇宙,而是丰田的挖掘机-有驾

至于别的?别的交给玄学。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