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教别人造车的奔驰,开始把中国用户当“老师”了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的奔驰,好像有点不对劲。

就是那种,以前班里最高冷的那个学霸,突然有一天开始主动给你讲段子、问你要不要吃辣条的感觉。

瞅瞅慕尼黑车展上那台全新的纯电GLC概念车,那副架势,简直是把一百多年的矜持打包扔进了莱茵河,然后满脸堆笑地对着咱们中国市场喊:“老铁,看我看我!买我没错!”

这画面,搁几年前谁敢想?

那会儿的奔驰,浑身下上都写着“爱买不买”。

你跟它谈性价比?

它跟你聊三叉星徽的历史。

你跟它要大屏幕?

它回你一句“驾驶的艺术”。

可现在呢?

国产新势力这帮“野路子”上来就把桌子给掀了,冰箱、彩电、按摩椅、无人机停机坪……恨不得给你在车里开个海底捞。

那个教别人造车的奔驰,开始把中国用户当“老师”了-有驾

奔驰这位“老钱贵族”一睁眼,发现家门口的广场舞都比自家的晚宴热闹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台堪称“基因突变”的纯电GLC。

你可别天真地以为这只是个简单的油改电。

这家伙,简直是把中国消费者的“吐槽大会”会议纪要当成了产品说明书,而且还是重点批注、连夜整改的那种。

就说那个空气悬挂,以前可是S级的“传家宝”,想在GLC这种级别的车上见着,基本等于痴人说梦。

现在不光给你安排上,还捎带个后轮转向。

这玩意儿有多香?

简单说,就是让一个五米长的大块头,在老城区的犄角旮旯里也能一把调头,丝滑得像刚抹了护发素。

那个教别人造车的奔驰,开始把中国用户当“老师”了-有驾

奔驰这一手,直接让那些天天标榜自己是“驾驶机器”的对手们集体破防,心里估计在骂:说好的拼刺刀,你他娘的怎么开高达了?

当然了,奔驰的看家本领——折腾豪华感,这次直接奔着“晃瞎你”的目标去了。

以前总说奔驰“买内饰送车”,现在干脆是“买灯送车”。

942颗LED组成的中网,再加上那个大到可以当信号灯的星徽标,晚上开出去,你就是漆黑里最亮的那颗星。

这哪是车灯,这分明是移动的城市之光,生怕别人不知道你开的是台大奔。

你以为这就到头了?

高潮部分才刚开始。

国内用户不是嫌屏幕小吗?

那个教别人造车的奔驰,开始把中国用户当“老师”了-有驾

行,奔驰这次不跟你扯什么英寸了,直接用“米”当单位。

一整块超过一米的巨幕,从方向盘后面一直铺到副驾手套箱,而且还不是像某些品牌那样,拿个大平板往中控台上一杵就完事,丑得像是后装市场的汽配城风格。

奔驰愣是把这块巨幕和内饰设计融为了一体,那感觉,就像是科幻片里的星际战舰驾驶舱。

这一下,算是把“科技豪华”这四个字给玩明白了。

至于中国市场最喜闻乐见的“加长轴距”,奔驰这次更是心领神会,直接给你干到了六座布局。

这下好了,后排别说翘二郎腿,开个小型茶话会都绰绰有余。

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用户,看到这个估计眼睛都直了。

那个教别人造车的奔驰,开始把中国用户当“老师”了-有驾

这种对空间利用的极致压榨,简直比研究了十年中国家庭的用户体验总监还懂行。

看到这,你是不是觉得奔驰这波操作,姿态低得有点不像话了?

曾经那个引领汽车工业一百多年的巨人,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会看人下菜碟了?

没办法,市场的毒打,比任何MBA课程都管用。

你看看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月度销量榜,BBA三巨头加起来,可能还打不过人家一个新势力。

再不放下身段,就只能被消费者放下了。

那个教别人造车的奔驰,开始把中国用户当“老师”了-有驾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永远的王座,只有不断的攀爬。

奔驰的这次转身,你说它是“自降身价”也好,“向市场低头”也罢,但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百年老店在面对全新挑战时,所表现出的惊人适应能力和求生欲。

它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倚老卖老,而是选择跳进这个最“卷”的泥潭里,和年轻人一起摸爬滚打。

当然,肯定有人会嘀咕:一个这么“懂”中国市场的奔驰,还是那个纯粹的奔驰吗?

它的“德味儿”还在吗?

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一个学会了用筷子的外国人,还算不算外国人一样。

真正的“味儿”,从来不在于形式上的固执,而在于骨子里的精髓。

只要那份对豪华的理解、对驾乘的调校、对安全的偏执还在,那么它披上一件科技的外衣,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台全新的纯电GLC,就像是一个修炼百年的武林宗师,突然有一天学会了打电子游戏,而且还打成了全服第一。

它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对手:你们玩的这些花活儿,我不是不会,只是以前不屑于玩。

现在我下场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这场大戏,我看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