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学比亚迪,销量猛增70%,为何高端化和出海却全面溃败?

车圈最近有个现象,特别好玩。吉利突然就跟开窍了一样,销量duang duang往上涨,什么单月新高,什么年度目标完成70%多,数据漂亮的跟P过一样。但你仔细一看,这背后藏着一个朴素的哲学——打不过就加入,但加入的方式是直接像素级复刻。不装了,摊牌了,吉利现在走的,就是一条“比亚迪走过的路,我开着雷达再走一遍,保证不踩空”的独木桥。

你能想象吉利的产品会是什么样的吗?我猜大概是这样的:会议室里挂着一张巨大的比亚迪全家福,一群产品经理拿着手术刀,对着秦L、宋Pro、海豹DM-i这些爆款一顿研究,旁边的小白板上写着四个大字——“降维打击”。怎么打击?很简单,你卖9万9,我就卖8万9;你有刀片电池,我就说我的神盾也搞了个金钟罩铁布衫。什么星愿号称“海鸥的价格、海豚的产品力”,什么银河A7直接骑脸秦L,这已经不是竞争了,这是在搞闪电战,而且是专打自己人的那种。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吉利高管说要跟第一名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反超。诶,这个精神状态,讲真,非常值得关心。这就像修仙小说里,一个刚筑基的小伙,天天琢磨着怎么把渡劫期的大佬给办了,勇气可嘉,但多少有点不务正业。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但问题来了,这种“自爆卡车”式打法,后遗症是必然的。高端化、智能化、出口,这三座大山,或者说三个大坑,吉利一个都绕不过去。

先说高端化。讲真,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我看车已经很务实了。上周我妈还让我去看看金价,说不定比车保值。你跟我说吉利现在牛逼,靠的是八九万的银河,然后反手想卖我一台二十多万的领克或者极氪,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哇塞好高级”,而是“你是不是觉得我脑子不太好”。当你的品牌心智和“性价比”三个字焊死的时候,你再想搞品牌玄学,就特别难。真的特别难。这跟奔驰不一样,买奔驰的人,要的就是那个标,你跟他谈性价比他跟你急,这是一种信仰。但你吉利的用户,就是奔着“便宜大碗”来的,你突然不便宜了,信仰就崩了。所以你看,领克和极氪的销量目标完成率,都低于吉利大盘,这不是偶然,这是物理定律。

然后是智能化,这玩意儿现在更像个压缩毛巾,发布会一顿吹,看着老大一个,又是激光雷达又是智能座舱,仿佛明天就能实现任意门。真下到水里(真实路况),也就那么回事。我一直坚信,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终极考验者,和最终的推动者,既不是特斯拉,也不是新势力,而是神出鬼没的中国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雷达再多也白搭。那个混乱的、不讲理的、充满人性博弈的现实场景,才是所有算法的终极地狱。所以吉利现在给领克几款新车标配激光雷达,试图补齐短板,态度是好的,但能过,就是能过。不能过,就是不能过。技术参数,有时候真的只是技术参数。

吉利学比亚迪,销量猛增70%,为何高端化和出海却全面溃败?-有驾

最后是出口,这个简直是坏了菜了。人家奇瑞、长城、比亚迪,在海外市场都快杀疯了,出口量同比大几十甚至百分之一百多地涨,一个个跟雷电法王附体一样。你吉利呢,前三季度出口销量同比下降7%。别人都在吃肉,你在旁边看着,甚至还瘦了。这就很尴尬。同行看了也得傻,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所以你看,吉利现在的解法是什么?高管说,下半年要靠领克和极氪这些“高价产品”来改善毛利率。这个逻辑就很奇妙,就像你告诉我,解决吃太饱撑着了的最好办法,是再来一碗饭。用一个还没完成KPI的业务,去拯救一个因为低价车冲太猛而受伤的财务报表。这操作,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出口就更有意思了,说什么“海外产品短缺”、“结构性错位”,翻译一下就是“没准备好,被打蒙了”。人家比亚迪、奇瑞在海外搞的是全球化闪电战,船都快不够用了,你还在家里搭体系。我真的会谢,这都什么年代了!

摸着比亚迪过河是没错,但你不能只摸人家怎么卖便宜车,也得看看人家是怎么磨刀霍霍向全球的。不然,摸到最后,可能只摸了个寂寞。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车圈的剧本,现在就是这么写的。当然,也许人家根本不在乎,毕竟在国内把同行都卷死,也是一种成功,对吧?

吉利学比亚迪,销量猛增70%,为何高端化和出海却全面溃败?-有驾
吉利学比亚迪,销量猛增70%,为何高端化和出海却全面溃败?-有驾
吉利学比亚迪,销量猛增70%,为何高端化和出海却全面溃败?-有驾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