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刚过,汽车圈就炸开了锅。你猜怎么着?原本稳坐头把交椅的比亚迪,这回居然让上汽给反超了!这事儿要搁在半年前,谁敢相信?更让人琢磨不透的是,就在各家车企集体报喜的时候,补贴退坡的消息也悄悄传开了。这让人不得不想,10月份的辉煌,到底是真实力还是最后的狂欢?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月的成绩单。上汽集团这回是真的扬眉吐气了,卖出去45万多台车,比去年同期涨了快13个点。要知道,这已经是上汽连着两个月压过比亚迪了。有人说这是风水轮流转,也有人说这是传统车企的反击战。不管怎么说,上汽这次翻身仗打得够漂亮。
不过有意思的是,上汽家的几个“孩子”表现可不一样。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都在往上冲,唯独上汽大众拖了后腿,9万多台的销量比去年跌了17个点。这说明啥?说明市场在变,消费者的口味也在变。以前德系车吃香的那套,现在可不太灵了。
再说说上汽的海外战绩。欧洲市场那边,MG这个牌子卖得火热,占了上汽海外销量的大头。快10万台的海外销量,占比超过两成,这数字够硬气。不过话说回来,欧盟那边加征35%的关税,这对纯电车型的冲击可不小,10月海外销量比去年还跌了6个点。看来,海外市场这块蛋糕虽然诱人,但想吃到嘴里也不容易。
咱们再把目光转到比亚迪身上。说实话,看到比亚迪10月销量同比下跌12%的时候,我还真有点意外。毕竟这可是新能源界的扛把子啊!44万多台的销量虽然还是排第二,但这个跌幅确实不太好看。王朝、海洋系列卖了39万多台,方程豹3万多台,腾势1万来台,仰望才600多台。
不过你别小瞧比亚迪。人家在海外市场可是杀疯了,8万多台的海外销量,同比暴涨169%!这个增速够吓人吧?现在比亚迪的海外销量已经快追上上汽和奇瑞了。所以说啊,国内市场一时的起伏,人家根本不虚,因为全球市场大得很。
吉利这个月表现也挺抢眼的。30多万台的销量,同比涨了35%,环比涨了12%,还创了历史新高。吉利银河这个新系列算是立功了,前10个月累计卖了100多万台,同比翻了快两倍。这说明吉利在新能源这条路上,算是找准了方向。新能源销量占比都到58%了,这转型速度够快的。
一汽集团这回也拿出了30万出头的成绩,不过仔细看看就知道,人家主要还是靠合资品牌在撑场面,占比接近七成。这就有点尴尬了,自主品牌要是能再争气点,一汽冲进前三都没问题。
奇瑞这家企业有点特别。28万多台的销量里头,海外销量就占了快一半!12万多台飘洋过海卖出去了,这个比例在国内车企里算是相当高的。奇瑞品牌、星途、捷途、iCAR、智界,人家现在是多品牌作战,各有各的打法。最近发布的风云T11和风云A9L,市场反响也不错。
长安汽车这个月卖了27万多台,同比涨了11个点。更关键的是,自主品牌销量占比超过85%,这就很厉害了。今年前10个月,长安海外卖了52万多台,这出海的步子迈得挺大。
广汽集团虽然销量涨了,21万多台的成绩也算可以,但人家第三季度亏了43个多亿!这就有点要命了。销量上去了,利润下来了,这买卖做得有点亏。接下来广汽肯定得想办法,不然这么亏下去可受不了。
北汽和长城的表现也值得说道说道。北汽16万多台,同比涨了11%;长城14万多台,同比涨了22%。长城的海外销量占比快到40%了,在俄罗斯、澳洲那边卖得挺好。
说到这儿,我得提醒一句。这些漂亮的数字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秘密——以旧换新补贴。国家今年下了血本支持车市,各地的补贴政策那是一波接一波。消费者拿着补贴买车,车企跟着政策走量,这才有了10月份的集体狂欢。
可问题来了,现在各地的补贴已经开始退坡了。有些地方的补贴力度明显缩水,有些地方甚至直接停了。这就让人担心了,离开了补贴这根拐棍,车市还能不能继续火下去?10月份会不会就是今年的销量巅峰?
你看啊,消费者买车这事儿,说到底还是要看性价比。有补贴的时候,大家觉得划算就买了。补贴一退,这账怎么算就得重新琢磨了。车企们现在也都在想办法,降价促销、推新车、拓展海外市场,各种招数轮番上。
海外市场这块,现在确实成了各家车企的新战场。你看上汽、奇瑞、长城,海外销量占比都挺高的。比亚迪虽然起步晚点,但增速吓人。这说明啥?说明中国车企已经不满足于在国内厮杀了,要到全球市场上去闯一闯。
不过海外市场也不是那么好混的。欧盟加关税、贸易壁垒、本地化生产,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挑战。能不能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考验的是车企的综合实力。
新能源这条赛道,现在是越跑越热闹。吉利、比亚迪、长安这些企业,新能源销量占比都在往上涨。传统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被一点点蚕食,这个趋势已经很明显了。问题是,新能源车的利润空间本来就薄,现在又要卷价格、卷配置、卷服务,车企们的日子其实挺不好过的。
广汽的亏损就是个典型例子。销量涨了,钱却少了,这说明光有销量还不够,得有利润才行。怎么在保持销量的同时提高利润率,这是摆在所有车企面前的难题。
11月份的销量会怎么样?这个问题现在谁也说不准。如果补贴继续退坡,销量肯定会受影响。车企们能不能通过产品力和品牌力来弥补补贴退坡的影响,这是个大考验。消费者会不会继续买账,也得看车企们能拿出什么样的诚意。
还有个问题不能忽视,就是年底冲量。每年最后两个月,车企们都会想尽办法冲销量,各种促销活动满天飞。今年会不会也是这样?会不会出现更激烈的价格战?这些都值得关注。
从整个行业来看,中国汽车市场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新能源替代燃油车的速度在加快,海外市场的重要性在提升,行业洗牌在加剧。能不能在这场变革中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考验的是车企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
你觉得接下来的车市会怎么走?补贴退坡后,哪些车企能继续保持增长?新能源和燃油车的较量还要持续多久?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