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尾爆闪只罚款不扣分?这不是惩罚,这是在明码标价

讲真,每次看到新闻里一本正经地讨论,要不要给那些在车屁股上装“刺眼灯”的行为扣分,我都觉得有点魔幻。这还需要讨论吗?这简直就是典中典级别的送分题。罚款?罚款那不叫惩罚,那叫给流氓行为明码标价,是给那些“马路艺术家”们办了一张“合法骚扰月卡”。

车尾爆闪只罚款不扣分?这不是惩罚,这是在明码标价-有驾
车尾爆闪只罚款不扣分?这不是惩罚,这是在明码标价-有驾

这个世界观的核心必须搞清楚:当下的马路,早就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公共空间,它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一个司机,都是在黑暗中潜行的猎人,而那些在车尾装上“后置闪光弹”的哥们,就是这场森林里最不讲武德的那批人。他们的行为逻辑,不是为了照明,不是为了安全,而是一种纯粹的、原始的挑衅,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生存法则,翻译过来就是:“我今天心情不好,所以你们谁也别想看清前面的路。”

他们不装了,摊牌了,就是要用最物理的方式告诉你,在这条路上,他才是那个能定义规则的雷电法王。

所以你跟他谈罚款,他只会觉得你可笑。两百块?三百块?这点钱对于他改装车灯动辄成千上万的花费来说,算什么?这连他去KTV开个果盘的钱都不够。这笔罚款,在他眼里,瞬间就被解构成了一种消费行为,一种购买“瞬间人上人快感”的门票。他支付的不是违法成本,而是娱乐开销。这跟在游戏里氪金买皮肤,有什么本质区别吗?没有。唯一的区别是,他的这个皮肤,附带了一个能让后车司机血压飙升、眼冒金星的AOE伤害。

车尾爆闪只罚款不扣分?这不是惩罚,这是在明码标价-有驾

真正的痛点在哪里?是资格。是上路的资格。

我作为一个每天都要在晚高峰的钢铁洪流里,被各种神仙灯法闪瞎眼的中年人,我真的会谢。我的核心诉求不是让这帮大哥破费,而是让他们从我的视野里消失。怎么消失?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砸掉他的饭碗,不,是砸掉他的方向盘。驾照上的12分,就是每个司机在这个赛博朋克都市里赖以生存的“人间通行证”,是他的血条。你罚他钱,等于挠痒痒;你扣他的分,等于是在对他进行“真实伤害”,是直接往他的大动脉上扎针。

咱们来构建一个荒诞化的场景。想象一下,一个武林高手,内力深厚,练就了一门绝学叫“金光罩”,发动时能亮瞎方圆十米内所有人的眼。他天天在闹市里开着金光罩溜达,路人怨声载道。官府来了,说:“你这个行为很危险,罚你三两银子。”这位高手掏出三百两,说:“这是我一百次的费用,不用找了。”你看,这事儿就没法玩了。

但如果官府说:“根据《武林基本法》,你再开一次金光罩,我们就废你一层功力;开两次,废你两层;开四次,你就直接经脉尽断,回家种地吧。”你信不信,这位高手瞬间就悟了,马上把金光罩这门武功给忘了,比谁都乖。

车尾爆闪只罚款不扣分?这不是惩罚,这是在明码标价-有驾

扣分,就是这个“废功力”的动作。

它能精准地将惩罚从“身外之物”转移到“切身之痛”上。什么叫切身之痛?实习期的小年轻,扣6分,实习期直接延长,三体人看了都想给他唱《从头再来》;靠开车吃饭的货运大哥,一个周期扣满12分,等于直接失业,一家老小等着喝西北风;就算是我们这种普通上班族,一年扣个几次,就得提心吊胆,开车都得带着圣光,生怕哪天分不够了要去“回炉重造”。

这才是威慑力。这才是能让那帮觉得“老子天下第一”的“艺术家”们冷静下来的唯一语言。

是是是,我知道有人会说,这不就是“妨碍安全驾驶”吗?用现有条款就行。但问题的关键是,这种行为太具体,太恶劣,太有普遍性了,它值得拥有一个自己的“专属罪名”。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在车后面装个太阳,不好使。就是要把这种行为从一个模糊的口袋里拎出来,单独挂在城墙上示众。加大,加大,加大处罚的明确性。

写到这我都有点气笑了,我们竟然在严肃讨论一个本质上是“我瞅你咋地”的幼儿园级别的问题。简直就是把“缺德”两个字用防水反光材料刻在了后保险杠上!这种行为,它跟技术无关,跟驾驶技巧无关,它纯粹就是一个心态问题,一个觉得马路是他家客厅,所有人都得忍着他的“行为艺术”的问题。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不是靠教育,不是靠罚款,甚至不完全是靠扣分。最终极的手段,是让他从心理上意识到,每一次他打开那个刺眼的“法宝”,都在消耗自己在这个社会里自由移动的权利。他的每一次挑衅,都是在拿自己的“人间通行证”当赌注。

当然,你非要说罚他个两万块,他可能也疼,但那不现实对不对?所以,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了。扣分,才是唯一的语言。唯一的。唯一的。让每一次不合时宜的闪光,都变成一声清脆的、扣在自己驾照上的耳光。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