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悦达起亚的新闻,说他们连续7个月销量超2万,我第一反应是,这年头连讣告都写得这么清新脱俗了吗?
很多人印象里,起亚这个牌子,不是已经入土为安,就差清明节有人去上柱香了吗?结果人家不仅没凉透,还在坟头上来了一套托马斯回旋,告诉你“诶,我又活了”。
这个“活”,活得非常有灵性。连续7个月销量超2万,听着好像是那么回事儿,但你得看这2万辆卖去了哪里。答案是,绝大部分,都卖给了歪果仁。
这操作属于什么呢?属于典型的“不装了,摊牌了”。
中国市场这个修仙主世界,太卷了,天才地宝遍地走,元婴大能不如狗。你起亚一个筑基期的小修士,揣着几本祖传的功法秘籍,比如什么CVVD发动机、i-GMP平台,想在这里开宗立派。结果发现,旁边那哥们直接人造太阳,卖的价格比你的蜡烛还便宜。另一家更是重量级,直接把灵石矿脉免费送,就图个交朋友。
这怎么玩?没法玩。最好的竞争,就是不竞争。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起亚就是那个被炸出餐厅的。前几年,它在国内市场的销量,那叫一个惨绝人寰,跌破10万辆生死线,市场占有率无限趋近于零。同行看了都得递根烟,问一句“哥们儿,想开点”。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觉得,起亚马上就要卷铺盖滚出中国了。
但起亚开窍了,或者说,是被打醒了。它突然悟了,悟得非常彻底。
它发现了一个BUG,一个世界观级别的BUG:我在中国这个神仙打架的地方活不下去,不代表我不能去新手村当GM啊。
于是,它把中国市场,从一个“销售终端”,硬生生变成了一个“战争兵工厂”。利用我们国内卷到天际、成本控制到极致的产业链,造出一批又一批铁皮疙瘩,然后像空投物资一样,哗啦啦地扔到澳大利亚、墨西哥、沙特这些地方。
这叫什么?这叫降维打击。
你在中国市场觉得平平无奇甚至有点落后的配置,扔到海外市场,那就是外星科技。你在中国市场被国产新势力按在地上摩擦的所谓“先进技术”,到了海外,那就是遥遥领先。E-GMP平台在国内被各路神仙围殴,出去了,诶,它就是当地最靓的仔。就问你气不气?
我作为一个开过老款K5的中年人,对此感触颇深。当年K5那个设计,是真的帅,帅得一塌糊涂。但帅不能当饭吃啊。当隔壁比亚迪用一个汉,把价格、配置、性能、牌照全部打包,用一个你根本无法拒绝的价格砸你脸上的时候,你那点帅,就显得非常苍白。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钱包会让你更懂。
所以起亚的所谓“复活”,本质上是一场战略转进,是一次“曲线救国”。它没有赢,它只是换了个对手。它把在中国市场学到的挨打经验,转化成了打别人的组合拳。
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起亚在中国造的车,甚至包括为中国市场特供开发的EV5,转头就成了出口全球的战略车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反向操作,属于用魔法打败魔法了。三体人看了都得当场气活过来,直呼内行。
所以,别再吹什么韩系车技术不行了。人家能干到全球销量前三,靠的不是耍嘴皮子。它们的技术,就像一本屠龙之术,很厉害,但问题是,中国市场里没有龙,只有一群不讲道理、上来就自爆的“道诡异仙”。你的招式再精妙,也顶不住对方直接掀桌子。只要价格战打得快,责任就全是对手的。
那么,起亚的这条路,能给其他合资品牌提供范本吗?
是,也不是。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起亚比作一个修仙失败的有点损,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贴切的?
说它是范本,是因为它证明了一件事:打不过,真的可以跑。而且可以跑得很体面。与其在中国市场内耗到死,不如利用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去海外开拓第二战场。把中国从“最大市场”变成“最大兵工厂”,不寒碜。
但这事儿的B面是,这本质上是一种逃避,一种承认失败后的无奈之举。这证明了你在正面战场已经彻底失去了竞争力。你不是不想在中国卖,你是真的卖不动了。
这就像一个压缩毛巾,在中国市场的海水里,它被挤压得不成样子。现在把它捞出来,扔到海外市场的纯净水里,它“嘭”地一下舒展开了,显得又大又白。但它的本质,还是一块毛巾。
所以,起亚活过来了吗?活过来了。但这种活,是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活。它给所有还在苦苦挣扎的合资品牌指了一条明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如果都不想,那就赶紧打包行李,去凡间作威作福吧。
毕竟,在一个神仙都开始卷性价比的世界里,当个土地公,也挺好。就问你怕不怕?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