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Ultra 零百 1.98s 封神!” 刚被这款性能轿车刷屏,仰望 U9X 的赛道成绩就泼来冷水 —— 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定价 168 万的仰望 U9X 单圈比 SU7 Ultra 快近 2 秒。明明 SU7 Ultra 直线加速更猛,为何赛道上却输了?今天用大白话拆解 3 个关键差异,看懂 “直线快” 和 “全面快” 的天壤之别。
一、动力架构:四电机碾压三电机,“快” 得更精准
很多人觉得 “马力大就快”,但电动车的 “快” 藏在电机布局里。小米 SU7 Ultra 的三电机系统确实凶悍,1548 匹马力撑得起 1.98s 的零百成绩,但仰望 U9X 的四电机架构,才是超跑级的 “速度密码”:
动力分配:从 “三驱” 到 “四驱独立控制”
小米的双前一后三电机,只能实现前后轴扭矩分配,遇到弯道时靠刹车辅助调整车身姿态;而仰望 U9X 的易四方四电机,能给每个车轮单独分配扭矩,比如过弯时内侧车轮减扭、外侧车轮加扭,相当于 “四只脚精准发力”,过弯速度比 SU7 Ultra 快 5%-8%。
极限输出:持续力更胜一筹
小米 SU7 Ultra 的电池最大放电功率 1330kW,20% 电量时降到 800kW;仰望 U9X 的四电机综合功率 960kW 看似更低,但配合 3 套独立热管理系统,每个电机都能智能控温,连续 10 次零百加速都不会衰减,这在赛道上意味着 “每一圈都能保持巅峰状态”。
二、赛道操控:底盘能 “主动调姿”,过弯比直道更重要
直线加速快只是 “入门级快”,真正的速度较量在弯道。小米 SU7 Ultra 的纽北调校底盘已经很能打,但仰望 U9X 的云辇 - X 系统,直接把 “车身控制” 拉到新高度:
悬架响应:比 SU7 Ultra 快 3 倍
小米 SU7 Ultra 的双腔空气弹簧能调节软硬,但响应速度是 “毫秒级”;仰望 U9X 的云辇 - X 悬架,举升速率高达 500 毫米 / 秒,遇到颠簸时能瞬间顶起车身,过弯时又快速压低侧倾,就像 “有只手实时扶着车身”。在上海赛道的连续弯道中,这种反应速度能让 U9X 比 SU7 Ultra 多带 20km/h 过弯。
制动抗衰减:极端工况更靠谱
小米 SU7 Ultra 的碳陶瓷刹车能做到 30.8m 的制动距离,但连续 10 次 180km/h 急刹后会有轻微衰减;仰望 U9X 的刹车系统配合四电机能量回收,刹车时电机反向发电辅助减速,不仅制动距离更短,连续 20 次急刹都不会过热,这在耐力赛中是致命优势。
三、极端场景:从 “能跑快” 到 “能一直快”
真正的性能车,得经得住 “非理想路况” 的考验。小米 SU7 Ultra 定位 “量产四门车”,而仰望 U9X 的设计初衷就是 “无短板的超跑”:
低抓地力路面:稳赢的 “脱困加速”
遇到雨天或砂石路,小米 SU7 Ultra 的三电机扭矩分配会延迟 0.1 秒;仰望 U9X 的四电机能以每秒 100 次的频率调整扭矩,就算单侧车轮打滑,另外三个车轮能立刻补力,起步时根本不会出现侧滑,加速效率反而比干燥路面只降 10%。
长时激烈驾驶:散热决定上限
小米 SU7 Ultra 的散热系统能支撑纽北 2 圈飞行圈,但仰望 U9X 的双电子油泵 + 独立冷却回路,能给每个电机精准供油降温。有测试显示,两车连续跑 5 圈赛道后,SU7 Ultra 的电机功率下降 12%,而 U9X 只降 3%,最后一圈 U9X 能反超 SU7 Ultra 近 1 秒。
结尾互动:直线快和赛道快,你选哪种?
其实两款车根本不是 “对手”—— 小米 SU7 Ultra 用 52.99 万的价格,把 “超跑加速” 拉到平民级;而仰望 U9X 用 168 万的成本,打造了 “能征服赛道的中国超跑”。直线加速的快感很直接,但赛道上的 “人车合一” 才是性能迷的终极追求。
你觉得 “快” 的核心是零百数字,还是赛道圈速?如果有百万预算,会选仰望 U9X 还是升级改装 SU7 Ultra?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