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车南下11月首批配额落地,港珠澳大桥自动化停车场启用,跨境自驾打造大湾区新格局
“粤车南下”终于有了实质进展,这场政策的背后,广东车主的心已经蠢蠢欲动。10月初,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在一场行业交流会上坦言:“我们想让更多广东私家车主,一脚油门就驶进香港。”这个说法一出,不少车主在群里激动回复,“如果真能11月成行,周末就能自己开车去中环吃点心了!”陈美宝还透露,机场管理局已安排港珠澳大桥口岸自动化停车场在同月启用,计划同步开放市区入境,极力推进跨境自驾便捷通道。闺蜜小李去年刚考了驾照,她这两天翻手机,看到停车场外观实拍图,说:“这种停好车直接转乘机场大巴的场面,光用想象都冒着科技感。”
广东车主最关心的还是实际操作细节。自七月政策公布后,一直传“南下”争取11月落地,这回确认初期每日限额100辆,可驶入香港市区。小区宝妈群里早已开始讨论,“名额才100,怎么抢?”陈美宝在行业内部会上给过细节:车辆入港前必须买第三者保险,还要预约到内地指定验车中心。“前头港车北上已经有了流程,南下不会卡太久。”作为持续优化互惠举措,粤港两地的政策协同更加顺畅。新一期例会上,王经理边圈出相关要求边吐槽:“我这台SUV尺寸太大了,能不能放宽点?”有趣的是,香港食肆、酒店业、本地旅游圈也在积极合作,准备更贴心的自驾攻略及停车优惠。
科技感十足的自动化停车场是大家关注的亮点。两座新启用的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停车场,总共可以容纳约1800辆车。现场实拍图都流到朋友圈,还有同事分享了自己亲测:“停车场全程无需自己泊车,工作人员只让你把车开到指定点,直接刷码缴费,钥匙一丢就能走。”更方便的是,接驳巴士会带旅客直接进机场禁区,实现无缝衔接。部门例会讨论到充电桩配置,现场不少电动车主关心:“国标、欧标都能充吗?”近期,运输署已升级全港绝大部分停车场的识别系统和电子支付接口,还计划提升充电桩技术覆盖面,细节上确实是拉满了效率。对我来说,去年带家人经港珠澳大桥去迪士尼,最困扰就是找停车位和长时间等待,现在想想,如果南下的配套能如此便捷,节假日出行就能省不少心。
“港车北上”也持续有新安排。10月13日起,获批港车免去了封闭道路通行证的手续,直接就能上路,预计惠及10万辆车主。更值得一提的是,每周二和周三已不要求预约,大桥出行前往广东变得更加顺畅。同事Wendy在微信群里说,“我爸妈退休后经常港车北上探亲,这下办手续至少省了半天,真的方便!”而“澳门口岸泊车转乘”与“深圳湾一次性特别配额”也跟进了相同新规。做HR的闺蜜后来吐槽说,“数十万辆来回,政策一通顺,我们写流程说明都省事。”这些改革,不只是数据一点点变化,更体现了各方主动打通“融通最后一公里”的努力。

整体来看,“粤车南下”配合“港车北上”,正在逐步铺展大湾区自驾双向新格局。不仅是粤港居民换个方式出行,还是口岸智能化设施、保险、驾照、停车场管理等细节协同的集中呈现。港珠澳大桥城际流动,各地司机之间,已经不再“隔山打牛”,而是真切落实“一小时交通圈”。行业内部会议上,陈美宝还提出,如果2026年“访港停车场”完工,更多城市配套将发挥作用。我的碎嘴经验也得插一句:像去年带学生参观港澳企业时,最苦恼出行衔接,未来政策落地后别说授课,带班活动都能多出几条新线路。
延伸来看,粤港自驾跨境已不只是政策实验,而是实打实的流量互通。据信息来源称,目前“港车北上”受益车辆已超10万辆。下阶段,“粤车南下”每日配额为100,预计将逐步扩容,带动交通相关产业与区域旅游增长。观点很明确——双向融合、自动化停车、智能支付和充电技术的落地,是大湾区互联互通的真实写照,也为“大湾区生态圈”打开新一格。标题里的落地与启用信息,恰恰对应了政策从纸面到实际的关键跃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