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非要买本田,我该怎么告诉他,时代变了?

这年头最容易引发家庭矛盾的,除了催婚催生,可能就是买车了。

你爹妈那一辈,聊起车来三句话不离德系日系,张口“皮实耐用”,闭口“保值率高”,仿佛一辆本田丰田能当传家宝,开到天荒地老。

而你眼里,这些所谓的“神车”,车机卡得像上世纪的诺基亚,智能驾驶约等于没有,内饰设计土得能直接下地插秧。

你跟他们科普“冰箱彩电大沙发”,他们觉得你败家;你跟他们讲“智能座舱OTA”,他们觉得你在说火星语。

代沟这东西,在买车这件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代沟的本质,其实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和另一个时代的开炮。

最近本田CR-V搞了个新款,叫什么“荣耀版”,听着挺唬人,结果定睛一看,好家伙,荣耀就荣耀在换了几个车身颜色,升级了一下跟没有也差不多的车机。

燃油版十四五万起,混动版直逼二十万。

这操作,骚得就像在ICU门口蹦迪,主打一个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更魔幻的是,这价格你往隔壁国产新能源展厅瞅一眼,一堆车能把你CPU干烧了。

十几万的价格,续航动不动五六百公里,屏幕大得能看世界杯,语音助手比你对象还听话,冰箱彩电按摩椅恨不得给你全配齐。

我爸非要买本田,我该怎么告诉他,时代变了?-有驾

下个月还有更狠的领克08要上。

这种对比,就像你拿着把诺基亚跟人炫耀砸核桃有多硬,结果人家掏出iPhone 15 Pro Max开始玩《原神》。

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

本田CR-V这次的“荣耀”,荣耀给谁看呢?

说白了,就是给那些还活在上一个时代,坚信“合资”两个字自带光环的人看的。

这是典型的路径依赖,也是品牌溢价最后的倔强。

我们用【半佛财经分析框架】来扒一下这事儿的底裤。

任何商业现象,先问两个问题:“它不这么做会死吗?”和“谁从中最赚钱?”。

对于本田来说,CR-V是它的现金奶牛,是基本盘。对这种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风险极高。万一改砸了,老用户不认,新用户不买,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微创新”,换个颜色,改改中网,升级个不痛不痒的功能,然后包装成“新款”,继续收割那些对品牌有路径依赖的用户。

它不这么做,短期内不会死,但这么做,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榨干品牌最后一点剩余价值。

那谁在赚钱?

当然是厂商和4S店。品牌溢价这东西,就像五星酒店的蛋炒饭,吃的是环境和自信,而不是那几颗米。每一分溢价,都是厂商的利润,都是信仰的税收。

消费者呢?消费者在为这个“信仰”买单。

我们再拆解一下利益相关方:【平台、商家、用户、监管】。

平台(本田)的算盘是,用最小的投入维持住高毛利产品线,能拖一年是一年。

商家(4S店)是最难受的,他们夹在中间,一边是厂家压下来的库存和销售任务,一边是进店就拿国产新能源对比的消费者。销售顾问的话术越来越苍白,除了复读“我们这车保值”、“我们发动机技术成熟”,已经不知道该聊啥了。

用户被清晰地分成了两拨。

一拨是“存量用户”,他们买的是一种确定性,是对过去二十年“本田=可靠”这个心智钢印的路径依赖。他们要的不是惊喜,而是别出乱子。

另一拨是“增量用户”,也就是年轻人。他们压根没有这种历史包袱,他们的标准简单粗暴:同样的钱,谁给我的东西多,谁给我的体验好,我就买谁。你跟我谈品牌,我跟你算电费。

监管则是在背后推了一把,各种新能源政策,等于是在给国产厂商疯狂上Buff,顺便给传统合资车企的油箱里掺沙子。

所以你看,CR-V的困境,不是它一辆车的困境,而是整个合资燃油车时代的缩影。

它们就像一个当年靠着一身肌肉打遍天下的拳王,现在老了,打法没变,体力也跟不上了,但还端着架子不肯承认。而台下冲上来的新选手,不跟你拼拳头,他们直接掏出了激光枪。

降维打击,从来不讲武德。

国产新能源这波打法,就是典型的【快种快收】。一个新功能,市场反应好,马上全线OTA;一个新车型,销量不达预期,半年后马上出改款,或者干脆另起炉灶。主打一个快速迭代,小步快跑,错了就认,挨打立正,然后用十款车型的失败,去赌一款爆款的成功。

它们是在用互联网的逻辑做汽车。

而本田这种传统巨头,一款车型的换代周期是五年,一个决策流程能走半年。这种效率,在今天的中国市场,就是活靶子。

更有趣的是,过去合资车企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这玩意儿就像一份体检报告,以前大家看不懂,只能听医生(4S店)的。现在新能源把这事儿给掀桌了。

发动机、变速箱,电车压根就没有,直接给你把病根刨了。电机响应速度、平顺性,吊打你几十万的燃油车。

至于底盘,国产车企早就在疯狂挖人、逆向研发、重金合作,不说全面超越,至少在十几万这个价位,已经做到了没短板。

合资车企的技术壁垒,正在被一点点磨平。当技术优势不再,那剩下的品牌光环,还能撑多久?

屏幕小点。

车机傻点。

油耗高点。

有什么关系吗?

有关系,关系大了去了。因为隔壁老王只花你一半的钱,体验比你翻了一番,顺便还能省下一年好几千的油费,你气不气?

以前合资车躺着挣钱,以为是自己产品力牛逼,其实不过是吃了时代红利的【瞎积薄发】,那个时代,消费者没得选,信息也不透明。

现在,时代变了。

当一个商品,它的核心价值不再清晰,它的溢价无法被感知,那么它就只剩下情怀了。

我爸非要买本田,我该怎么告诉他,时代变了?-有驾

情怀还在。

口碑还在。

信仰还在。

但这些能当饭吃吗?

不能,这些只能让你在加油站看着飞涨的油价时,安慰自己这车开不坏,然后默默打开手机计算器,算算为了这份“开不坏”的信仰,自己到底多付了多少钱。

说到底,所谓品牌,不是一个Logo,也不是一段历史,而是对用户需求持续的、精准的、超出预期的满足。

你满足了用户,用户才会用真金白银给你投票,你的品牌才有价值。

当你开始躺在功劳簿上,把用户当韭菜,把换壳当创新,那么市场的毒打,虽迟但到。

CR-V这辆车本身没有错,它依然是一辆不错的家用车。

我爸非要买本田,我该怎么告诉他,时代变了?-有驾

但它错就错在,还想用昨天的地图,去寻找明天的宝藏。

可惜,大海航行,靠的不是情怀,是导航。

导航坏了,船再结实,也只能原地打转,眼睁睁看着别人扬帆远航。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