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周涛:北京现代破局突围,坚守初心重塑市场格局

吴周涛:北京现代破局突围,坚守初心重塑市场格局

吴周涛:北京现代破局突围,坚守初心重塑市场格局-有驾

当“内卷”成为汽车行业的高频词,价格战、智驾战、流量战轮番上演,北京现代却在这场混战中走出了一条独特路径。吴周涛作为北京现代的掌舵人,用“创新”与“坚守”两把钥匙,打开了企业转型的突破口。

产品突围:从“硬核配置”到“用户本位”

成都车展上亮相的第五代胜达,堪称北京现代的转型缩影。这款中大型SUV将硬派越野风格与城市美学结合,搭载2.0T+8AT动力组合和HTRAC四驱系统,兼顾城市通勤与轻度越野需求。车内配备双12.3英寸曲面联屏、30项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甚至加入UV杀菌舱等健康配置,把“用户需求”刻进产品基因里。

新能源领域,北京现代同样动作频频。高性能电动车IONIQ 5N首次引入中国,展示其在电池技术和智能驾驶上的积累;2024款库斯途则瞄准家庭出行痛点,优化空间与舒适性。这些产品背后,是北京现代“油电并行”的务实策略既不放弃燃油车市场,又在新能源赛道加速追赶。

战略转型:从“本土研发”到“全球出口”

吴周涛多次强调的“在中国,为全球”战略,正在重塑这家合资企业的定位。过去依赖引进海外成熟车型的模式已被打破,北京现代开始扎根中国做研发。现代汽车集团与北汽集团联手增资80亿元,支持其在烟台技术中心开展电动化、智能化攻关,计划2025年推出首款纯电车型。

更值得关注的是海外布局。2025年上半年,北京现代出口量同比增长200%,全年目标锁定5万辆。通过将中国生产的车型销往全球,企业既消化了过剩产能,又为国内转型争取了时间。这种“内外双循环”的打法,让北京现代在合资车企中显得独树一帜。

管理革新:打破“合资效率魔咒”

吴周涛:北京现代破局突围,坚守初心重塑市场格局-有驾

传统合资企业常被诟病决策迟缓,北京现代却通过组织变革破解了这一难题。现代汽车专门成立中国战略事业部,由北京现代总经理吴益均统筹管理,中韩团队实现“一元化”决策流程。研发CTO直接参与产品规划,让技术响应速度提升数倍。

这种效率在营销端同样体现明显。面对Z世代消费者,北京现代不再依赖传统广告轰炸,转而通过私域流量运营、用户共创活动,把年轻人的真实需求反馈到产品迭代中。第五代胜达五年研发周期里收集的1200万车主数据,就是最好的例证。

初心坚守:品质不是口号而是底线

当某些车企为降本牺牲质量时,北京现代反而高举“真质”大旗。从燃油车的“真省油、真耐用”到新能源车的“真续航、真安全”,每个承诺都经过极端环境测试验证。第五代胜达上市前的5000公里品质大考、阿尔山冰雪试驾,都在证明这家企业对质量的执着。

这种坚守背后是现代汽车连续三年蝉联J.D.Power质量前三的底气,也是北汽集团深耕新能源的技术积淀。吴周涛说得好:“参数表的数字跃进容易,难的是每颗螺栓的扭矩精度。”这种“毫米级”的造车哲学,或许才是对抗行业浮躁的真正武器。

未来战场:在变与不变中寻找平衡

面对行业巨变,北京现代选择“两条腿走路”:既加速智电转型,又优化燃油车体验;既拥抱本土化创新,又坚持全球品质标准。2025年可能成为关键转折点首款纯电车型上市、出口目标冲刺、新能源矩阵成型,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吴周涛的战略眼光,或许可以用他引用的一句古语概括:“广地、富民、博德”。拓展全球市场、深耕本土需求、坚守用户信任,这三重策略正在将北京现代推向新的高度。当潮水退去,那些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终将在洗牌后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