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博会开幕,重庆摩企亮新招,智能电动潮流成焦点

一场摩博会,把摩托车又推上了风口浪尖。重庆这地方最近可热闹得很,摩友们从全国各地赶来,想看看今年又冒出了啥新花样。这时候,咱不禁要问一问,摩托车这玩意儿,除了骑着溜达,它还有啥更大的价值?是不是要变成下一个智能手机、新能源车的风口了?

摩博会现场,人山人海,950家厂商挤破头,谁不想抢一块蛋糕?各类品牌、车型,琳琅满目,真有点庙会赶集的意思。但真正让人扎眼的,是“智电”潮流彻底刮起来了。 咋就这么突然呢?其实和汽车行业一模一样,这几年,谁不跟风往智能化、电动化靠?摩托车要是还守着那点脏兮兮的汽油、两冲熟的发动机,分分钟就被时代踹下去了。

说实话,摩托车这个行业以前被人看得挺简单:糙汉子、皮衣、轰轰隆隆,顶多摩旅、吃风。可眼下,赛科龙、无极这些头部厂商使劲推新品,RA1000、DS800X这名字一听就科技感爆棚。智能车机、手机互联、实时车况——这不就是把汽车那套全抄过来了么?甚至啥远程解锁、毫米波雷达,盲区监测、碰撞预警,平常都是高级轿车才有的功能,现在一辆摩托也能玩得起来。

这帮摩企不是傻,谁都看得出来,中国的摩托车市场正在经历一轮深度升级。从代步工具正在变成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智能化和电动化就成了入门门槛。你不搞点花样,用户不掏钱;你只搞传统,两三年就被淘汰。高端化就是面子,智能化靠的是技术和体验。再加个复古风、玩乐车型,妥妥满足了年轻人“要酷、要舒服、要新鲜”的心理。

你说国产摩托能不能拼得过进口货?以前不少人还觉得,国产的就是傻大粗,跑不过人家日本、意大利那些高档车。现在就不一样了,赛科龙把运动巡航、智能驾驶弄出来,直接补齐了高端车型的空白。无极拿着自己的发动机技术上阵,在欧洲展会上露脸,现在又回头给中国首秀,气势都不一样。

摩博会开幕,重庆摩企亮新招,智能电动潮流成焦点-有驾

连大环境都变了。整车企业带头,供应链协同加码,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不断升级,国内摩托产业链变得越来越“高精尖”。电池都在讲什么活性锂缓释、瞬时脉冲放电,轮胎企业倍耐力直接把新款全球首发安排在现场,头盔厂商搞出会发热的年度新品。以前国内装备只图便宜,现在成了“爆品”。活生生见证了“制造走向创造”。

你可能会问,这些高科技用在摩托车上到底有没有用?不可能人人都整一辆智能摩托上下班,电动摩托能跨省跨市吗?但别忽略一件事,摩托车已经从单纯交通工具变成了“社交货币”、“身份符号”——谁骑的车、谁带的头盔、谁追的装备,在摩友圈里多有面子,甚至可能拉动一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从曾经的代步变成了“玩乐文化”,中国市场就是这么神奇:由下向上,不知不觉就把原来的工厂升级成高科技公司。

摩博会开幕,重庆摩企亮新招,智能电动潮流成焦点-有驾

再说重庆这地方,最近几年出口量猛涨,今年头七个月出口三百多万台,同比增长三四十个点。别小看这数字,背后说明中国摩托车不仅国内卖得热还逐渐成为全球“爆品”。外贸采购团现场下单意向金额好几十亿美元,这阵仗一点不亚于汽车行业“国货出海”。东北亚、中东、南美都砸钱买中国车和配件,中国制造已经不是“便宜货”的代名词了,开始拼品牌、拼技术、拼全链路。全国摩博会,不光是产品秀,也是供应链和平台的竞赛。

你翻翻现场,零部件供应商和整车厂牌平起平坐。老以前只关注车型、设置,现在别人更在意电池怎么做、轮胎在哪里买、头盔哪家安全。甚至金融投资、创意设计、视频电商——一整套出海方案都凑齐了。这就叫从“单点突破”到“全面覆盖”,也是中国制造升级最直观的镜像。

摩博会开幕,重庆摩企亮新招,智能电动潮流成焦点-有驾

有的人可能又要说,电动车才是今后大头。没错,电动化是大势,油车慢慢退场只是时间问题。但摩托车和汽车还不太一样。摩托有点像“自由的狂野”,一脚油门就能把人甩出去,不像汽车那么端着,也不会被限行限号堵死。重磅电动新品、智能巡航车陆续亮相,众多国内头部厂商都跟着推电动ADV、电动越野、电动赛车,技术扩展比汽车更灵活。电摩和燃油摩托未来会有一段“并存”的时间,一边玩动力性能,一边追科技体验。

其实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中国摩托企的 “求变”姿态。市场“风向”说变就变,以前讲排量,现在讲智能,最后拼的还是谁更懂用户、谁更敢试新路。如果你对摩托车行业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爹辈的观念,认为除了快和吵没啥用,那如今的摩博会现场,怕是能把你教成“新摩二代”。

更有意思的是,摩托车圈子慢慢出现了“潮牌化”的趋势。你骑什么、穿什么、用什么配件都能成为身份标签。装备厂商、头盔品牌全国爆火,车友自发组团出海,抬高了全行业竞争门槛。这种圈层逻辑已经延伸到线下和线上,甚至成了社交网络上的新宠。换句话说,当摩托不仅仅是工具,而是潮流、话题和文化,整个行业就变得生机勃勃,谁想做老好人搁那玩低价竞争就得等着被淘汰。

摩博会开幕,重庆摩企亮新招,智能电动潮流成焦点-有驾
摩博会开幕,重庆摩企亮新招,智能电动潮流成焦点-有驾
摩博会开幕,重庆摩企亮新招,智能电动潮流成焦点-有驾

但是,摩托车智能化、电动化,真的如大家想象那么简单吗?手机互联、远程解锁、毫米波雷达,说是有用,但真正到骑行时会不会出现“技术多余”,分散注意力?电池续航真能顶得住长途旅程,安全性能跟得上动力升级吗?高端制造背后,还有没有隐藏的功能鸡肋、溢价陷阱?这些都是咱得继续盯着看的关键。

说到这,回头想一想,中国摩托车的升级路还真没停过。每个新展会都像一场考试,考整车、考供应链、考技术、考创新,甚至考市场嗅觉。重庆摩企争奇斗艳,背后其实是中国制造从“规模优势”到“技术优势”再到“品牌和生态优势”的一步步蜕变。什么样的企业能活下去?不单靠脑袋大腿,更靠敢做新尝试,敢承担市场风险,敢和全球对手硬碰硬。

摩博会,是一次“秀肌肉”,更是一次“刷存在”。它为众多摩企提供了试错和曝光的机会,也让用户第一次真正参与到产品更新和技术迭代中去。摩托车不再只是两轮的机子,更是一整套产业、文化、情感的变革平台。谁抓得住趋势、谁能带来真实体验,就能在未来分一杯羹,甚至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结尾还是得落回用户。现在骑车的人越来越挑,既要智能,也要操控;既要好看,也要安全;既要面子,也要性价比。摩企们别光想着产品升级,更要琢磨服务升级、体验升级和圈层生态。摩托车行业已然成为小而美的“创新试验田”,下一个风口,也许就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二轮世界里。

所以说,中国摩托车变得越来越“有内涵”,重庆摩企争奇斗艳,摩博会上的技术和市场“你方唱罢我登场”。问题丢给大家,摩托车,能否成为下一个汽车之后的新“国货潮牌”?智能化和电动化真正能带来产业升级吗?还是只是一阵风,很快被下一个热点盖掉?这答案,或许还得等下个摩博会,再认真去回味。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