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着7X新款,电量剩下三分之一,突然一阵轻微嗡嗡声从车尾传来,像是电机在偷偷提醒你,别贪快,别贪快。这车续航王八百多公里,是真够牛了,但背后要撑起这数据,拼的可不是空口说白话。
我在4S店里跟销售聊,他们嘴上讲这车改动不大,就是电池和电机提升,价格小涨,也属于情理之中。销售一脸认真跟我说:咱这七座SUV,802公里那版本,市面上同价位车型没几个能打。你说实操能不能达标?得看用车惯了。估算一下,802公里续航是在2百千瓦时大电池的支撑下实现的,厂商官方CLTC循环工况这种估计,实际表现一般还是要打个折扣,体感下来大约700多公里靠谱,这个样本有限。
我就问他,那跟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官方713公里)比,差别在哪?他笑了笑:极氪7X用的是21700电池颗粒,跟特斯拉更偏向21700或者4680不完全一样。极氪采用900V高压架构,这就好比是高速公路上的多车道,充电快得多,官方说充五分钟可加300公里续航,这个参数听起来挺爽,但碰上冬天或者国庆出行高架堵车,实际体验就另说了。
现场有同事凑过来插话:我看实操差别,一般用户可能感觉差不多,但细节上,比如加速响应和能量回收,特斯拉更老练,极氪7X就是SUV定位,稳重更中庸。他补充一句:而且极氪7X的增重挺明显,从2280千克涨到2470千克,电池容量显然是把车撑重了,这对操控和能耗都有影响。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之前我写过极氪智能驾驶还停留在辅助等级,这次看到它申请的全域智能驾驶身份,有点大了,后来想想也没那么夸张——毕竟新增了车顶激光雷达,搭配英伟达Thor-U芯片,新车能涵盖高速、城市以及多场景自动泊车,差不多就是品牌第一次打出了全域这块牌子,但有些实用场景还得看软件调试和数据积累,毕竟自动驾驶的质量很依赖底层地图和传感器融合,真能用到什么程度?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城市雷达盲区怎么保障,没细想过。
电机和电池升级,供应链这块其实挺微妙。你想啊,就像厨房厨具升级了,刀具切得再准,食材如果不新鲜,味道也没戏。极氪这两年跟电池供应商磨合,采用的是宁德时代最新镍钴锰配比电芯,据说稳定性提升不少(体感),这对续航和寿命特别关键。但供应链风浪从没平息过,半导体短缺、电池原材料涨价都给厂家压力。研发就像烘焙师调整配方,不断平衡成本和性能,哪天电池要涨价5%可能就会变成车型价格涨幅里的一部分,你懂这种游戏规则吗?
左摇右摆,我也发现同级别比如小鹏G6续航755公里,但它在智能座舱和车机交互上下了大工夫,极氪则侧重续航和动力性能。两车用料和调校的风格都有差异,前者更科技感爆棚,后者偏稳重。你觉得用户会更喜欢哪种?我自己更倾向那种驾驶感和续航硬核一点的设计,但对部分人来说智能助手多点,体验立马不一样。
我在心里默算了一下,按官宣的电池容量103千瓦时级用电成本,假设电价0.8元/度,百公里电费大约6.4元左右,跟油车比起来算是划算,但综合维修保养、保险及折旧算下来,月均花销还是个问题。你平时出门真的能跑出那个标称续航吗?
谈个小插曲,上次跟修理厂师傅聊天,他翻了翻手里的极氪用车数据,说电池包低温下表现有点拖后腿,换句话说,冬天续航缩水比夏天明显,充电时间也会变长——这点厂商宣传里明显没提。你说这种事,厂商是不是都故意避谈?
轮毂尺寸19到21英寸自由选,我个人觉得21寸太大了,遭遇坑洼路明显颠,舒适度打折扣,不知道你有没有换过大尺寸轮毂的感受?顺便说句,这次红色制动卡钳选装让我想到,好多人买车最后装饰都成了自己造型的脸谱,真有必要吗?不过说实话,买车本来就是人性化选择的集合。
我觉得这版7X的扩展,重点像是把补能速度和续航当成了王牌,前提是电池包容量增加和电机功率提升,是以牺牲一部分轻巧感和底盘灵敏度为代价换来的。是否所有消费者都买单?还有待观察。
对了,提下拖车钩,官方选装隐藏式,这也是首次亮相,但具体牵引参数没公布,我估摸着也不会特别能拉啥大货,毕竟整车接近两吨半重了,你开这么大SUV带它去露营拖房车啥的应该挺拉风,但……谁家的周末爱这么折腾,车不就是日常通勤和偶尔走走吗?
这车数据光鲜亮丽,智能和动力都有得意之处,现实用车中能否根据你的需求和惯匹配,还是个问题。想想我那次试驾结束,雨天溅起一地水珠,在车灯下折射成一圈圈散开的涟漪,这车的续航到底能否撑过我那场突如其来的远行,也许只有时间答吧。
你呢?觉得在续航、动力和智能辅助里,你最看重哪个?会不会介意多花点钱买大家伙的更大电池,却降低了灵活性?还是说,充电快一点,能跑远一点,就够了?这个真没标准答案,留给时间和市场去慢慢解答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