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所有车企的续航发布会,都应该加一页PPT,叫《如何在我们吹完牛逼之后,不亲手把电池作成一块板砖》。
刚换的新电池半年就掉电20%,你去问老师傅,老师傅点上一根烟,眼神沧桑地告诉你,哥,不是电池差,是你每天充电都在给电池上刑,还是凌迟那种。你以为你在充电,其实你在参加一场名为“赛博朋克铁板烧”的行为艺术,主角是你那几万块的电池包。
车企们不装了,摊牌了,800V超快充,15分钟补能800里,听起来比特斯拉还像未来科技,太阳都要给它一个趔趄。但他们没告诉你,你每一次在夏天刚跑完长途,车底还烫手的时候,就把那根“赛博脐带”插上去,你的电池内部,无数的锂离子正在抱头痛哭。电解液直接被你整成了小火慢炖的浓汤,化学反应当场失控,容量嗖嗖地往下掉。
这不叫充电,这叫给电爹渡劫,而且是没人护法的那种。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钱的概念就是,能省则省。夏天地表温度60度,电池自己跑完发热再加10度,你再用一个大功率充电桩给它来个闪电战,那温度,三体人看了都得连夜重启ETO。你只是想快点,但电池的心态已经爆了。
正确的姿势是什么?是把车停在阴凉地,打开前备箱盖,让它自己冷静半小时,像个失恋的男人一样思考一下人生。等温度降下来再充,这才是人干的事。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寿命至少延长一年。
然后是那个典中典的“随用随充”。
这个概念,是手机厂商给所有用户下的一个蛊。电量低于90%就浑身难受,仿佛下一秒就要失联。但大哥,这是车,一个拉着你全家老小的铁壳子,不是你用来刷抖音的压缩毛巾。锂电池的循环寿命,是按完整的充放电次数算的。你今天用了10%就插上枪,明天用了15%又插上枪,在电池的BMS系统里,循环次数的计数器都快被你盘出包浆了。
你以为你在精细化管理,其实你在给电池刷副本,还是地狱难度的,疯狂掉装备(续航)的那种。把电量干到30%左右再一口气喂饱它,这才是正确的投喂方式,循环次数直接省一半。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没办法,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还有更蠢的,雨天充电。
我上次在高速服务区,看到一个大哥冒着雨给车充电,那个充电枪的接口上挂着水珠,跟刚哭过一样。我当时就想上去给他点一首《心如刀割》。充电口沾了水,氧化发黑都是小事,水珠顺着缝隙渗进去,跟插头来个亲密接触,瞬间短路,电池当场给你表演一个原地鼓包,这叫一把子整活。
就问你怕不怕?回家用块干布,把车和充电器的接口都擦干,一分钟都不要,能省下你几百块的维修费和一顿火锅。非要等电池废了才后悔吗!
至于充电器本身,那更是重灾区。很多人车都开到报废了,从来没正眼瞧过那个原装的充电器。线皮开裂了,插头松动了,散热孔被灰尘堵得跟盘丝洞一样。这种状态的充电器,输出的电流忽大忽小,你的电爹就像在玩心跳过山车,极板在不断地被拉扯和腐蚀。
这不叫充电,这叫虐待。每个月花30秒,把它翻过来拍一拍灰,线材破了就用绝缘胶带缠一下,跟给手机贴膜一样简单,但能让你少跑两趟修理厂。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把车当地主家的余粮,放着吃灰。很多人的电车,买回来就是为了个绿牌,一年也开不了几次。车在车库里闲置,电池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偷饿死。闲置超过三个月不给它续命,电压掉到归零,神仙来了都激活不了,直接成了一块昂贵的镇纸。哪怕你不开,一个月想起来给它充到60%,它就不会休克。
最后说说快充。
讲真,没快充这车还能开?尤其跑长途,时间就是金钱我的朋友。快充桩电流大,半小时灌进去80%,确实爽。但这种爽的代价是,电池温度飙升到50度以上,长期用,等于天天给电池做高温瑜伽,加速筋骨劳损。
天天用快充的,我只能说家里有矿,电池当耗材用,666。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一周最多用一次应急,剩下的时间,老老实实用家里的慢充,温柔地、缓慢地,让电流滋养每一个电芯。温度低,腐蚀慢,容量掉得也慢。这是一种近乎修仙的养生之道。
所以你看,决定电动车寿命的,不是那些发布会上吹得天花乱坠的CTB、CTC技术,也不是什么激光雷达和智能座舱。而是这些最基础,最不讲理,最容易被忽略的日常行为。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电池寿命的关键,也不在宁德时代,在你自己手上。
所以最好的保养方式是什么?是把车卖了,每天坐地铁,不仅环保,还能锻炼身体。
开个玩笑。最好的方式是记住,你的电爹怕热、怕饿、怕水、怕震、更怕你瞎折腾。把它伺候好了,它就能多陪你跑几万公里,省下的钱,够你再买一台手机,天天刷抖音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