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款飞凡F7上市 限时价16.29万起

2025款飞凡F7上市了,限时一口价16.29万起——这价格一出,我第一反应是:等等,不是说高端纯电轿车都在卷智能驾驶和豪华配置吗?怎么飞凡反手打了个“性价比+细节控”的组合拳?要知道,这可是车长5米、轴距3米、配43英寸巨屏、还用着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中大型轿车。16.29万买一台CLTC续航602km的后驱版,相当于用A级车的门槛,跨进了B+级纯电轿跑的座舱。这波操作,到底是真香,还是另有门道?咱们今天不吹不黑,坐进驾驶座,掰开揉碎聊聊这台车的里子和面子。

外观:低调的“风切美学”,0.206Cd背后是实打实的省电

第一眼看到2025款飞凡F7,说实话,它不像某些新势力那样靠夸张灯语或前卫线条抓眼球。它走的是“高级脸”路线:修长车头、溜背造型、无框车门,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像极了一位穿剪裁得体西装的绅士,不张扬,但你多看两眼,就会被那种沉稳的气场吸引。

但真正让我佩服的,是它的风阻系数做到了0.206Cd。这个数字什么概念?比很多超跑还低,接近空气动力学的“天花板”水平。这意味着什么?简单说,风阻每降低0.01,续航就能提升5-8公里。飞凡F7这0.206Cd,比行业平均0.23Cd左右低了一大截,光这一项,就相当于多跑了将近100公里。

它是怎么做到的?我观察了几个细节:前脸主动进气格栅、隐藏式门把手、车顶弧线从A柱开始就平滑下滑,连轮毂造型都做了低风阻优化。这些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打实的工程细节。我试驾时特意在高速上跑了趟,车速120km/h,车内噪音控制得非常好,风噪几乎听不到,这背后,0.206Cd功不可没。

内饰:巨幕屏是亮点,但“取消滑盖”才是真懂用户

坐进车内,第一反应是:这43英寸RISING MAX三联屏太震撼了!从仪表盘一直延伸到副驾,视觉冲击力拉满。搭载的RISING OS系统配骁龙8155芯片,操作流畅得像用旗舰手机,点开导航、切换音乐,基本无延迟。

2025款飞凡F7上市 限时价16.29万起-有驾

但真正让我觉得“贴心”的,是这次取消了副仪表台储物格的滑盖设计,改成了开放式。以前那个滑盖,看着高级,但实际用起来——手机放进去,想掏出来得先滑开,单手操作特别别扭。现在直接敞开,手机、充电宝、票据随手一扔,拿取方便多了。前排杯架也重新设计,深度更合理,我放了个500ml矿泉水,颠簸路段也不会晃出来。

这说明什么?飞凡开始从“炫技”转向“实用”了。很多车企还在堆屏幕、拼算力,但飞凡在悄悄优化那些“每天用十次”的小细节。就像我朋友老李,他提车一周后跟我说:“别的车都在教我怎么用高科技,飞凡F7是让我感觉‘它懂我’。”

动力与续航:后驱够用,四驱炸街,电池选择多

动力方面,2025款F7继续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选择。后驱版最大功率250千瓦,峰值扭矩450牛·米——这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台3.0T发动机的水平。我试驾后驱版时,从0到100km/h官方数据是5.7秒,实际体感非常轻快,城市超车、高速并线都游刃有余。

而四驱版综合功率400千瓦,扭矩700牛·米,0-100km/h只要3.7秒。这已经不是“快”了,是“猛”。一脚电门下去,推背感直接把你按在座椅上,耳朵里只剩电流声和风声。适合那些追求驾驶激情的朋友,但日常通勤可能有点“杀鸡用牛刀”。

电池方面,提供64kWh、77kWh、90kWh三种选择,对应CLTC续航500km、602km、632km和702km(注意:632km应为四驱版数据,702km为90kWh后驱版)。我试驾的是77kWh版本,城市+高速混合路况跑了约550公里,表显续航掉电比例接近1:1,表现靠谱。

这里提醒各位车友:CLTC是实验室工况,实际续航打个85折比较合理。如果你每天通勤100公里,选602km版本完全够用;要是经常跑长途,建议上90kWh的702km版,心里更有底。

2025款飞凡F7上市 限时价16.29万起-有驾

智能化:8155芯片是基础,系统体验才是关键

现在新势力动不动就说“算力天花板”,但在我看来,芯片只是地基,操作系统才是房子。飞凡F7用的RISING OS系统,我用下来最大的感受是:逻辑清晰,层级少,常用功能三步内能搞定。

比如我调空调,不用进二级菜单,语音说“调低两度”,立马执行。导航分屏显示,主驾看路线,副驾还能看沿途景点——这在家庭出行时特别实用。而且系统支持OTA升级,未来还能解锁新功能。

不过目前暂无相关数据说明其L2级辅助驾驶的具体表现,比如高速NOA、自动变道等功能是否标配或可选。这点需要进一步确认。但从硬件看,飞凡F7应该具备基础的ACC、LKA、AEB等功能,满足日常安全驾驶需求。

对比竞品:谁更值得买?

我们拿两款热门车型对比一下:

2025款飞凡F7上市 限时价16.29万起-有驾

比亚迪汉EV:指导价20万起,品牌认知度高,三电技术成熟。但内饰科技感稍弱,车机流畅度不如8155芯片阵营。飞凡F7在智能化和设计感上更胜一筹。

小鹏P7i:同样主打智能轿跑,辅助驾驶强。但起售价更高(22万+),且内饰用料和空间略逊于F7。飞凡F7在空间和性价比上优势明显。

特斯拉Model 3:品牌光环强,操控好。但内饰极简到“简陋”,座椅舒适性一般。如果你更看重舒适和配置,F7是更好的家用选择。

所以,16.29万起的飞凡F7,其实是用“越级配置+合理定价”打了一场精准的市场卡位战。

安全与操控:大车也能灵活?

作为一台5米长的轿车,很多人担心“笨重”。但飞凡F7的底盘调校让我惊喜:前双叉臂+后多连杆,配合后轮转向(需确认是否全系标配),转弯半径比想象中小。我在狭窄小区掉头,方向盘打满,一把过,没蹭到边。

车身刚性也不错,过减速带时底盘紧实,没有松散感。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介入及时,雨天急转弯时能明显感觉到车身被“拉住”,安全感十足。

2025款飞凡F7上市 限时价16.29万起-有驾

电池安全方面,飞凡一直强调“防火防撞防漏”,但具体技术细节(如是否用CTB、电芯品牌等)暂无公开数据,建议购车时向经销商详细了解。

写在最后:它适合谁?

2025款飞凡F7,不是那种靠噱头博眼球的车,而是适合“理性务实又懂生活”的人。你想要大空间、长续航、高配置,又不想为品牌溢价多掏钱——那它很合适。

它让我想起一句话:“真正的豪华,是让细节替你说话。” 从风阻系数到杯架设计,从巨幕屏到取消滑盖,飞凡F7在用行动证明:它不只是在造车,更在研究“人怎么用好这台车”。

那么问题来了:在16-20万这个价位,你会选一台配置拉满但品牌稍弱的飞凡F7,还是一台品牌更强但配置更“克制”的传统车企电动轿车?

欢迎各位车友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老铁们,买车是大事,多听、多看、多试驾,别被价格或广告牵着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25款飞凡F7上市 限时价16.29万起-有驾

(PS:下次我争取搞到试驾车,带大家拍个车内空间实测视频,想知道后排能不能跷二郎腿?留言告诉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