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吉利星愿这波新款上市,价格打到6.58万起,我看到的第一反应不是“哇好便宜”,而是“坏了菜了,吉利这是心态崩了”。
这已经不是商业竞争了,这是自杀式袭击。
你看这个价格,6.58万,续航310公里,带宁德时代电芯和液冷。410公里续航的版本,7.38万就能拿下。这是什么概念?这个价格,过去你只能买到一个勉强能遮风挡雨的工业垃圾,一个行驶质感无限趋近于老头乐的电动铁皮。现在吉利告诉你,用差不多的钱,你可以拥有一台外观可爱、有正经车机、甚至还给你配了个多连杆后悬架的“精品小车”。
这不是在卖车,这是在给友商们上坟。如果说之前比亚迪秦PLUS是把燃油车的桌子掀了,那吉利星愿这次,是直接冲进比亚迪和五菱的厨房,把他们的煤气罐给扛走了,顺便还拔了电闸。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开火。
整个10万以下的市场,现在就是一个巨大的修罗场,一个黑暗森林。以前大家还讲点武德,你降八百,我送脚垫,你好我好大家好,假装我们是来做生意的。现在吉利星愿这一巴掌呼过来,直接把所有人的脸都打歪了。它在用行动宣告一个真理: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所有花里胡哨的营销,都是狗屁。最好的营销,就是让你的对手无路可走,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我们来解构一下吉利这台车,这台被当成“压缩毛巾”一样扔进市场里的车。
它的核心卖点是什么?外观可爱,主打女性市场?Flyme Auto智能座舱?多连杆后悬架?
是,是是是,这些都对。但这些都是“术”的层面。它真正的“道”,是“降维打击”。吉利,或者说整个中国车企,都开窍了,悟了。他们发现,所谓的“智能汽车”,在10万这个级别,用户真正关心的根本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自动驾驶,不是那些需要付费订阅的未来功能。
我作为一个开过各种电动爹的中年人,告诉你这个价位的核心需求是什么。第一,别把我扔在路上。第二,冬天别打三折。第三,车机别卡得像是我奶奶家的第一代安卓手机。第四,长得别太丑,让我开出去不至于被人当成网约车司机。
你看,星愿是怎么做的?宁德时代电芯+液冷,这是告诉你,电池这块我用的是正规军,不是杂牌游击队,让你对“别把我扔在路上”这件事稍微有点信心。Flyme Auto,这是魅族被吉利“收编”后产出的最大价值,直接把手机厂做UI和交互的那套逻辑搬进车里。讲真,别跟我吹什么8155、8295芯片,在10万级的车里,我不在乎你算力有多强,我只在乎你点开一个App会不会转圈圈。而手机厂最懂的就是这个。所以,中控那块发光的玻璃砖,成了星愿最锋利的匕首。
至于外观,这就更有意思了。什么香颂紫、罗勒青、冰莓粉,摆明了就是对着年轻人的钱包去的。这是一种非常精准的“表演性”设计。车企在表演“我很懂你”,而年轻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消费者,就吃这一套。这无关对错,这就是人性。就像你永远无法跟一个买奔驰C级的人解释,为什么他的车空间小动力弱。因为人家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精神图腾。同理,一个女生看到星愿这个粉粉嫩嫩的颜色和圆滚滚的大灯,她的大脑就已经替她做出了80%的决定,剩下的20%只是在为这80%的冲动找理由。
现在,我们把目光投向它的对手,那些已经被星愿架在火上烤的“受害者们”。
比亚迪海豚,曾经这个级别的王者。现在呢?海豚看着星愿的配置单和价格,估计得连夜开会。海豚的优势在于比亚迪的品牌光环和三电技术的口碑积累。但在绝对的低价和Flyme Auto这种“跨界物种”面前,这种优势正在被快速稀释。会买海豚的人,可能还是会买海豚,但那些犹豫不决的中间派,现在心里那杆秤,已经“Duang”的一声砸向了吉利。
五菱缤果PLUS,五菱神教的又一力作。它的杀手锏是什么?更长的续航,顶配干到510km。这是典型的五菱式智慧:在你们卷屏幕、卷沙发的时候,我只做一件事,把最基础的续行里程给你拉满。这是一种非常民粹的打法,直击用户的续航焦虑。但是,当星愿把410km续航版本的价格打到7万多的时候,缤果PLUS那个510km的顶配版就显得有点尴尬了。多出来的100km续航,需要你多掏两万块,这笔账,消费者会算的。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圈比作战场可能有点老套了。这特么就是个大型蛊王争霸赛。所有车企都被扔在一个罐子里,最后能活下来的那个,就是蛊王。没有体面,没有共赢,只有你死我活。
吉利星愿这波操作,就像是《道诡异仙》里的李火旺,他发现按正常逻辑修炼打不过坐忘道,于是他开始发疯。通过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获得了诡异但强大的力量。6.58万,这就是吉利祭出的“心素”,它在用自己的利润甚至成本,去污染整个市场环境。它在赌,赌自己能比对手先一步耗死对方。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10万块,你选星愿还是海豚/缤果PLUS?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当星愿这个价格出来之后,海豚和缤果PLUS如果不跟进,就会非常难受。它们大概率也会通过各种优惠、改款,把价格打下来。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级别的所有车,都会被强行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进行肉搏。
这简直不是人干的事!
但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我们不需要关心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也不用在乎雷军是不是又成了雷电法王。我们只需要搬个小板凳,嗑着瓜子,看着这群三体人一样的车企,为了争夺我们口袋里那几万块钱,打得头破血流。
他们越疯,我们越爽。
别忘了,汽车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把你从A点移动到B点的工具。所有附加在它身上的智能、豪华、品牌玄学,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在10万以下这个市场,大家连“锦”都还没穿暖和,就开始拼“花”了。吉利星愿做的,就是把所有人的“花”都拔掉,告诉大家,咱们还是先比比谁的“锦”更便宜、更厚实吧。
至于所谓的Flyme Auto车机体验,讲真,对于一个6万块的车,99%的用户最终还是会选择用手机支架。中控那块大屏,更多时候是用来撑门面和看倒车影像的。但有,就是比没有强。这就是现在车圈的逻辑,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没有。
所以最终谁会赢?谁知道呢。也许真正的赢家,是那些看着热闹,然后转身去买了辆二手飞度的聪明人。又或者是给这些打价格战的车企放贷的银行。对,我觉得是银行。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