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元ET增程SUV体验记:17万出头,续航1615公里
说起中大型SUV,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印象里那种大块头的车,不管是合资还是进口,随便一台落地三十多万起步。我表哥当年看上大众途昂,结果最后被价格劝退,只能转身买了辆小点的轿车。现在路上新能源多了起来,这价位也慢慢往下探。有天在我们小区门口,看见老王新提了一辆奇瑞星纪元ET,那气场还挺唬人,一问才知道不到18万就能搞定。
我琢磨着,这个价钱放在两年前根本不敢想,更别说啥高通芯片、23个扬声器、座椅自带音响这些花活儿。当时老王还给我演示了一下,说他家娃坐后排都能听到单独推送的故事声音,“晚上哄睡觉直接开环绕,比家里音箱强。”他说这玩意儿用起来比那些主打豪华感的大牌子还要有意思些。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台星纪元ET卖得其实一般,小区群里讨论的时候有人吐槽:“销量咋这么低?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查了下数据,上个月才一千五百多台,而隔壁零跑C16同级别居然卖到五六千。销售顾问倒是很坦诚:“外观没那么激进,不过比奇瑞以前那些‘套娃脸’确实好看点。”
车头那条贯穿灯带,我第一次看还有点懵——原来纯电版下面那个梯形进气口只是装饰,用不上冷却风道,也算省事儿吧。侧面拉长线条挺显档次,轮毂尺寸也够大,就是整车高度只有1698毫米,有人嫌矮。“要跟零跑C16一样高就更霸气了,”群友阿斌总爱拿尺子量参数,每次新车上市他都先扒配置表再去4S店“验货”。
空间倒是真没什么可挑,全系都是大五座设计,轴距三米。我1米82坐后排腿还能翘着,大件行李随便塞。他们家去年搬家的时候,就靠这后备厢拉过洗衣机和婴儿床,还剩不少地呢。第二排放倒直接1835升空间,有一次帮邻居运健身器材,把座椅全放平简直像个小货仓。
内饰部分嘛,说不上惊艳,就是新能源常见那种极简风格,但用料摸着厚实,不会有廉价感。有趣的是扶手箱不是连体式,是断开的设计,我第一次看到还有点不习惯。不过师傅装贴膜的时候顺嘴一句:“这种布局其实跟MPV差不多,好收拾。”估计也是为了方便清理杂物吧。
动力方面分增程和纯电两类,两驱四驱都有选项。我试驾的是增程两驱,总马力265匹,加速7秒出头;四驱的话469匹据说破百只要4.8秒。但最让我关心还是油耗问题——官方标0.7L/100km。这数字太玄乎,我特意请教过修理厂的老杨,他摆手笑道:“亏电肯定不会这么低,你真把它当混动开,也得五六升,不过续航确实长。”
实际用下来,他们家从城西跑回乡下一趟不用充电加油,中间偶尔补个电而已。据传全系配41度磷酸铁锂(国轩高科),纯电能跑200公里左右,总续航CLTC标准1615公里。当然工信部的数据水分你懂得,不过日常城市通勤基本靠插混模式,用油机会并不太多。
配置上比较冷门的一项,是23.98万版本上的单腔空气悬挂,加上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结构,还有厚厚隔音玻璃,高速巡航时安静不少。这东西以前只有30几万能享受,现在20来万能碰到也是赶巧。有段时间微信群流传一个段子:同样的钱,以前只能买燃油入门,现在直接顶配新能源,还附赠高速辅助驾驶和8155P芯片,“科技感堆满屋”。
不过吐槽也不是没有,比如仪表盘偶尔反应慢半拍,有朋友抱怨语音助手识别度一般。另外就是维修成本,目前市面配件渠道少,如果撞坏保险杠等外观件,要等厂家调货,一拖就是十天半月。“早知道这样,当初选热销款好了,”邻居媳妇边晒朋友圈边念叨,下次换车估计还是会优先考虑保有量大的车型。
最后顺嘴八卦一句,据维修圈的人讲,这批新出的磷酸铁锂包夏天暴晒温控做得不错,很少听说鼓包或者自燃情况发生,但冬季掉续航依旧难免,所以北方用户最好提前规划充电路线。而且坊间一直流传星纪元ET未来可能会推6座版,到时候选择更多一些,不至于一家三代出行犯愁。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