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这般嘀咕:座驾一年下来溜达不到一万公里,甚至可能五千都打不住,4S店那套流程化的养护,真有必要照单全收吗?
每次进店“体检”,瞅着账单上五花八门的项目,心里总犯嘀咕,这银子是不是撒得有点冤枉?
你说彻底放任不管吧,又怕爱车闹脾气,毕竟谁也不想在节骨眼儿上掉链子。
可要是完全听从4S店的“圣旨”,那养护费用搞不好比油钱还高,想想就脑仁疼。
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从4S店的立场来说,他们自然盼着您一丝不苟地遵循养护手册。
说白了,养护可是他们重要的营收来源。
而且,他们也得对您的行车安全兜底,万一因为养护不当出了岔子,他们也难辞其咎。
可换位思考,从车主的角度出发,一年溜达不到一万公里,车子很多零组件的使用率都相当低。
机油、滤清器这些家伙事儿,还没怎么操练就卸磨杀驴,着实有点暴殄天物。
这就好比,一罐子咸菜,还没咂摸出味儿就过了保质期,丢了怪可惜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中间的度,该如何拿捏呢?
咱先聊聊机油。
机油这玩意儿,就好比人的精血,搁久了会变质。
但变质的速率,跟你跑的里程数息息相关。
一年跑个七八千公里,机油的性能衰减肯定不如跑三四万公里那般迅猛。
所以,如果您用的是全合成机油,大可酌情考虑一年或者一年半“换血”一次。
不过切记,定期“验血”,瞅瞅机油的液位和成色,要是发现苗头不对,该换还得换。
空气滤芯和空调滤芯也属同理。
这俩哥们儿主要职责是过滤空气中的悬浮颗粒。
如果您常在空气质量上乘的地界儿驰骋,那滤芯的寿数自然会更长一些。
可以自行定期“体检”一下,看看是不是污浊不堪。
要是只是沾了点浮尘,掸一掸还能继续效力。
当然,一旦发现滤芯已经乌漆嘛黑,或者车内有异味飘散,那就麻溜儿地换了吧。
再叨叨几句防冻液。
这玩意儿,不光能御寒,还能防锈、抗腐蚀。
通常来说,防冻液的更替周期是两三年。
但如果您一年跑的里程寥寥无几,不妨宽限到三四年。
但务必记得,定期查验液位,确保在正常区间。
还有刹车油。
刹车油这厮,吸水性较强,水分一多,会削弱刹车性能。
因此,即便您跑的里程屈指可数,也建议两年左右更换一次。
毕竟,刹车这事儿,关乎身家性命,可不能马虎。
与普遍认知相悖,低里程的养护,更需留神的是橡胶部件的老化。
譬如轮胎,纵然您跑的路程不多,但岁月催人老,橡胶也会老化、龟裂。
所以,要定期查验轮胎的磨损程度和胎压,发现端倪及时更替。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矛头指向“4S店宰客”时,是否忽略了他们也肩负着一定的责任?
他们需要为车辆的安全背书,需要对车主负责。
当然,这绝非意味着他们可以信马由缰地增设养护项目,漫天要价。
说穿了,破解这个难题的关键在于车主自身要多储备一些汽车养护的知识,学会甄别哪些项目是真正需要的,哪些是可以适当延缓的。
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既不挥霍银两,又能确保车辆的安全无虞。
仅从养护这一个切口来看,便能窥见,人和车之间的关系,也颇为玄妙。
车是工具,但亦是伙伴。
该省的省,该花的还得花。
归根结底,安全才是王道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