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朋友去4S店看车,遇到件有意思的事:展厅里新能源车人挤人,唯独燃油车展区有位大哥带着全家老小,围着台SUV看得起劲。销售悄悄告诉我,这车上市三个月卖了6万多台,现在订车要排队等两个月。我凑近一看,嚯,这不就是刚换代的长安第四代CS75 PLUS吗?
说来也巧,上周刚在重庆山城试驾过这车。记得那天从洪崖洞开往南山一棵树观景台,导航显示12公里要开40分钟。我正犯愁这趟要受罪,结果在连续爬坡的盘山路上,这台车的表现彻底刷新了我对燃油车的认知——变速箱像会读心术似的,刚觉得该降档,动力立马就跟上了;过急弯时方向盘虚位恰到好处,连坐在后排晕车的老丈人都说「这车坐着不晃悠」。
藏在细节里的「未来感」
第一次见到实车,要不是发动机舱里躺着台1.5T汽油机,我差点以为这是台新能源车。前脸那套「城市之光」设计语言挺有意思:原本的「眯眯眼」大灯改成了垂直式灯组,中间V型发光车标像从科幻片里抠出来的,晚上解锁时流光溢彩的灯语仪式感拉满。最绝的是门把手,现在全系标配隐藏式设计,有回在商场停车场,隔壁特斯拉车主盯着我的车看了半天。
不过要说最懂国人的设计,还得数那个能装10个行李箱的后备箱。上个月帮同事搬家,后排座椅放倒后塞进去个1.8米长的落地镜,师傅直呼「这车肚量比面包车还大」。更贴心的是备胎仓做成了下沉式,平时买菜能当「冷藏室」用,夏天冰镇西瓜都不带化的。
座椅比家里沙发还「卷」
坐进驾驶舱那刻,我算是明白为啥现在车企都爱说「移动的家」——这车的零重力座椅,比我家万元级按摩椅还舒服。有回接客户去机场,开了三小时高速,副驾的大哥愣是睡得打呼噜。后来才知道,座椅里有8个按摩气囊,能模仿老师傅的「点穴」手法。最让我惊喜的是安全带设计,现在集成在座椅上,半躺着也不勒脖子,这个细节真该给设计师加鸡腿。
中控台那三块大连屏看着唬人,实际用起来比手机还顺手。有次带孩子去郊游,副驾屏放《小猪佩奇》,主驾屏导航,俩屏幕互不干扰。语音助手「小安」更是个宝藏,不仅能教孩子背古诗,连「为什么云不会掉下来」这种问题都能用童声解答。不过要吐槽下屏幕黑边,要是能做成无边框,科技感还能再上一层楼。
山路开出了「秋名山」的感觉
真正让我路转粉的,还是在歌乐山试驾那次。1.5T+8AT的组合听着平平无奇,实际开起来却像换了台车。重庆那种45度的陡坡,轻点油门就上去了,完全不用像开某些车那样「地板油」。最惊艳的是过发卡弯时,悬架把侧倾控制得极好,后排水杯里的奶茶都没洒出来。
有回在早高峰堵了半小时,原本担心油耗会爆表,结果表显才7.2L。加油时师傅听说这是1.5T,还纳闷地问:「现在国产车这么省油了?」其实秘密在那套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就像有个老司机在帮你踩油门,该省油时绝不浪费一滴。
新手秒变「老司机」的黑科技
作为拿驾照三年的「本本族」,我最怕侧方位停车。但这车的APA5.0泊车系统真给我长脸——有回在窄巷子里,手机遥控着就把车停进了比车宽多10厘米的车位,围观大爷直夸「小伙子技术好」。后来才知道,这功能还能记忆100个车位,逛商场再也不怕找不着车了。
L2级智驾在高速上更是救命神器。清明跑长途,开着跟车巡航,系统自动保持车距,遇到大货车还会往旁边稍稍偏点。有次前车急刹,我还没反应过来,车自己就刹住了。下高速时看了眼仪表盘,手心居然没出汗——这对新手来说简直是外挂级的存在。
写在最后
试驾完去加油站,加油小哥听说这是燃油车,满脸写着「年轻人不懂潮流」。我笑着指指车尾的2800mm轴距标识:「您猜这车后排能跷二郎腿不?」现在想想,燃油车和新能源之争,就像智能手机时代还有人爱用单反——没有谁取代谁,关键看能不能满足真实需求。
这几个月在路上,第四代CS75 PLUS的能见度越来越高。有次等红灯,左边是特斯拉,右边是这车,俩车主相视一笑。或许这就是当下车市的缩影:有人追逐新潮,有人坚守实用。而长安聪明就聪明在,它把燃油车做到了「比新能源更懂生活」——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充电桩,但每个人都想要个靠谱的出行伙伴。
下次再有人问「现在还买燃油车是不是49年入国军」,我准备带他去山路跑一圈。有些驾驶乐趣,还真不是电机能给得了的。
全部评论 (0)