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新技术亮相,天幕视界能否提升驾驶体验引发关注

小米又整活儿了!

这回不是捣鼓手机,而是玩起了汽车。

而且不是简简单单亮个新车,而是抖了个“绝活”——天幕视界全景呈现。

小米汽车新技术亮相,天幕视界能否提升驾驶体验引发关注-有驾

大白话讲,就是在车头玻璃底下安了条长条屏。

这玩意儿有啥用?

官方说辞是“更合乎本能的视感交互系统”。

慢着,在风挡下沿置办屏幕?

这真能“合乎本能”吗?

第一反应难道不是碍眼吗?

要知道,行车安全大于天,这块屏要是叨扰了驾驶员的专注度,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想来,小米肯定也掂量过这茬。

官宣视频里,摆弄的是些辅驾信息,好比导引、路况警示之类的。

可问题来了,这些动静现如今的中控大屏也能显啊,甚而HUD仰视显示也能搞出类似功用。

画蛇添足?

有人说,这是个革故鼎新,是未来汽车跬步发展的趋向。

把信息更直截了当地呈现给驾驶员,减削视线转移。

这话听着有几分道理,可细琢磨琢磨,真有这必要吗?

想想咱现在驾车,导引信息已经够呛了,各种嗓音提示,路况信息,恨不能把所有细枝末节都掰开了揉碎了喂给你。

小米汽车新技术亮相,天幕视界能否提升驾驶体验引发关注-有驾

可实则呢?

很多人还是会走岔路口,还是会违章。

信息泛滥的年头,关键不在于信息量的多寡,而在于信息的效验性和呈现路数。

小米这番推出的YU7,还炮制了个“琅玕翠”的新配色,灵感取材于哥伦比亚祖母绿。

雷老板也亲自撸袖子下场预热,说YU7有“无可替代的独到韵味”。

奢华高性能SUV,家族谱系口吻...这些字眼听着都很诱人,可终归还是要看产出力。

当下新能源汽车市面角逐白热化,各家车企都在较劲技术、较劲设计、较劲售后。

小米汽车入局,自是要拿出点压箱底的本事才能站稳脚跟。

天幕视界也好,琅玕翠也好,都只是营销噱头。

真正拿捏消费者是否买账的,还是汽车的能耐、安稳性和身价。

与普罗大众的认知相左,消费者其实愈发精明了。

他们不会盲目追捧牌子,也不会被花里胡哨的营销话术所忽悠。

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实打实价值,以及能否真正纾解出行痛点。

当我们一贯性地将缘由归结为“技术革新”时,是否忘却了“用户需求”这个本源因素?

汽车厂家一味地追求炫技的功用,却忽略了驾驶员的实操体验,这其实是一种舍本逐末。

小米汽车新技术亮相,天幕视界能否提升驾驶体验引发关注-有驾

换个角度看,小米此举也折射了当下汽车行业的焦灼。

大伙都想在智能化、网联化上有所破局,都想抢占未来汽车市面的制高点。

可革故鼎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绵绵不断地尝试和精进。

想想当年智能手机初出茅庐那会儿,各种奇葩设计层见叠出。

滑盖、翻盖、侧滑...终归,还是直板触屏成了大流。

汽车行当也是一般,各种新概念、新技术的汩汩涌现是美事,可终归还是要经过市面的甄别。

老实讲,我对小米的天幕视界还是持保留态度。

这玩意儿到底能不能抬升驾车体验,会不会成为安稳隐患,还有待时日来验证。

可有一点可以笃定,那就是汽车行当需要更多务实的革新,而不是为了革新而革新。

就如雷老板说的,YU7有“无可替代的独到韵味”。

可这种韵味,不能只停留在皮相,更要体现在骨子里。

归根结底,汽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摆的。

没准过几年,天幕视界真会成为汽车标配。

可眼下,它更像是个“大胆的想法”,一个“投石问路之作”。

至于日后如何,就让咱拭目以待吧。

没准过两年,这玩意儿就泯然众人了,也说不定。

汽车这玩意,谁说得准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