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近车圈的重磅瓜,那绝对得聊聊丰田赛那这个传说中的“加价之王”忽然跳水的事儿了吧。
前两年,谁提赛那,不是把手放后脑勺、嘴角微扬,就差在朋友圈晒发票证明自己是“有赛那的人”了。
当时,有豪气的家里急着要大空间,甘愿多掏四五万,哪怕是抢着交订金,转头还可能被店里放鸽子,气得直拍桌子。
好嘛,一眨眼的工夫,昔日高不可攀的神车,价格直奔“地板”,恨不得贴着地皮飘过去,22万出头就能整一个裸车,和两年前的热度比,简直天壤之别。
敢问,这钱省得是不是有点太诡异了?一辆能加价都抢破头的大七座,现在像找对象一样降低门槛,真是让人一时半会儿有点迷糊。
但话说回来,这种行情的逆转,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风头太猛,国产MPV那叫一个势不可挡,五六十万的理想L9满大街跑,广汽传祺M8从商务到家用也抢了不少饭碗。
大家逮着赛那降价,别克GL8和广汽传祺销售小哥都一阵眼红,生怕自家门口的面包被抢得只剩渣渣。
你要说本来赛那就是靠品牌溢价在收割“爱面子”的家庭,现在大家“性价比信仰”一上头,赛那这棵老树都开始摇晃了。
想当年那句话:“买得起赛那,心里还虚着省油呗。”现在脖子一歪,“赛那也跑不掉了,白送都得挑毛病。”
但实话实说,降到这价位,赛那到底还是赛那,该有的气场还挺唬人。
我上周溜达去4S转悠了一圈,展厅里那辆白色赛那立在那里,感觉瞬间把别的车都比“矮”了半头。
大个子五米一的长度,停在那空间感杠杠的,旁边的GL8有点小兄弟既视感。
但是细看下来嘛,这内饰摸起来真没啥豪车质感,塑料感满满,表面工艺也一般般,完全谈不上什么“优雅的高级”。
中控屏那反应速度吧……有点像爷爷用智能机,开机要等半天,看得人忍不住抠手。
销售说“耐用”,但你要真是喜欢科技感——那还是绕道吧。
话说回来,七座到底是不是骗局,这个吐槽近几年在宝妈圈和车友群里传疯了。
试驾时我特意坐了第三排,实际膝盖已经顶到前排座椅,成年男子坐满的话,那真是“膝盖杠杠给力”,不等下高速估计先崩溃。
成年人只能短途“凑合”,长途就别折腾了,后排更适合小朋友或者老人。
不过实用性而言,后备箱空间还是没打折,两只大件行李箱随便塞,要是全家出行,不用担心行李没地方装。
前两排就舒服多了,第二排座椅还带腿托,横躺是没问题,真想打个盹也能如愿以偿。
当然,油耗这方面丰田还是有两把刷子的,销售小哥拿出小算盘,算得明明白白:一年开两万公里,油钱能“省下几千”。
油耗经济性确实让不少顾家型用户动心,省钱永远是王炸。
但高速上,动力输出一强,发动机嘶吼声可不含糊,隔音也不算太高级。
长途驾驶体验,和国产新能源那种“静谧行驶”对比,老旧的机械质感分分钟显现。
讲智能化,赛那确实有点“爷爷看孙子”的味道。
销售自己都说,这车在车机系统和智能驾驶上,真不如新势力那些“会聊天”的“聪明车”。
语音控制时灵时不灵,偶尔讲段子还真能把车机整懵。
安全配置够多,但实用价值有点“打折”,像车道保持到弯道就歇菜。
不是说赛那不安全,更多的时候靠“人靠谱”,科技感真没法点赞。
就这个价,把车看的纯是个“搬运工具”,家用省心最重要。
买赛那的人,现在大多是看重那份“实诚”,又或者是对丰田的品牌情怀还没有断舍离。
毕竟丰田多年口碑,车子耐造,修起来便宜,也不会天天进厂。
可你说真要追求科技娱乐,还有智能化,那满大街的阿维塔、小鹏、理想、问界,都能让你把车当“大号手机”玩着。
就像现在家里的阿姨也能用语音做菜一样,谁还忍受车机反应慢半拍?
把话绕回赛那降价,满心欢喜时也不得不问一句:这是车企“诚意促销”还是说不得不面对的“割韭菜局”?
之前的溢价过热,等到市场冷静如水,大家都开始“性价比”优先了,不降价还能卖得动?
国产MPV加速自主革新,新能源把油车逼得直喘气,丰田这回也只能“忍痛割价”,用户反而能捡不少“实惠”。
但便宜了,选不选,还是要看具体需求,别只顾着“省钱”后悔。
说白了,“第三排到底能不能坐人”这事儿吧,不光是赛那的问题,几乎每个七座MPV都逃不掉“鸡肋”的命运。
空间尺寸有物理极限,那点腿部空间就是让你权衡一下家用和应急。
真要七座全员舒坦,得上加长或者价格再飙一波,家里有“高个子亲戚”还得提前“打报告”。
赛那第三排更多充当“临时客席”,偶尔坐坐不是问题,天天满座就是虐了。
内饰科技感这块,也不是说丰田完全不行,而是跟国产新势力造车完全是两种画风。
赛那更像是“老派绅士”:你让它陪吃饭谈天行车,啥“AI助手”、“智能小芸”统统没有。
对于“不喜欢折腾小白科技”的家庭而言,稳定可靠才是王道。
但年轻人入手,估计“第二天就后悔”,谁不希望车里能连微信、能刷抖音,还能聊段子?
定位不同,选择也自然分野。
现在买赛那,很明显是面向那些“既要省心又不想折腾”的实用派。
价格降了,但科技没跟上,这是不是“焕发第二春”,还真不好说。
你说将来丰田会不会升级下车机系统、搞点互联网花样?难说。
市场压力鞭子又抽得紧,品牌方是不是会推新款,谁都得等等看。
不过眼下,买赛那图的是省油、空间,不在乎科技和外观的那拨人,现在终于可以“合理消费”了。
一分价一分货,市场该怎么走,还得交给时间。
回头再看价位,从当初的加价四万卖不够,到现在直降十万,谁还敢说车市不卷?
国产MPV已经把传统合资刺激得连夜改价,如果后续继续下探,不排除更大的“水花”。
但品牌积淀不是一天就能清零,丰田还是有不少死忠用户。
总归一句话,“白菜价买赛那”,以后可能会是车圈爬梯子时的段子了。
想省心、要大空间,赛那还就有点“独一份”。
如果特看重智能体验、玩车科技,国产新能源那是趋势,早晚是大势所趋吧。
挑车如挑朋友,为了“省油兽”,牺牲点娱乐体验,其实也算不上亏。
你想要啥,车企给不了,就只能自己权衡。
总归咱车买下来,是生活工具,不是面子道具,不如选自己心里踏实的那款。
赛那降价成了新常态后,家用需求确实得到了满足,也让预算有限的家庭能有更多选择。
不过科技体验和空间的局限,依旧是不得不承认的短板。
国产新能源那些耀眼的智能化,正在挑战老品牌的王座。
谁会成下一个加价神车,谁会把价格打到“地板”,还得看谁最懂用户。
那么问题来了,疫情过后,车市能不能回归理性,丰田赛那到底能否继续抢滩撩动消费者心弦?你怎么选择,有啥看法?不妨在评论区说说——是省钱优先,还是科技体验当道?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