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大众发布了全新一代速腾L,通稿写得那叫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什么德系品质的极致演绎,什么智慧座舱科技感扑面而来。是是是,都对,但感觉就像是方便面包装上的“图片仅供参考”,话没错,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时代变了,大人。
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那个大家坐下来,你好我好大家好,比比谁家多两个喇叭,谁家座椅缝线更密集的存量市场了。现在是什么?是黑暗森林,是修罗场,是你死我活的吃鸡大赛。所有人都杀疯了,每个人都把“掀桌子”当成了基本操作。你看那边比亚迪秦L,直接把混动价格干到了998,那不是来做生意的,那是来砸场子的。你再看这边小米,雷军老师拿着AK47对着友商一顿突突,高喊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后面新势力发的车,就是连桌子上的蜡(乐)烛(道)都没放过。
这简直是要把人往死里逼!
在这样一个所有人都“颠了”的时代,你再去看速腾L,就会发现它身上有一种非常古典的,甚至有点可爱的“体面”。它就像一个武林世家出身的名门正派,还在一招一式地讲究“德系品质”,还在强调“严丝合缝”的内功心法。而外面,一群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邪派高手,已经掏出了加特林菩萨和RPG道祖,对着整个武林进行无差别火力覆盖。最好的防御不是金钟罩铁布衫,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所以大众的核心矛盾是什么?是它还在用旧世界的地图,在新世界的规则里航行。它手里的“德系品质”,就像一块顶级的压缩毛巾。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这块毛巾本身质地优良,工艺精湛,但需要市场的“水”——也就是消费者对“德系”两个字的信仰——把它泡开,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过去,这水很足,大众两个字就是金字招牌,就是一种品牌玄学。大家认这个,觉得高级、耐用、有面子。
但现在,水被抽干了。新势力们用无穷无尽的“整活儿”,用匪夷所思的价格,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彻底带偏了。大家开始关心冰箱彩电大沙发,关心你的AI能不能给你讲笑话,关心你的自动驾驶能不能躲开小区里突然窜出来的狗。这时候你再跟他说“你看我这个关门声,多浑厚,多德味”,他只会觉得你这人有点不务正业。
当然,我不是说速腾L不行。恰恰相反,我作为一个已经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我非常理解买速腾L的人。因为我真的开过那些花里胡哨的车。讲真,那些大屏幕,一开始玩两天确实新鲜,后面开车的时候我根本不会多看一眼。说真的,我最近腰不好,那个座椅的腰托对我来说比什么都重要。至于智能驾驶?我的妈呀,国内这个路况,尤其是夹杂着无数“雷电法王”版老头乐的混合交通,你把车交给AI,那简直是把命交给了阎王爷的摇号机。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一个风骚走位的大爷,能让全世界所有的AI模型集体宕机,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所以你说谁才是真正的驾驶大师?是系统,还是大爷?是大爷,永远是大爷。
扯远了。拉回来。对于速腾L的目标用户来说,他们要的根本不是那些虚头巴脑的科技表演。他们要的是一种确定性。一种“这车开出去不会坏在路上”、“万一被撞了能保命”、“过几年卖掉还值点钱”的稳定预期。这种稳定,就是大众多年来用无数桑塔纳、捷达、帕萨特在中国市场上建立起来的“德系祖传染色体”。这是一种信仰,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速腾L的“智慧座舱”和“驾驶辅助”,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策略。它必须有,因为别人有,你没有就是落后。但它又不必做到顶尖,因为它真正的用户根本不靠这个做决策。这就叫“人有我有,但我不靠这个活”。这是一种非常拧巴但又非常聪明的生存之道。它守着自己的基本盘,看着外面的世界打生打死,它就默默地把自己的护城河挖得再深一点。
加大加大加大。
所以速腾L在这个A+级家轿市场,扮演的不是一个开疆拓土的将军,而是一个守成之君。它所有的升级,所有的改变,核心目的只有一个:稳住那些相信“德系”两个字代表着某种秩序和可靠性的基本盘用户。在一个人人都在修仙,追求一步登天的时代,它还在老老实实地筑基。这种坚持,在今天看来,你说它是落后也行,你说它是清醒也行。
但能过,就是能过。就问你气不气?它可能赢不了未来,但至少它不会在今天就暴毙。在一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时代,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胜利。至于那些更宏大的叙事,那些星辰大海,还是交给那些心态爆炸的友商们去卷吧。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