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万辆,像被风一夜刮跑了。
别克GL8,曾经惹人艳羡的“MPV之王”,如今在车展边角落里安静地喘气,仿佛一夜之间成了路人甲。
讲真,这戏剧性比世界杯最后一分钟绝杀还离谱。
你信吗?
一台车能被年轻人集体“冷处理”,理由居然不是“车坏了”,而是“你不潮我不爱”。
想象一下,四五年前,GL8还在机场大门口排队等着大老板们上下车,气场拉满。
那时候,谁家有一台GL8,邻居见了都得多看两眼,觉得你要不是做生意就是官场中人。
可转眼到2024,年轻人看GL8的眼神,和看过气网红差不多,嘴角一挑,心里念叨一句“你也配快充吗?”
离谱不离谱,你自己品。
这年头,买车已经不是“动力强不强”“空间大不大”能敲定的事儿了。
就像你家老爸还在叨叨发动机多么厉害,你妹已经在问车机能不能连微信,能不能自动泊车了。
GL8的那些老本事,真没什么错。
但你要是还指望靠这些本事混饭吃,年轻人直接给你一个白眼,顺手划拉进“冷宫”。
发动机再牛,没智能,没人买账。
有次和朋友吃饭,桌上谈起GL8销量暴跌,大家边夹花生米边唏嘘。
有人说,GL8的舒适和稳重依然是板上钉钉的强项,可谁还在乎这些呢?
现在出门,开车就像带个移动大平板,不会自动泊车、不支持快充、不OTA升级,分分钟被吐槽“你这也太上个世纪了吧”。
说真的,传统车企这步棋,像极了老一代手机厂商——还停留在功能机时代,不知道用户已经在刷短视频、开语音助手了。
别克GL8的研发预算,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多年来,钱都投进发动机,搞得像在比拼谁的机器更结实,却忘了这个时代讲的是“体验感”和“上新速度”。
对比一下隔壁造车新势力,人家玩的是智能车机、车联网、生态升级,甚至把车变成了“可穿戴设备”。
别克那边呢?
还在研究怎么把发动机噪音降到最低,结果年轻人连车门都不想拉。
其实,GL8也不是没有优势。
空间大、座椅舒服、动力稳健,这些优点还在,可是这些优点已经从“加分项”变成了“及格线”。
你不智能、不网联、不酷炫,年轻人看都懒得看一眼。
别克GL8的下滑,不是产品不行,是整个世界的节奏变了。
新势力造车已经内卷到什么程度?
一年三更的系统升级,自动泊车、L2辅助驾驶、语音助手,卷得你头皮发麻。
你说GL8还在“商务范儿”,谁还买账?
有趣的是,舆论场里总有人为GL8喊冤,说年轻人太浮躁、不懂老派的稳重。
可现实就是,用户想要的不是“厚道”,而是“新鲜”。
你要是还用“我们当年”那一套讲道理,只能被时代甩在后面。
汽车圈和手机圈一样,诺基亚从神坛跌落,不就是因为没跟上智能化的节奏?
GL8的命运,倒也没什么意外。
想起去年去试驾会,新势力摊位前人头攒动,年轻人在大屏幕前自拍发圈,调试语音助手,连车门都是电动的。
GL8展台边倒是清静,两个销售员聊天,一边喝茶一边刷手机。
数据也扎心,2023年GL8销量暴跌,直接被理想L8、腾势D9这些后起之秀赶超。
讲真,这不是“产品力”的单方面失守,而是整个消费思维的代际交替。
有朋友问,老牌车企还有救吗?
你说救吧,也不是没机会。
看看大众、丰田,疯狂砸钱补课,甚至高薪挖软件工程师,把钱都砸进智能化。
你不砸,用户就用脚投票,谁都留不住。
GL8的“掉队”,其实就是一面镜子。
今天是GL8,明天谁又能说自己高枕无忧?
你要说,GL8的故事是不是有点唏嘘?
肯定唏嘘。
可现实就是这么冷酷,谁还记得你曾经多辉煌?
现在就看你能不能把“发动机信仰”转成“智能体验”,要不然,年轻人连车标都懒得认。
至于以后GL8会变成啥样,谁知道呢?
说不定哪天别克突然觉醒,来一波大升级,咸鱼翻身也未可知。
你怎么看GL8的掉队?
你还会买一辆“老派王者”吗?
评论区聊聊,别光看热闹,说不定下一辆被年轻人“冷处理”的,就是你熟悉的那个品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