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车跌落?本田飞度销量暴跌,究竟发生了什么

说起来,咱们身边很多朋友可能都开过或者坐过本田飞度这台车。

在好些年里,它简直就是个传奇,大家伙都管它叫“国民神车”。

这车小巧玲珑,在城里停车、掉头都方便得不行,而且特别省油,再加上本田的牌子响,质量靠谱,所以特别受欢迎。

在它最火的时候,一个月卖个一万五千多台都是常事,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可以说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神车跌落?本田飞度销量暴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驾

但是,花无百日红,车也一样。

就在2025年的7月份,广汽本田公布的销量数据,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飞度那个月就卖了75台。

你没听错,不是七千五百台,也不是七百五十台,就是七十五台。

这个数字,跟它巅峰时期的辉煌比起来,简直可以说是从珠穆朗玛峰直接掉到了马里亚纳海沟。

很多人都想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曾经那个神一样的飞度,怎么就突然卖不动了呢?

神车跌落?本田飞度销量暴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驾

这背后,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它牵扯到的,是产品本身的变化,更是我们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咱们先从飞度自己身上找原因。

以前它为什么能火?

主要就是抓住了老百姓买车最看重的几个点:价格实惠、开着省油、小毛病少还好开。

特别是它那台被车迷们津津乐道的“地球梦”发动机,动力给得足,油耗却控制得相当漂亮,在那个油价不断上涨的年代,这简直就是最大的卖点。

还有它那个特别聪明的空间设计,尤其是那个能变着花样折叠的“魔术座椅”,能让一台小车装下很多大件东西,实用性直接拉满。

再加上这车底子好,改装潜力大,很多年轻人买来后,花点小钱改个轮毂、换个包围,就能开出跑车的感觉,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神车跌落?本田飞度销量暴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驾

这几招鲜,让飞度在小型车市场里几乎没有对手。

可问题是,时代变了,飞度的这些老本领,在今天这个新时代里,突然就不那么香了。

最致命的一击,就来自它最引以为傲的“省油”。

在燃油车时代,飞度百公里五个多的油耗确实是优等生,可现在是新能源时代了。

咱们就拿比亚迪的海豚来做个比较,同样是小型车,海豚是纯电动的。

现在电费多便宜,油价多贵,大家心里都有数。

仔细算一笔账,开一公里路,海豚花的电费,可能还不到飞度烧油成本的五分之一。

神车跌落?本田飞度销量暴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驾

这意味着,如果你一年开两万公里,开海豚就能比开飞度省下差不多五千块钱。

这五千块钱,对于买这个价位车子的家庭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能干不少事了。

而且,国家政策也在大力扶持新能源车,买电动车不仅免购置税,在很多大城市还不限号、不限行,这对于天天要开车通勤的上班族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在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面前,飞度那点省油的优势,一下子就被比得黯然失色。

光是经济性被超越也就算了,更让人失望的是,飞度近几年的产品力不进反退。

大概从2020款之后,很多人都感觉飞度为了控制成本,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开始“减配”了,尤其是一些关乎安全的配置,这让很多老车主和粉丝感到非常寒心,口碑也因此一路下滑。

这就好比你一直光顾的一家老字号餐馆,突然有一天发现菜量变少了,味道也不如从前了,你自然就不会再去了。

神车跌落?本田飞度销量暴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驾

咱们再看看同价位的国产车都在干什么。

比亚迪的海鸥、五菱的星愿,车里都给你配上了大大的中控屏幕,能导航、能听歌、能看视频,还有智能语音助手,喊一声就能帮你操作。

快充功能也都是标配,充电半小时就能跑挺远,基本解决了里程焦虑。

反观现在的飞度,车里还是那个老样子,一块小小的收音机屏幕,大量的塑料件,智能化、科技感几乎为零。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伴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长大的,他们希望自己的车也能像手机一样智能、好玩。

飞度这种过于传统的“工具车”属性,显然已经跟不上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了。

神车跌落?本田飞度销量暴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驾

飞度一台车的衰落,其实只是一个缩影,它背后是整个燃油小型车市场的集体败退。

看看2025年7月的汽车销量排行榜就知道了,小型车这个类别里,卖得最好的前十名,已经全部被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给占领了。

第一名的销量,是飞度的一百七十多倍,这是一个多么悬殊的差距。

这说明,不是消费者不买小车了,而是他们不买飞度这样的小油车了。

过去,大家买小车,主要诉求就是代步,能遮风挡雨就行。

但现在,人们的需求升级了,车子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生活空间,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

你看比亚迪海豚,那个可以旋转的中控大屏,停车休息时给孩子放个动画片,体验就很好;五菱缤果,搞个复古可爱的造型,还带一个对外放电功能,周末开去露营,能直接给电磁炉、咖啡机供电,这种场景化的创新,让开车变得更有趣。

神车跌落?本田飞度销量暴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驾

相比之下,飞度除了“好开耐用”,似乎再也讲不出什么新故事了。

更关键的是,随着我们国家新能源技术,特别是电池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规模生产,电动车的制造成本被大大降低了。

现在,一台配置相当不错的国产电动小车,比如比亚迪海鸥或者零跑T03,落地价也就七八万块钱。

而这个价格,也正好是本田飞度的主要销售区间。

当价格差不多的时候,一边是使用成本极低、配置又高又智能、还能享受政策优惠的电动车,另一边是配置简陋、用车成本高、在一些城市还处处受限的燃油车,这道选择题,对于绝大多数理性的消费者来说,答案几乎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飞度这一款车,也是不公平的。

它的销量崩盘,更深层次地暴露了它背后的广汽本田,甚至整个本田品牌,在面对新能源大潮时所表现出的战略迟钝和困境。

神车跌落?本田飞度销量暴跌,究竟发生了什么-有驾

事实上,不只是飞度,在2025年7月,广汽本田旗下所有的车型,没有一款月销量能超过一万台,这对于一个曾经的合资巨头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他们寄予厚望推出的全新纯电品牌“烨”,旗下的首款车P7上市三个月,总共才卖了七百多辆,可以说是惨淡收场。

这种全线溃败的局面,根源就在于企业最高层的战略摇摆和误判。

本田的全球社长前几年还信誓旦旦地要大力发展电动车,但后来又公开承认,说电动车的普及速度比他们预想的要慢,于是又调转方向,把宝押回到了他们擅长的混合动力技术上。

可问题是,在混动领域,他们也遭到了比亚迪DM-i等国产技术的强力挑战,优势早已不再。

这种“电车没搞好,油车也守不住”的两难境地,让他们白白错过了2023到2024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井喷式增长的黄金窗口期。

战略上的犹豫,直接导致了市场上的节节败退,而这种败退又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从2024年开始,广汽本田的经销商们因为不赚钱,开始出现大规模的退网潮,有些三四线城市,原本好几家4S店,现在可能就只剩下一家在苦苦支撑。

更严重的是人才的流失,研发中心里那些懂技术的骨干工程师,被广汽埃安、小鹏这些造车新势力用三倍的高薪纷纷挖走,导致本田的电动化项目研发停滞,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卖不好,就越是没钱没人去开发新产品,也就越没有竞争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